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9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529篇
化学   818篇
晶体学   64篇
力学   178篇
综合类   58篇
数学   268篇
物理学   7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类salen配体二苯乙二酮苯甲酰腙或二苯乙二酮水杨酰腙与二苯基二氯化锡反应,合成了2个二苯基锡配合物[(C_6H_5(O)C=N—N=C(Ph)—(Ph)C=N—N=C(O)—C_6H_5)_2SnPh_2(CH_3OH)]·3CH_3OH (1)和 [(o-OH—C_6H_4(O)C=N—N=C(Ph)—(Ph)C=N—N=C(O)—(o-OH—C_6H_4))_2SnPh_2(CH_3OH)]·CH_3OH (2),通过IR、~1H NMR、~(13)C NMR、~(119)Sn NMR、元素分析、HRMS 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了配合物结构。测试了配合物1、2的热稳定性及其对癌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发现配合物2对癌细胞NCIH460、HepG2、MCF7表现出略优的抑制活性。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猝灭光谱研究了配合物2与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以嵌入模式与DNA结合。  相似文献   
72.
蒋草  吴磊 《应用数学》2015,37(11):971-973,976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肾脏病变的特点及长期使用青霉胺治疗对其产生的可能影响。方法 选取70 例临床 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临床表型和使用青霉胺时间分为肝脏型组、肝脑混合型组、脑型组及使用青霉胺<5年组、5~10 年组、>10 年组,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尿总蛋白(TG)、低分子量蛋白(LMW)、高分子量蛋白(HMW)、β2微球蛋白(β2-MG)、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白蛋白(ALG)及血肌酐(Scr)等肾脏病变相关指标;另选择无血缘关系且血铜蓝蛋白及铜氧化酶等铜代谢检查均正常的健康志愿者70 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述指标并与观察组对照。结果 观察组的肾脏病变相关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临床表型的患者各项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随着服用青霉胺时间的延长,患者尿液中β2-MG、LMW百分比、NAG、TG水平逐渐降低,HMW 百分比、ALG水平逐渐升高,TG 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Scr 保持不变。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均有明显的损伤;肾脏病变在不同临床表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长期使用青霉胺治疗对肾小球的功能有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73.
从数学解题信息论来看,数学解题的过程就是通过对信息的合适表征,与记忆储存中的相关定理、公式及其推理过程、基本模式(模型)等依据进行同化顺应的心理活动。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建构合适的表征系统,并针对性地对解题中产生的思维障碍和心理活动进行合适调控与指导。  相似文献   
74.
粒子在经过一个势垒时,无论粒子能量和势垒高度存在怎样的关系,理论上都有一定的透射.本文用Matlab软件探讨了粒子对于宽度为n*a的势垒和n重宽度为a的势垒进行贯穿时的透射系数.研究结果说明:在E/U1情况下,宽度为na的势垒的贯穿透射系数较n重宽度为a的势垒的贯穿系数大;当E/U1时,情况则相反.  相似文献   
75.
在pH 4.2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并在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存在下,曙红Y试剂分别与5种有机锡化合物,包括三苯基氯化锡(Ⅰ)、三苯基氢氧化锡(Ⅱ)、三环己基氢氧化锡(Ⅲ)、三苄基氯化锡(Ⅳ)及二苄基二氯化锡(Ⅴ)形成紫红色络合物。其中化合物Ⅳ的吸收峰位于549nm处,其余4种化合物的吸收峰均位于544nm处,并测得5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依次在28.9,22.0,23.1,19.2,33.5mg·L-1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了以曙红Y为显色剂,测定5种有机锡化合物的分光光度法。上述5种化合物的显色体系的表观摩尔吸光率(ε546)依次为(4.63,4.41,5.09,4.87,5.21)×104L·mol-1·cm-1。应用此方法测定了模拟水样中有机锡化合物的含量,结果与加入量基本一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3%。  相似文献   
76.
