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430篇
  国内免费   329篇
化学   396篇
晶体学   27篇
力学   62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101篇
物理学   10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Fe和Ni共掺杂Zn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Fe,Ni单掺杂和(Fe,Ni)共掺杂纤锌矿型ZnO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分布、介电函数、光学吸收系数,分析了掺杂后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掺杂体系的费米能级附近电子态密度主要来源于Fe 3d,Ni 3d态电子的贡献;与纯净ZnO相比,Fe,Ni单掺杂和(Fe,Ni)共掺杂ZnO的介电函数虚部均在0.46eV左右出现了一个新峰;Fe,Ni单掺杂和共掺杂ZnO的吸收光谱均发生明显的红移,并都在1.3eV处出现较强吸收峰.结合他人的计算和实验结果,给出了定性的讨 关键词: 氧化锌 掺杂 第一性原理 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82.
3,4-噻吩二羧酸(3,4-H2tdc),1,10-邻菲罗啉(phen)和稀土硝酸盐经水热法合成三种配合物Ln2(Htdc)2(tdc)2(phen)2(H2O)4(Ln=Eu 1, Gd 2, Tb 3),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方法测定了配合物1-3晶体结构,配合物1-3为双核分子。每个金属离子周围有2个3,4-tdc,1个3,4-Htdc,1个phen和2个配位水分子,配位数为9。配合物1和3在紫外灯下显强红光和绿光,其荧光发射光谱,在619和545 nm出现最大发射峰,分别对应于Eu(Ⅲ)离子的5D0→7F2和Tb(Ⅲ)离子的5D4→7F5跃迁。配合物2在425 nm观察到来自基于配体的π*→π最大发射峰。不同溶剂分子对配合物1荧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荧光猝灭机理,配合物1具有选择性检测硝基苯污染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83.
The inner-shell 2pa/2 photoionization and the subsequent decay of Mg-like Fe^14+, Cd^36+, W^62+ and U^80+ ions are studied theoretically within the multiconfiguration Dirac-Fock method and the density matrix theory.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non-dipole terms which arise from the multipole expansion of the electron-photon interaction in the photoioniza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dipole contribution to the total cross section, the magnetic sublevels cross section of the photoionization process, the degree of linear polarization and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the subsequent characteristic x-ray radiation become more important with the increase of photons energy and atomic nuclear Z. Especially for the cross section and the degree of linear polarization, the non-dipole contribution arrives at 50% for U^80+ at four time energy threshold units. However, for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the maximum contribution does not exceed 4%, even for U^80+ ions.  相似文献   
84.
内腔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标准单模石英光纤作为拉曼增益介质,光纤布拉格光栅作为谐振腔镜,研制了一台内腔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利用掺Yb双包层光纤激光器作为抽运源,实现了二级拉曼转换,在波长1176.8nm获得了309mW的最大输出功率,斜率效率接近51.5%。在小抽运功率下,发现拉曼光纤激光器的输出中存在重复周期约为2.9μs的脉冲序列;当抽运功率大于某一值时,上述脉冲消失,获得了十分稳定的连续输出。  相似文献   
85.
免受温度影响的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一定长度、均匀周期的光纤光栅沿轴向刚性粘贴于厚度呈阶跃分布的等腰三角状悬臂梁界线附近的表面上 ,通过观测该光栅反射谱中两个峰值的间距来监测梁自由端在垂直于表面方向上的位移。实验表明该无源温漂位移线性传感装置的传感灵敏度达 9.2 4× 10 -2 nm/ mm,与理论值 9.4× 10 -2 nm/ mm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86.
光纤光栅的温度补偿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提出了一种简单、小型的光纤光栅温度补偿器件,将光纤光栅粘贴在具有负热膨胀系数的材料上,实现了光纤光栅的温度补偿。该器件在-20~44℃温度范围内光栅波长变化0.08m,是未补偿光纤光栅的1/8。  相似文献   
87.
基于复杂度分析logistic映射和Lorenz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威  封国林  董文杰 《物理学报》2005,54(8):3940-3946
采用三次粗粒化方法得到了logistic映射和Lorenz模型的符号序列,运用动态非线性时间序 列分析方法——Lemper-Ziv复杂度,分别对两组符号序列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于logistic映 射,其复杂度反映了时间序列的演化;Lorenz模型三个分量的复杂度序列都具有混沌性质, 即由许多振幅非常接近而长度完全不同的循环所组成,反映了Lorenz模型内在的准周期特性 .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取不同的窗口长度时,复杂度序列的特征基本相同,并且复杂度反映 了时间序列的时空特性.因此,可以借助复杂度的计算来反演观测资料的动力学结构. 关键词: 三次粗粒化 Lemper-Ziv复杂度 logistic映射 Lorenz模型  相似文献   
88.
一种简单的光纤光栅电调谐方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采用较简单的双点源真空蒸发法在光栅外表面上蒸镀一层均匀铝膜,利用电流流过铝膜时产生的电阻热改变光栅的温度而使光栅的中心波长向长波方向发生改变.光栅中心波长的变化与所加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实验中用较小的电流(约43mA)获得了较大的波长调谐范围(约4nm),其调谐精度达到2.15×10-3nm/(mA)2.  相似文献   
89.
全光纤光子集成器件及系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对全光纤光子集成器件与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地综述,结合我们的工作,对目前的研究热点:光纤光栅,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光纤光栅分插器与传感器等诸多光子器件以及由这些器件组成的波分复用通信系统进行了介绍和评述,一些新成果和新进展表明,这些光子器件与系统在当今和未来的光通信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基于光纤光栅的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本文利用光纤光栅(FBG)形成外腔反馈及F-P半导体激光器的多模特性,得到波长稳定、可调谐的半导体激光光源,系统研究了不同反馈比率对激光器光谱特性的影响.通过向FBG施加轴向拉力和压力可实现10nm的波长调谐,得到一系列波长间隔0.94nm的激光输出,边模抑制比达35dB,光谱线宽小于0.2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