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化学   70篇
物理学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以氯化螺环磷酸酯和酚类为原料,采用磷酰化反应生成了相应的二芳氧基季戊四醇螺环磷酸酯;通过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仪(ESIMs)检测,首次提出了其质谱裂解规律,结果表明,磷酰氧键(O=P-OCH2-)和烷氧键(-OCH2-)均易断裂,为阻燃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探针、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了甲硫氨酸二肽(Met-Met)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加入甲硫氨酸二肽后,DNA-Met-Met体系的紫外光谱呈减色效应,同时甲硫氨酸二肽的加入使得EB-DNA荧光强度减弱;循环伏安法表明,DNA的加入使得甲硫氨酸二肽的峰电流减小,峰位负移;Stern-Volmer方程说明二肽对DNA-EB的作用属于静态猝灭.这几种方法的实验结果都表明两者的作用模式为静电结合,多种计算方法得到两者作用的结合常数达到103 L/mol.  相似文献   
13.
荧光探针法研究色氨酸二肽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溴化乙锭(EB)为荧光探针,对色氨酸二肽(Trp-Trp)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考查了酸度、离子强度及磷酸根离子对Trp-rrp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7.2的模拟体液条件下,Tro-Trp可与DNA发生相互作用;向DNA-EB体系中加入Trp-Trp时荧光逐渐减弱,这说明Trp-Trp 能与DNA发生作用.通过ScatehaId方程进一步分析发现,Trp-Trp对DNA-EB的影响表现为混合模式:一方面,Trp-Trp能中和DNA上的磷氧负离子,导致DNA链收缩,从而影响DNA的构象,使嵌入的EB从DNA中部分游离出来,荧光减弱;另一方面,Trp-Trp与EB也存在静电位点竞争.  相似文献   
14.
利用片断合成法合成了具有DNA切割能力的六聚吡咯/丝组缀合物, 检测了该化合物的1H、13C NMR 和ESI-MS/ MS 图谱, 确证了该化合物的结构, 通过1H-1H COSY, HSQC,HMBC等2D NMR 技术对其1H 和13C NMR 数据进行了归属和解析, 并探讨了其ESI-MS/ MS 质谱裂解规律.  相似文献   
15.
卢奎  苑乃香  周稚仙  吴养洁 《应用化学》2002,19(10):958-962
配位作用;液膜传递;四乙氧羰基甲氧基杯[4]芳烃的合成与性质  相似文献   
16.
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在Heck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养洁  侯建军  廖新成 《化学学报》2001,59(11):1937-1941
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1和2催化Heck反应具有底物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惰性气体保护、催化活性高、重复使用仍能保持活性的特点。芳基碘化物、溴化物和氯化物都可为反应底物。化合物2应用于碘苯和丙烯酸西酯的反应得到了92%的产率和7360000的转化数;应用于碘苯和丙烯酸乙酯的偶联反应,反复使用五次仍然保持很高的活性。利用高压液相色谱或薄层色谱监测反应。  相似文献   
17.
L-羟脯氨酸寡肽混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与质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艳亭  卢奎  马丽  曹书霞  赵玉芬 《色谱》2007,25(4):524-527
研究了三氯氧磷辅助下L-羟脯氨酸的成肽反应,建立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鉴定羟脯氨酸寡肽混合物的方法,优化了L-羟脯氨酸寡肽混合物的色谱分离条件。实验以YWG C8柱(10 μm,250 mm×10 mm)为分离柱,以乙腈-0.06%三氟乙酸水溶液(体积比为2∶98)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对洗脱物进行了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出的各组分分别为L-羟脯氨酸二肽、L-羟脯氨酸环二肽和L-羟脯氨酸三肽。  相似文献   
18.
曹书霞  廖新成  陈晓岚  赵玉芬 《色谱》2003,21(6):626-626
1 实验部分  仪器与试剂:德国BrukerEsquire3000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 离子阱多级质谱仪(HPLC ESI MS/MS);甲醇、乙腈为色谱纯,三氟乙酸(TFA)、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分析纯。色谱条件:色谱柱为MicrosorbODS柱(4 6mmi d ×250mm,5μm);检测波长,210nm;流动相为乙腈 水(含0 05%TFA,1mmol/LSDS)溶液(体积比为35∶65);流速0 4mL/min。质谱条件:ESI离子源,正离子检测模式,喷雾电压为4000V,毛细管温度为365℃,喷雾气(N2)压力为172 25kPa(25psi);干燥气(N2)流速为7L/min。2 结果与讨论2.1 小肽的合成  采用文献[1,2]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细胞穿膜肽Tat(49-57)N端二肽修饰设计了4条阳离子型抗菌肽Tat(YG)、Tat(YY)、Tat(FG)和Tat(FF),并通过Fmoc多肽固相合成法进行合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经~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其抑菌活性,利用多种光谱法研究其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MTT实验结果表明,Tat(YY)、Tat(FF)、Tat(FF)和Tat(YY)、Tat(FF)分别对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率最高的,且抗菌肽的溶血性都很小,但对真菌的增长没有明显抑制作用.与DNA的结合实验结果表明:Tat(49-57)及其衍生肽与DNA相互作用的主要模式是沟槽模式,衍生肽与DNA的相互作用能力增强,具有进一步改善设计成为优异抗菌药物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二羟基二羟乙氧基杯[4]芳烃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杯[4]芳烃与碘乙醇的反应,制得了25,27-二羟基-26,28-二羟乙氧基杯[4]芳烃,经IR,UV,1HNMR,13CNMR和MS等分析证实了产物的结构.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产物与稀土(Ⅲ)硝酸盐在乙腈溶液中的配位作用,并根据扩展的Hilderbrand-Benesi公式计算了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配位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化,结果发现,25,27-二羟基-26,28-二羟乙氧基杯[4]芳烃与稀土(Ⅲ)硝酸盐在乙腈溶液中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