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58篇
化学   359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52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89篇
物理学   3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合成并表征了侧链液晶高分子聚甲基丙烯酸-对-甲氧基偶氮苯氧己基酯(PMAAZO6), 在不同条件下对其进行了光响应测试. 发现紫外光易诱导体系发生相转变;增加辐照光波长有利于分子发生整体取向. 不同温度下的光响应测试表明, 样品处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之下是保持分子取向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2.
介绍了Guanella型传输线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利用电报方程分析了其阻抗变换特性和平衡到不平衡转换特性。为在巴伦低阻端获得最佳的输入阻抗,根据测量得到的实频负载阻抗来确定传输线的特性阻抗,设计了在1~30 MHz频带内可用于450Ω到50Ω,600.0Ω到66.7Ω变换的9∶1传输线变压器巴伦。受绕组间距的限制,600.0到66.7Ω巴伦实际的传输线特性阻抗难以达到仿真所要求的值,但巴伦输入阻抗的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仍有较好的一致性。实际测量的结果表明,这两款变压器的工作带宽(驻波比小于1.6)大于30∶1,在1~30 MHz的频带内插入损耗小于0.3 dB。  相似文献   
153.
自从1946年钱学森的开创性文章发表以来,对稀薄气体动力学的兴趣主要在于高速稀薄气体对物体绕流的空气动力学问题。二十余年来这门学科发展很快,直到最近其发展势头仍未减弱,这点从历届稀薄气体动力学国际会议的情况也可以看出来(其中第七次会议文集未到,仅见会议较详介绍,第八次1972年夏刚刚开过)。会议文集   相似文献   
154.
极坐标激光直写系统原点定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凤有  谢永军  卢振武  王肇圻 《光子学报》2004,33(10):1163-1165
分析了旋转线性光栅法对准光轴与旋转机械轴中心的理论准确度,实验研究了极坐标激光直写系统的原点定位.在极坐标激光直写系统下进行了圆环线条写入实验,得出了原点定位的准确度,原点定位准确度优于0.5 μm,实验与理论定位准确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5.
根据朗伯 比耳定律,建立了用于多组分分析的数学模型,将系统聚类法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用于地质样品中钼钨锡锑的同时测定,其相对误差小于±12.5%。对神经网络隐层节点数的确定,样本及其个数的选择,以及如何防止过拟合现象的产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6.
用一步共缩聚法合成了以环氧聚合物为基质的苯并咪唑、吡啶单配基螯合树脂,用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红外光谱(IR)测定了单配基螯合树脂的结构,并研究了其配位机制.在pH 1.0~6.0的缓冲溶液中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该类螯合树脂对Cu2+,Ni2+,Zn2+,Cd2+和Co2+氯化物的配合容量,螯合树脂的配基含量达到2.47~3.10 mmol.g-1;氨甲基吡啶螯合树脂(MAMPE)在pH 5.0对Cu2+有很好的选择性,最高配合容量为1.67mmol.g-1,半程配合时间t1/2=7 min;苯并咪唑螯合树脂(AMBME)在pH 2.0介质中选择性配合Cd2+,配合容量为0.75 mmol.g-1,并具有反向pH依从特性.Cu2+树脂顺磁共振波谱(EPR)表征和配位场研究结果初步证明树脂表面配合物为四面体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157.
A dermal equivalent having a trilayered structure was designed by combining a silver nanoparticles incorporated chitosan film with a bilayer collagen-chitosan/silicon membrane dermal equivalent(BDE).The silver nanoparticles prepared at different conditio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V-Vis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The macroscopic sharp 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trilayer dermal equivalent(TDE) were also studied.Then,the in vitro antibacterial property of TDE was evaluated by the antibacter...  相似文献   
158.
ZAO透明导电薄膜微观结构和光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ZnAl2O4陶瓷靶为靶材,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掺铝氧化锌(ZAO)透明导电薄膜,通过XRD、SEM、四探针仪和分光光度计等测试,研究了沉积温度对薄膜结构、形貌、力学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AO具有(002)择优取向的六角纤锌矿结构,沉积温度对薄膜性能具有明显影响,当温度位于370~ 400℃区间时,薄膜的结晶质量较好、电阻率较低、可见光波段的平均透射率较高,其品质因数大于1.20×10-2S,具有良好的光电综合性能.同时基于透射光谱计算了ZAO薄膜的光学常数,并用有效单振子理论解释了薄膜的折射率色散关系.  相似文献   
159.
两球形颗粒间横向毛细力的格子Boltzmann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以Shan-Chen多组分模型为基础的格子Boltzmann-伪固体模型对两颗粒间的浮体和浸润横向毛细力展开数值模拟研究,其中流体-固体间的相互作用及颗粒润湿性质在介观层次上采用简单形式得以充分考虑.三维测试表明,与已有理论解相比,成功再现了横向毛细力与颗粒间距的“1/L”关系,并确认了浸润横向毛细力与表面张力间的线性关系.这表明可进一步应用该模型研究横向毛细力作用下的颗粒自聚集等现象.  相似文献   
160.
Alloy nanoparticles exhibit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than monometallic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stable structures are of importance to their applications. We employ the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to systematically explore the stable structure and segregation behavior of tetrahexahedral Pt–Pd–Cu–Au quaternary alloy nanoparticles. Three alloy nanoparticles consisting of 443 atoms, 1417 atoms, and 3285 atoms are considered and compared. The preferred positions of atoms in the nanoparticles are analy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Cu and Au atoms tend to occupy the surface, Pt atoms preferentially occupy the middle layers, and Pd atoms tend to segregate to the inner layers. Furthermore, Au atoms present stronger surface segregation than Cu ones. This study provides a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n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segregation phenomena of multi-metallic nanopartic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