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2篇
化学   62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讨论了硝酸铈铵中铈的价态分析问题.硫酸亚铁铵法测定样品中的四价铈含量;盐酸羟胺还原四价铈后,EDTA法滴定样品中总铈含量;总铈含量与四价铈含量之差为样品中三价铈含量.  相似文献   
10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aMnAl11O19六铝酸盐催化剂,采用XRD、BET和XPS对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模拟生物质气化气的燃烧实验和NH3单独氧化实验,分别考察了催化燃烧和均相燃烧过程中NH3的转化特性。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in-situ DRIFT)法在线研究了NH3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和氧化信息。结果表明,焙烧后催化剂形成磁铅石(MP)结构的六铝酸盐晶体,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Mn以+2、+3价形式存在晶体中。均相燃烧下模拟气中的NH3在500℃开始反应,随之就有NO生成。催化燃烧工况下NH3氧化曲线和模拟气中NH3的转化曲线相差不大,NH3的起燃温度为310℃,反应后随之就有NO生成,NO在350℃~800℃保持一个较高的浓度。NO2的生成温度较高,并仅在较窄的温度区间内出现,在整个燃烧过程中仅检测到几个10-6的N2O,反应过程中有40%以上的NH3转化成NO。DRIFT结果表明,催化剂作用下NH3的转化遵循 -NH反应机理,即催化剂表面吸附的NH3分解产生 -NH,-NH与氧原子(O)反应生成HNO,再进一步反应生成N2或N2O,或是 -NH直接与氧分子(O2)反应生成NO。  相似文献   
103.
基于等效单元概念的梁结构损伤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是为梁结构提供一种基于等效单元概念的新损伤定位方法. 区分刚度损伤和质量损伤两种情况, 分别对连续梁和简支梁给出了具体的损伤定位方法. 利 用的具体指标是支座反力和跨中位移. 文中的新方法都可以得到以小区间表示的损伤位置结 果, 有效性得到了数值模拟算例和模型实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4.
冷却透平变工况性能预测葛满初,齐宗敏,徐进(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黄忠湖,胡松岩(航空航天部六零六所沈阳110015)关键词变几何透平,冷却气流,变工况1基本理论基本控制方程相对运动坐标系下基本数学模型为:连续方程力学方程能量方...  相似文献   
105.
丁酮分子的多光子电离-离解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丁酮分子经(n0,3d)共振的多光子电离-离解机理(MPID).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得的主要离子产物是C2H3O+和CH3CH+2,C2H3O+的强度为CH3CH+2的2~5倍,还有少量C2H+2,C2H+3和CH+3离子,未见到母体离子.主要离子产物的分质量多光了电离谱结构相似,而各离子产物的光强指数不同.实验结果说明丁酮分子的多光子电离-离解机理符合母体离子阶梯模型,文中用梯开关模型对主要产物离子的产生机理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实现“超大容量、超长距离”通信,结合波分复用、偏振复用、模式复用3种复用技术,演示了一个少模光纤传输系统。实验生成符合ITU-T标准的80个通道,利用两个正交偏振及LP11a、LP11b两个模式,在最长达1000 km的少模光纤上传输32 GBaud的16QAM信号。为了减少色散效应和严重的偏振间、模间串扰产生的影响,在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DSP)中,采用基于时域和频域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均衡解复用技术,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500/1000 km的少模光纤传输,系统的比特误码率(BER)分别能满足7%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硬判决门限(3.8×10-3)和25%LDPC软判决门限(4.2×10-2)。当少模光纤传输距离为1000 km时,系统实现的净速率为32.768 Tbit/s,属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7.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考虑热解过程中挥发分的析出和颗粒体积的变化,以上海市常见的绿化树种香樟树的树枝为实验材料,对固定床中生物质颗粒热解过程中温度对传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利用开源软件OpenFOAM获得了反应器内不同热解阶段不同温度范围内颗粒数的分布,给出了不同温度下的有效传热系数及不同传热方式所占的比例.结果 表明:热解温度越高,有效传热系数降低,固体颗粒的平均比热容也逐渐降低;同时热解温度越高,辐射的换热量占比越大,而对流提供的热量占比则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08.
主成分分析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许多社会经济现象中,有这样的数学模型,它是不断地增长的,但又略有波浪式的起伏。要预测这类型的问题,既不能用一般的线性回归预测法,即使在n=21时其相关系数高达0.988(甚至0.996),也能产生较大的预测误差。我们也不能用一般的曲线回归或多项式回归。包括很常用的龚珀资(Compertz)曲线预测法也无济于事,因为龚法实际上是对具有S形数学模型的预测有效。它们都不符合波浪增长式且具有一定周期的数学模型。本文先就青岛市1962年至1982年这21年人口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再就1971年至1991年这21年资料进行动态跟踪分析。并引进波浪增长曲线的作法。  相似文献   
109.
110.
以修饰的ITO玻璃为衬底,以不同浓度Zn(NO3)2.6H2O作为电解质溶液,采用阴极恒流沉积法制备了不同纳米结构的ZnO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四探针仪(RTS-8)、紫外-可见(UV-Vis)光谱仪、循环伏安等分别表征薄膜的晶相、形貌和厚度、方块电阻、紫外-可见光透过率和氧化还原电位。结果表明:低浓度溶液沉积得到的c轴取向1D ZnO纳米柱和高浓度溶液沉积得到的致密2D六方ZnO纳米片在可见光范围(400~900 nm)的透过率均可高达85%以上,方块电阻约为14.5Ω/□。两种结构的氧化还原电位有显著区别,纳米柱的为-0.54 V(vs.SCE),而纳米片的为-0.72 V(vs.SCE),说明纳米片状的ZnO薄膜具有更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