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141篇
物理学   5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在pH 4 .80NaAc HAc缓冲介质中 ,盐酸小檗碱 (BH)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DBS)由于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形成缔合微粒 ,在 4 70nm处有一共振散射峰。随着DBS浓度增大 ,该峰急剧增强 ,即存在缔合微粒的散射光增强效应 ;345nm处的吸光度减弱 ,即存在缔合微粒的减色效应。研究了共振散射光谱测定BH的影响因素 ,提出了测定 (0 .35~ 4 .4 )× 10 -5mol/L盐酸小檗碱的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 ,用于复方黄连素片剂和针剂样品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2.
铁(Ⅲ)-柠檬酸的光化学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1.5的硝酸介质中,铁(Ⅲ)-柠檬酸配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生成一种红紫色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00nm。在选定条件下,柠檬酸浓度在0.5~80mg/L范围内与吸光度A值成正比,其摩尔吸光系数为1.36×103L/(mol.cm)。方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特点,已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93.
实验发现,在硫酸介质及加热下,痕量钼(Ⅵ)对硫酸联氨还原甲基红这一缓慢褪色反应具有强烈催化作用;甲基红在氢氮化钠介质中于-0.70V.SCE处产生一灵敏的示波极谱波。据此,本文采用固定时间法,用示波极谱法研究了利用这一新的指示反应催化测定钼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一个检出限和测定范围分别为0.8ng/mL和1.6~100ng/mL钼的催化反应-示波极谱法,并用于测定矿石和钢样中的钼。  相似文献   
94.
新型银胶基底研究HSA的近红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可见两步光化学还原法,合成了等离子体共振峰出现在近红外区的新 型绿色银胶.首次用该银胶作为基底研究人血清白蛋白(HSA)的近红外表面增强拉 曼散射(NIR—SERS),发现银胶中的线状银纳米粒子聚集体有较强的NIR—SERS效应 和生物兼容性,这为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构象和界面作用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 的活性基底.由所得到的NIR—SERS光谱可发现,吸附在银纳米粒子表面的HSA的肽 链骨架仍以α—螺旋结构为主,其二级构象特征基本不变;吸附作用诱导部分芳香 氨基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发生改变,趋于银纳米粒子表面.此外,明显观察到 COO^-与C—S的特征谱带说明HSA中去质子的羧基氧、二硫桥键的硫直接与银纳米粒 子表面作用.  相似文献   
95.
在0.02mol/L HCl介质中,罗丹明6G(RDG)分别在530nm和550nm处有一个吸收峰和荧光峰,PtI6^2-与RDG^ 主要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疏水性的PtI6-2RDG缔合物分子。PtI6-2RDG分子间存在较强的分子和和疏水作用力而生成(PtI6-2RDG)n缔合纳米微粒,其粒径为40nm,在400nm、470nm和590nm产生3个共振散射,其中400nm和590nm处的2个峰为其特征共振散射峰,550nm荧光峰和530nm吸收峰的降低是由于纳米微粒形成后,只有裹露在(PtI6-2RDG)n纳米微粒界面的RDG荧光分子才能吸收激发光子跃迁到激发态,进而返回基态产生荧光,而体体相的RDG荧光分子无法与激发光作用产生荧光,即与激发光作用的RDG分子数大为降低。当该纳米微粒体系加入乙醇后,由于乙醇致使(PtI6-2RDG)n纳米微粒分解为PtI6-2RDG分子,体系的红紫色和共振散射峰消失,吸收峰和荧光峰恢复,研究结果表明,红紫色(PtI6-2RDG)n纳米微粒的形成是其共振散射增强、荧光猝灭、减色效应和产生特征共振散射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6.
本文基于在弱酸性介质中及活化剂硫氰酸钾存在条件下,痕量铁(Ⅲ)对H_2O_2氧化还原型罗丹明B这一显色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个灵敏度,线性范围分别为4.0×10~(-11)gFe/ml、0—1.5μgFe/25ml的催化光度新方法。用于水样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RSD.回收率分别为2.6%、90—103%。  相似文献   
97.
钌催化氧化镁试剂Ⅰ体系的二次微分极谱研究及其应用蒋治良王力生(广西师范大学计算分析测试中心桂林541004)关键词钌镁试剂Ⅰ二次微分极谱法催化法有机试剂在超痕量贵金属的催化反应——示波极谱分析中的应用已有报道[1-5]。镁试剂Ⅰ是分光光度法测定镁的一...  相似文献   
98.
铜的催化反应—示波极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发现,在pH 4.1 HOAc-NaOAc缓冲溶液中,Cu(Ⅱ)对孔雀绿氧化次亚磷酸钠这一缓慢反应在100℃时有很强的催化作用,而常温时该催化反应进行得极慢。采用固定时间法藉自来水冷却中上反应,以JP-2型示波极谱仪测定催化反应前后孔雀绿的浓度,拟定了一个新颖的测定痕量铜的催化反应-示波极谱法,其线性范围为5~50ng·nl~(-1)。方法应用于人发中铜的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
梁爱惠  王素梅  蒋治良 《中国化学》2008,26(8):1417-1423
用粒径为10 nm的金纳米微粒标记羊抗人免疫球蛋白M(IgM),制备了IgM的免疫纳米金共振散射光谱探针。在pH4.49的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及PEG存在下,金标羊抗人IgM与IgM发生特异性结合生成胶体金免疫复合物,离心分离,获得未反应的金标抗上层清液。以此纳米金标抗作为催化剂,在pH 1.93的盐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催化NH2OH·HCl还原吸附在免疫纳米金表面的金络离子物种(AuCl4-)生成粒径更大的金纳米微粒,导致580 nm 处金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强度急剧增大。结果表明,随着IgM浓度增大,离心上层液中金标抗降低,I 580 nm线性降低,其△I580 nm与IgM浓度在0.06~4.80 ng· 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ΔI580 nm=14.5cIgM + 1.8,检出限为0.03 ng·ml-1。本法具有灵敏、快速和较高的特异性,用于定量分析人血清中IgM,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0.
研究发现5.5×10-2 mol/L HCl-2.8×10-3 mol/L KI-2.4×10-4 mol/L HAuCl4体系的最大吸收峰在370 nm,当有北豆根碱(BA)存在时,由于形成(BA-AuI2)n缔合微粒,在538 nm处有一吸收峰,BA浓度在0.30~18 mg/L范围遵循Lamber-Beer定律,其摩尔吸光系数ε538 nm为3.57×104 L/(mol·cm)(γ=0.9992, n=6). 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北豆根制剂中的北豆根总碱含量的分光光度法. 该法灵敏、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8.0%,相对标准偏差RSD=2.06%(n=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