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187篇
化学   278篇
晶体学   27篇
力学   40篇
综合类   48篇
数学   141篇
物理学   37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11篇
  1961年   6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4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研究借二甲酚橙和钪作为试剂,分光光度测定微量氟的方法,并报告本法的使用范围和可测度,适宜pH范围,以及数种共存离子的干扰。在pH 2.5—3.5之间,不同氟量引起试剂的颜色减褪遵循Beer定律。但随pH值之增加,灵敏度下降而可测范围扩大(pH 2.5—2.8相当氟量0—10微克;pH 3.0为0—15微克;pH 3.5为0—50微克)。如采用二甲酚橙和钪的混合试剂Ⅰ,可测定10毫升溶液中0.59—15微克氟,可测度为百万份之0.059。氯离子和硝酸根干扰不大。磷酸根、硫酸根、硅酸根、亚硫酸根、硫代硫酸根、亚硝酸根和硫氰酸根分别大于0.06,0.24,0.4,0.8,2.2,3.2和3.6毫克干扰严重(上列数据引起误差为5%),故应事先除去。  相似文献   
22.
化学科学的发展,是与人类生活的需要分不开的。远在古代,人类从事取火、烤肉、酿酒、制陶器、找草药等生活活动,就已涉及重要的化学现象,并由此发明了一些蒸馏、炉窑等化学方法和设备。此外,“炼丹”、“炼金”术士在“修炼神丹”、“点化金银”方术的实验中,也提供了一些具有化学意义的现象和事实。这些先驱者为  相似文献   
23.
微波诱导低级醇的等离子体化学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诱导低级醇的等离子体化学反应王真,洪品杰,张承聪,戴树珊(云南大学化学系,昆明,650091)关键词微波,等离子体化学,低级醇等离子体能产生大量的活性自由基、亚稳态粒子和激发态离子,它所包含的能量传递过程和反应过程不仅与反应碰撞理论有关,而且还涉...  相似文献   
24.
We demonstrate a 2080 nm long-wavelength mode-locked thulium(Tm)-doped fiber laser operating in the dissipative soliton resonance(DSR) regime. The compact all-fiber dumbbell-shaped laser is simply constructed by a 50/50 fiber loop mirror(FLM), a 10/90 FLM, and a piece of large-gain Tm-doped double-clad fiber pumped by a 793 nm laser diode. The 10/90 FLM is not only used as an output mirror, but also acts as a periodical saturable absorber for initiating DSR mode locking. The stable DSR pulses are generated at the center wavelength as long as 2080.4 nm, and the pulse duration can be tunable from 780 to 3240 ps as the pump power is increased. The maximum average output power is 1.27 W, corresponding to a pulse energy of 290 nJ and a nearly constant peak power of 93 W. This i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e longest wavelength for DSR operation in a mode-locked fiber laser.  相似文献   
25.
26.
近年来,Er^(3+)离子掺杂的无机发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温度传感材料的研究。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r^(3+)掺杂的KBaGd(MoO_(4))_(3)荧光粉,利用常温激发和发射光谱、荧光衰减曲线以及变温发射光谱对其光谱性能以及温度传感特性进行了分析。荧光光谱表明,KBaGd(MoO_(4))_(3)∶Er^(3+)在380 nm处有着较强的吸收峰,源自于Er^(3+)离子的4I_(15/2)→4G_(11/2)吸收跃迁。在近紫外光激发下,KBaGd(MoO_(4))_(3)∶Er^(3+)荧光粉在520~570 nm之间具有两个明亮的绿色发射。由于电偶极间相互作用,当Er^(3+)离子掺杂浓度超过8%时,样品发光开始出现浓度猝灭。基于荧光强度比(FIR)模型计算得到KBaGd(MoO_(4))_(3)∶Er^(3+)的相对灵敏度优于已报道的大部分同类温度传感材料,因此在光温传感领域有着更好的应用潜力。最后,对利用KBaGd(MoO_(4))_(3)∶Er^(3+)设计的LED进行了光电参数测试,并对其在照明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7.
黄渤海近岸海域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分布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渤海近岸海域采集了34个水体样品,利用HPLC-MS/MS分析了双酚A、辛基酚、壬基酚、2,4-二氯酚、对叔丁基苯酚和对特辛基苯酚等6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并探讨了其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中国北部近岸海域6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范围在5.25~1351.20ng/mL之间.结合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说明渤海、黄海近岸海域中酚类化合物主要以辛基酚、壬基酚、2,4-二氯酚为主,局部海域伴有双酚A的高残留;从整个海域范围看,黄渤海近岸海域水体中酚类化合物污染状况具有区域特征,整体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点,且酚类物质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特性,一定程度上具有聚集性;来源解析结果表明黄渤海近岸海域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相似文献   
28.
本文研究了无线传感网络( 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s)的节点定位问题,并针对APIT由于锚节点在低密度环境下的节点误判和节点失效等问题给出了改进,在APICT定位算法的基础提出了联合分步定位算法UNION-APICT(Union Approximate Point-In-Circumcircle Test),该算法是结合连通性的测距技术,RSSI测距技术以及质心定位和APICT等技术,来联合解决对未知节点定位问题。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UNION-APICT在APICT算法的基础之上平均定位误差减少了10%-25%,定位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随着通信半径R和最大探测距离rmax的增加,定位误差也在逐渐减小,该算法较APIT和APICT定位算法在锚节点密度、节点覆盖率和定位精度上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9.
探测器采用浸没透镜结构的单元光伏芯片,工作波段为2.5~3.2μm。采用储能焊TO9管壳封装,将二级热电致冷器、热敏电阻、透镜结构的HgCdTe红外探测器封装为一红外探测器组件,组件可在室温至-50℃下工作,经过老炼、力学和热学环境适应性试验后,结果表明,HgCdTe红外探测器的零偏电阻(R_0)变化率、探测器峰值电流响应率(R_(λ_p,I))变化率和热电致冷器(TEC)的交流阻抗(R)的变化率均小于5%,探测器暗电流I_d@-0.1V≤9×10^(-7)A,探测器的漏率优于1×10^(-7)Torr·l/s,组件的密封性达到了航天要求。  相似文献   
30.
通过共辐射接枝的方法,将聚丙烯酸成功接枝到膨化聚四氟乙烯薄膜上. 采用NaBH4还原吸附在接枝链上的银离子,在膜中原位负载银纳米粒子,制备了抗菌性ePTFE杂化膜. 杂化膜的SEM、XPS、XRD和TGA表征结果表明,负载的银纳米粒子粒径为几十纳米至100 nm. 而银纳米粒子的负载量可由聚丙烯酸的接枝率控制. 细菌平板计数法测试结果证明,所制备的杂化膜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