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46篇 |
免费 | 674篇 |
国内免费 | 83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512篇 |
晶体学 | 46篇 |
力学 | 253篇 |
综合类 | 87篇 |
数学 | 580篇 |
物理学 | 14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89篇 |
2021年 | 68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88篇 |
2014年 | 150篇 |
2013年 | 122篇 |
2012年 | 135篇 |
2011年 | 128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146篇 |
2008年 | 178篇 |
2007年 | 134篇 |
2006年 | 132篇 |
2005年 | 146篇 |
2004年 | 170篇 |
2003年 | 147篇 |
2002年 | 97篇 |
2001年 | 98篇 |
2000年 | 111篇 |
1999年 | 99篇 |
1998年 | 106篇 |
1997年 | 121篇 |
1996年 | 102篇 |
1995年 | 91篇 |
1994年 | 90篇 |
1993年 | 83篇 |
1992年 | 83篇 |
1991年 | 95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77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31篇 |
1983年 | 31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6篇 |
1964年 | 4篇 |
1963年 | 5篇 |
195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31.
牛顿与二阶拟牛顿混合迭代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正华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1994,16(3):217-224
这里F:R~n→R~n是充分光滑的向量函数。用逐步迭代法求解(1.1)的主要方法有牛顿法或拟牛顿法。用二步或多步混合迭代方法求解(1.1),这种方法以前未曾见过。 1984年Pan提出二阶拟牛顿法,我们用1981年More,Garbow and Hillstrom提出的非线性方程组的测试函数对二阶拟牛顿方法进行测试,发现二阶拟牛顿法对于初始点及初始近似Jacobi阵的反应非常灵敏,若用牛顿法与二阶拟牛顿方法交替使用,其迭代过程所 相似文献
32.
PROFILEMINIMIZATIONPROBLEMFORMATRICESANDGRAPHSLINYIXUN(林詒勋);YUANJINJIANG(原晋江)(DepartmentofMathematics,ZhengzhouUniversity,Zhe... 相似文献
33.
34.
通过对K.J.Palmer ̄[4]中方法的改进,本文讨论了摄动系统有界解的存在性,得到了不同于[4]中的结果,并把改进了的方法运用到拟自治奇异摄动系统,得到了拟自治奇异摄动系统存在有界解的一个简洁的充分条件。本文的方法还提供了一个处理摄动项含小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具有温区广、制冷效率高、结构紧凑、振动小以及寿命长的特点。回热器作为制冷机的核心部件,决定着制冷机的性能。为了提高液氮温区斯特林制冷机的效率,本文提出采用卷绕聚酯酰胺(简称PI)薄膜和不锈钢丝网混合填充的回热器,并对该混合回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分析了液氮温区混合回热器的填充参数,接着设计制冷机的尺寸参数并建立制冷机整机的数值模型,最终揭示回热器长度、两种填料填充比以及相位特性对混合回热器制冷性能的影响,并将混合回热器与单一填料回热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合回热器在液氮温区具有明显优势,在混合回热器长度为8 cm、卷绕PI薄膜和不锈钢丝网混合填充比例为7:1、排出活塞领先动力活塞60°时获得最佳制冷性能。室温300 K、输入声功为451 W,在77 K获到58.1 W的制冷量,声功计的相对卡诺效率为37.26%,比单一填充卷绕PI薄膜和层叠不锈钢丝网的回热器分别高了6.26%和17.33%。 相似文献
36.
37.
38.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先在玻璃衬底上室温下沉积Zn金属薄膜,接着先后在200和400 ℃温度下的硫蒸气和氩气流中进行退火,生长出 ZnS 薄膜。薄膜样品的微观结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分别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 (PAT)、X射线衍射仪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表征。该ZnS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具有约80%的高透光率,随着硫化时间的增加,其带隙由3.55 增加到3.57 eV,S/Zn原子比从0.54上升至0.89,薄膜质量明显得到改善,相对于以前报道的真空封装硫化所制备的ZnS薄膜,硫过量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此外,慢正电子湮没多普勒展宽谱对硫化前后薄膜样品中膜层结构缺陷研究表明,硫化后薄膜的S参数明显增大,生成的ZnS 薄膜结构缺陷浓度高于Zn薄膜。 相似文献
39.
<正> 通原点在第一象限取一段直线y=mx,m>0,x∈〔0,r_1〕。这函数具有特点:①它把x 轴上一段x∈〔0_1 r_1〕映满y 轴上一段y∈〔0,r_2=mr_1〕.②函数为严增:即当0≤x_10或y=ax~3,其中x∈〔0,r_1〕,则y∈〔0_1 r_2〕,都保留映满严增的 相似文献
40.
具有细鞍点的二次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散量为零的初等奇点,如果它是焦点,称它为细焦点;如果它是鞍点,称它为细鞍点。在二次系统的研究中。在某些场合,细鞍点与细焦点起到类似的作用。例如,具有两个细焦点(细鞍点)或一细焦点一细鞍点的二次系统必无极限环。若存在一个细焦点(细鞍点),则另外的细焦点至多是一阶的。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具有细鞍点的二次系统,发现了与具有细焦点的二次系统有许多不同的性质。例如。具有细焦点的二次系统,其极限环未必集中分布,而本文证明:具有细鞍点的二次系统若存在极限环,则必集中分布(定理1)。我们还给出了点O外围存在极限环和不存在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