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化学   69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48篇
物理学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对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微全分析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激光诱导荧光(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LIF)检测技术因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成为目前微流控分析芯片采用最广的检测方法[1].  相似文献   
44.
利用LB膜技术可控制备了纳米单层和多层的二氧化钛-有机钌螯合物杂化膜,并研究了上述无机-有机杂化膜修饰电极在Pt纳米团簇敏化后的光电流增强效应.实验结果表明:(1)纳米单层TiO2/[Ru(phen)2(dC18bpy)]2+(简称为TiO2-Ru)杂化膜的平均厚度为(3.6±0.5)nm;(2)在光照条件下TiO2-Ru杂化膜能有效催化还原[Pt(NH3)6]4+形成粒径位于20~160nm之间的Pt纳米团簇;(3)Pt纳米团簇的引入消除了金属钌螯合物中配体对电子传递的阻碍作用,改变了电子传递途径,从而有效减少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提高了Pt纳米团簇敏化的n层杂化膜修饰电极(ITO/(TiO2-Ru)n/Pt)在支持电解质中的光电流.与纳米单层TiO2-Ru杂化膜修饰的ITO电极(ITO/TiO2-Ru)相比,当工作电压为900mV时,ITO/TiO2-Ru/Pt在0.1mol·L-1的NaClO4电解质溶液中和光照(λ360nm)条件下,单位面积的光电流提高了约5倍;(4)ITO/(TiO2-Ru)n/Pt电极光电流的大小与杂化膜的层数密切相关,当TiO2-Ru杂化膜的层数从一层、二层增加到四层时,光电流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行为,这表明ITO/(TiO2-Ru)n/Pt电极的电子传递过程直接通过非电活性的二氧化钛纳米单层进行.  相似文献   
45.
以苯并咪唑查尔酮、吡啶盐在醋酸氨和冰醋酸中的混合物为原料,在微波作用下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多取代吡啶类化合物,并研究了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通过IR,UV,1HNMR,13CNMR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ray衍射法测定了一个配合物的单晶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46.
研究示波极谱法同时测定尿中铅和镉的方法.运用正交试验选择底液的组成为碘化钾-抗坏血酸-浓盐酸-磷酸.用硝酸、高氯酸、盐酸混合酸消化尿样,消化液在酸性介质中,置极谱仪的三电极系统,样品溶液在滴汞电极上产生还原电流,分别于-480 mV和-620 mV处测量铅和镉的峰电流,对尿样中铅和镉进行测定,铅、镉的质量浓度在100 μg·L-1以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铅、镉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91%,6.45%,检出限(3S/N)分别为2.0,1.0 μg·L-1,回收率分别为88.4%~101.4%,83.1%~103.5%.  相似文献   
47.
用红外光谱、DSC、SAXS和WAXD等方法考察了辐照5MGy后的聚乙烯单晶在退火前后的结构变化,对比未辐照样品在同样条件下的变化,提出在90℃以下和105℃聚乙烯有不同的退火机理,辐照引起的交联和晶区结构损伤,限制了退火对晶体结构的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48.
王斐然  蒋峰景 《化学学报》2021,79(9):1123-1128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 大规模储能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全钒液流电池因其容量和功率设计灵活、安全可靠、寿命长等优势成为发展较快的储能电池之一. 离子膜作为液流电池的关键部件, 对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寿命和成本具有显著影响. 本工作以高化学稳定性的聚偏氟乙烯作为膜材料, 利用聚乙二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作为模板和稳定剂, 在聚偏氟乙烯膜内成功构建了具有较好H/V离子选择性的三维离子传输通道. 电池性能测试表明, 该聚偏氟乙烯(PVDF)离子膜有着出色的化学稳定性, 在100 mA•cm-2电流密度下, 具有98%以上的电流效率和83.5%的能量效率. 此外, 聚偏氟乙烯具有价格低的显著特点, 使其在全钒液流电池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刘峰  詹杰  孙扬阳  景崤壁 《有机化学》2021,(5):2099-2104
通过在氮气中150℃下煅烧硒粉和银粉,可以很方便地制备硒化银(Ag/Se)新材料.该材料有着很强的氧运载能力,可以活化分子氧,从而实现催化氧化反应.对该材料在醇氧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制备相关醛酮,提供了一种清洁的新合成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伯醇与仲醇的氧化反应,并且对伯醇氧化有一定的选择性,可以中等产率合成醛.硒化银作...  相似文献   
50.
阿司匹林铜(Ⅱ)络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晓明  陈景 《分析化学》2001,29(4):496-496
1 引 言阿司匹林铜(Ⅱ)具有消炎、镇痛、抗风湿、抗癫痫、防癌抗癌、抗糖尿病和抗辐射活性等作用,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新药。国外学者用X射线分析对其分子结构进行研究,但该方法十分繁琐。刘伟平等研究了阿司匹林铜(Ⅱ)的电子光谱,指出其分子式为Cu2(ASP)4。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法对阿司匹林铜(Ⅱ)作了进一步表征和分析。考察不同制样方法对红外光谱数据的影响;指出配位方式属于桥式双齿配位;分子中两个Cu2+形成了弱的Pz-Pz键;1756和1726 cm-1分别属于未参与和已参与配位的CH3CO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