水热合成了2个以D-樟脑酸(D-H2cam)与1,4-二(咪唑-1-基)丁烷(1,4-bimb)为配体的配位聚合物:[Co(D-cam)(1,4-bimb)]n·4nH2O(1)和[Ni(D-cam)(1,4-bimb)]n(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RD分析,热重,和磁性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这两个聚合物的磁性。结构分析表明,1为P2空间群,其链状结构由氢键作用连接形成二维结构;2为Pna21空间群,呈四重穿插的dia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77.
甲醇中三环己基氢氧化锡分别与呋喃-2-甲酸、2,4,6-三甲基苯甲酸反应,合成了2个三环己基锡芳香羧酸酯Cy3SnO2CC4H3O(1)和Cy3SnO2CC6H2Me3(2)(Cy为环己基)。通过IR、1H和13C NMR、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构。1和2均属单斜晶系,配合物1空间群P21,晶体学参数:a=0.823 04(2)nm,b=1.111 19(3)nm,c=1.283 90(3)nm,β=101.090(2)°,Z=2,V=1.152 27(5)nm3,Dc=1.381 g·cm-3,μ(Mo Kα)=1.127 mm-1,F(000)=496,R1=0.052 9,wR2=0.138 7。配合物2空间群P21/c,晶体学参数:a=0.999 62(2)nm,b=1.415 97(2)nm,c=1.973 59(3)nm,β=94.042 0(10)°,Z=4,V=2.786 53(8)nm3,Dc=1.266 g·cm-3,μ(Mo Kα)=0.937 mm-1,F(000)=1 112,R1=0.0540,wR2=0.161 9。配合物(1)和(2)的中心锡原子均为畸变四面体构型。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配合物(1)形成二维网状结构。试验表明,配合物1和2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人癌细胞Colo205、HepG2、MCF-7、Hela、NCI-H460增殖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8.
在含水甲苯中,2,4-二氯苄与锡粉反应合成了二(2,4-二氯苄基)二氯化锡,将其分别与2-羰基丙酸(苯甲酰基)腙及2-羰基丙酸(水杨酰基)腙反应,合成了2个取代苄基锡配合物(C2、C3),配合物C2和C3通过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IR、UV-Vis等表征,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了2个有机锡配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构分析表明,锡与配位原子形成变形五角双锥构型的双核有机锡配合物,分子以Sn2O2四元环为中心对称。热分析结果表明,在空气氛下,配合物C2在121℃、C3在128℃以下可稳定存在;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EB做为荧光探针,用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与鲱鱼精DNA作用是插入结合与静电结合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79.
以菠萝蛋白酶为催化剂从L-酪氨酸甲酯聚合得到寡聚L-酪氨酸(O-L-Try)。 以0.8 U/mL蛋白酶在体积分数为7.5%的二甲亚砜(DMSO)缓冲液(pH=7.5,0.2 mol/L)中催化0.23 g/mL L-酪氨酸甲酯在50 ℃下聚合反应5 h后,O-L-Try产率达到65%。 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氢核磁共振波谱仪(1H NMR)、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技术手段表征了O-L-Try结构和性能特征。 结果表明,MALDI-TOF-MS测定的O-L-Try的聚合度主要为10。 1H NMR谱图分析得到的O-L-Try的平均聚合度为8。 拉曼光谱显示,O-L-Try的肽键特征峰位于1623 cm-1(酰胺Ⅰ带)、1447 cm-1(酰胺Ⅱ带)、1270 cm-1(酰胺Ⅲ带)和648 cm-1(酰胺Ⅳ带)。  相似文献   
80.
研究了不同时间腐蚀的多孔硅的光致发光性能与多孔硅的表面形貌和少子寿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多孔硅的发光来自与氧空位有关的缺陷,而多孔硅表面的氢原子能够钝化多孔硅表面的非辐射中心从而提高多孔硅的发光效率。多孔硅的空隙度随腐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这也导致了多孔硅的少子寿命的降低,从而造成多孔硅的光致发光效率随多孔硅空隙度的增大以及少子寿命的降低而提高。另外,原子力显微照片表明长时间的腐蚀使多孔硅表面层被化学腐蚀,从而降低了多孔硅表面的粗糙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