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化学   143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6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59篇
物理学   17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41.
现代金融理论认为,系统风险无法通过组合投资进行规避,承担系统风险被市场承认从而可以获得风险报酬;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组合投资进行有效分散,因而承担非系统风险不应获得风险回报.试图阐述系统风险完全可以规避,指出承担非系统风险也应获得风险报酬,给出计量非系统风险回报率的规划方法,该规划的最优解同样满足两基金分离定理.  相似文献   
242.
The molecular recognition behavior of the chiral salen-metal complexes towards guest molecules, such as imidazole derivatives and amino-acid ester,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circular dichroism (CD) spectra. The coordination numbers of the host-guest complexes as well as the recognition capability of the salen-metal complexes were explained by character and intensity analyses of the CD spectra.  相似文献   
243.
在流动余辉装置上,利用Ar与SO2混合气体的空心阴极放电,在放电区的下游观察到一系列光谱,将400~600nm波长范围内的发射谱带归属为SO(cl∑-→X3∑-)跃迁,并得到该跃迁的v00=28 500cm^-1。这是气相SO自由基cl∑-电子态的首次直接的光谱观测。  相似文献   
244.
根据对各高等院校电位差计实验的调查,作为仪器标定用的化学型标准电池仍然在普遍使用,但其在使用、维护及保管中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利用现有的电子技术模拟出一种性能可靠、使用维护十分便利的标准电压源,以取代化学型标准电池。  相似文献   
245.
在流动余辉装置上,研究了亚稳态Ar(^3P0,2)与SO2的传能反应.在位于流动管不同位置的两个窗口处,观察到了320~600nm的不同的两组光谱序列.其中,下游窗口所测光谱与之前作者在Ar与SO2混合气体空心阴极放电实验中得到的光谱一致,确定为SO(c ^1∑^-→X ^3∑^-)的发射谱;根据基于最小二乘法编写的光谱模拟程序模拟的光谱结果,上游窗口所测光谱中位于SO(c ^1∑^-→X ^3∑^-)发射谱线长波方向上的光谱序列被归属为SO(A”^3∑^+→X ^3∑^-),并得到SO(A" ^3∑^+)的光谱常数为:T00=(30460±18.0)cm^-1,ωe'Xe'=(7.7±0.8)cm^-1,ωe'=(685±8.0)cm^-1.  相似文献   
246.
活性氮反应产生激发态卤化氮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利用氮气放电产生的活性氮有效制备激发态卤氮自由基NX(b)(X=F,Cl,Br)的方法.在流动余辉装置上,将含溴有机物CH2Br2、CHBr3、C2H5Br、C4H9Br加入到活性氮中,在550~750nm观察到了较强的NBr(b→X)跃迁发射光谱.机理分析表明,活性氮中的基态氮原子N(4S)与含溴分子反应首先产生基态的NBr,由于亚稳态分子N2(A3Σ+u)的能量转移作用,基态NBr被激发到NBr(b).当含氯有机物CCl4、SOCl2加入到活性氮中时,观察到了NCl(b→X)的发射光谱,而当CHCl3、CH2Cl2加入到活性氮中时,却没有观察到NCl(b)态的辐射跃迁.当SF6与氮气混合放电时,观察到了NF(b)态的跃迁发射谱.分析表明,基态的NCl和NF自由基分别是由N(4S)+CCl3(SOCl2)→NCl(X)+CCl2(SOCl)和N(4S)+SF5→NF(X)+SF4通道产生的,再通过N2(A)能量转移到激发态.  相似文献   
247.
对于RGB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蓝光非常重要.在现有各种蓝光材料中,聚芴(PFO)非常稳定且荧光量子效率可达80%,但它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电致发光会产生异常绿光带.这严重影响了PFO相关器件的饱和色纯度.本文使用分子基磁性材料Fe(NH2trz)3·(BF4)2掺杂PFO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以ITO为衬底,制作了结构为ITO/PEDOT:PSS/PFO:Fe(NH2trz)3·(BF4)2/CsCl/Al的器件.报道了利用Fe(NH2trz)3·(BF4)2特殊的电子自旋态调制PFO的光电特性,实现了PFO的强烈纯正蓝光发射.详细研究了Fe(NH2trz)3·(BF4)2对PFO光电特性的影响.在4 V至9 V电压的偏置下,没有Fe(NH2trz)3·(BF4)2的器件,发出特别异常的绿光.然而,与此形成明显对照的是:Fe(NH2trz)3·(BF4)2掺杂的器件发出强烈的本征蓝光;PFO绿色发光带被成功压制;随着电压的变化,器件光谱的蓝光部分在整个EL谱所占比例没有改变.运用光电磁一体化测量技术,进一步研究了PFO掺杂Fe(NH2trz)3·(BF4)2器件的磁发光(MEL)和磁电导(MC)效应.发现PFO:Fe(NH2trz)3·(BF4)2和纯PFO薄膜内都没有激基缔合物产生.运用发光动力学理论,分析了Fe(NH2trz)3·(BF4)2阻断PFO异常绿光发射的机理.  相似文献   
248.
网格湍流微结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验研究了网格湍流从前期到后期整个连续衰变过程即湍能和Taylor微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高阶速度相关系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是在一个低湍流度、低速风洞内,用TSI热线风速仪测得的,而拟均匀各向同性湍流是用在风洞试验段入口处加网格产生的,本文的试验结果与文献[1]提出的涡旋结构理论的计算结果做了比较,发现理论计算的和曲线与本文实测值非常吻合,本文的实测结果与Townsendt早年的试验以及Beanett七十年代末的试验也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这些试验结果彼此也很一致,因而,所有这些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都相互获得了验证。  相似文献   
249.
探索了取代2-氢噻吩-3-羰基酸酯的合成及其硅烷化的方法,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以其为母体合成了20个未见有报道的噻吩甲酰胺衍生物;各噻吩甲酰胺衍生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HRMS或元素分析确证;其对小麦全蚀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经平皿法进行了测试.初步结构活性分析表明,噻吩甲酰胺胺基取代基结构的变化及其2位官能团的大小对小麦全蚀病病原菌抑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化合物7b~7d,7l,7m,7o表现出了优异的抑菌活性.该结果对抑菌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0.
放学回家,妈妈对我说:"明天是星期六,我们家要装防盗窗.""真的? 多少钱呢?"妈妈得意地说:"2650元,昨天装防盗窗的师傅来量尺寸,量的结果是28.25平方米,100元钱一个平方,我让他算便宜点,本来要2825元,后来便宜了175元.看,我讲价的本领还不错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