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化学   115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制作双催化层结构的PEMFC电极.该双催化层由含有Nafion的内催化层、无Nafion的外催化层组成.循环伏安测试表明,未与Nafion直接接触的外催化层Pt/C催化剂也参与发生在"Pt/Nafion"界面氢原子的吸脱附反应和Pt表面含氧粒子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当电势扫描速率较低时,未与Nafion直接接触的外层Pt/C催化剂,其对氢脱附电流的贡献和直接与Nafion接触的内催化层的Pt/C催化剂大致相当.以双催化层电极作PEMFC阴极,单电池(PEMFC)极化曲线测试表明,其阴极外催化层能明显地提高该单电池在活化极化区的输出性能.进一步证明了PEMFC阴极外催化层不与Nafion直接接触的Pt/C催化剂可通过其表面吸附含氧粒子的表面扩散参与发生在"Pt/Nafion"界面氧的电化学还原反应.上述实验为设计PEMFC电极提供了一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2.
薛荣  阎景旺  田颖  衣宝廉 《物理化学学报》2011,27(10):2340-2346
尽管在二氧化锰/多壁碳纳米管(MnO2/MWCNTs)上获得了较高的比电容,低电导率仍是制约MnO2担载量或膜厚度提高的主要障碍.另一个问题是MnO2/MWCNTs的循环稳定性远低于活性炭.所以截止到目前这一新型材料的应用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本文采用原位还原的方法制备镧掺杂二氧化锰/多壁碳纳米管电化学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极材料.分别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等技术对这些复合材料的形貌与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法和交流阻抗法对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还原MnO4-可以在MWCNTs上形成La掺杂MnO2复合材料.La掺杂降低了复合电极的电阻,这是因为La的引入可以增大MnO2的晶格缺陷,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导率以及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因此La掺杂是克服MnO2本征导电性差的有效途径之一.掺杂La可以在不增大电极电阻的情况下提高MnO2的担载量或膜厚度.La掺杂的更重要的作用是使以MnO2/MWCNTs作电极的对称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的循环性能得到显著改善.此外,La掺杂也使复合电极的比电容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3.
燃料电池(FC)是一种将贮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它的发电方式与常规的化学电源一样。电极提供电子转移的场所,阳极催化燃料(如氢等)的氧化过程,阴极催化氧化剂(如氧)的还原过程,导电离子在将阴阳极分开的电解质内迁移,电子通过外电路作功并构成总的电回路。在电池内这一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4.
碳化钨用作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载体的抗氧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还原碳化法制备了碳化钨样品,并用原位还原法担载Pt粒子得到Pt/WxCy催化剂. 利用计时电流技术对Pt/WxCy和常规Pt/C催化剂进行氧化处理,并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氧化前后两种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面积. 将两种催化剂制成单电池,对比研究了其氧化后的性能衰减. 结果表明, Pt/WxCy催化剂制成的单电池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普通Pt/C制成的单电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