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19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由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测定结果,并通过计算,得到了可待因分子在溶液中的三维结构,其特点是将核磁共振技术提供的信息经过处理用作为分子力学能量计算的基础.所得结果及分子图形与X射线衍射法比较,有较好的一致性.此法对研究天然产物,特别是刚性结构的化合物在溶液中的构型和构象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本文将聚4-乙烯吡啶(PVPy)、聚1-甲基-4-乙烯吡啶季铵碘(PVPyMe^+I^-)和4-乙烯吡啶/1-甲基-4-乙烯吡啶季铵碘共聚物[P(VPy-VPyMe^+I^-)]分别与四羰基二氯二铑反应制备成高分子铑(I)催化剂, 并考察了它们各自在甲醇羰化反应中的催化行为。结合IR光谱对这些催化剂结构的分析研究表明, 以上4-乙烯吡啶类高分子链上所含的功能基各自与铑(I)配合物离子之间以不同的链联方式所产生的不同结构的活性物种对催化反应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具有双配位的螯合型稳定结构的Rh(I)/PVPy催化剂, 表现出较差的催化反应活性, 而离子键合型的Rh(I)/PVPyMe^+I^-和杂键合型的Rh(I)/P(VPy-VPyMe^+I^-)催化剂均表现较佳的反应性能, 特别是Rh(I)/P(VPy-VPyMe^+I^-),由于其形成具有更强亲核性的五配位中间过渡态参与反应过程, 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催化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