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323篇
化学   496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44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64篇
物理学   34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昕  淳远  严爱珍 《催化学报》1994,15(5):375-379
本文报告了用化学蒸气沉积法精细调变沸石孔径的结果,着重考察了正硅酸乙酯和六甲基硅醚沉积条件的关系。间二甲苯和均三甲苯的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用Si-(OEt)4制得的SiHβ和SiHZSM-5上的吸附速率及吸附量明显下降,证实沸石的孔口得到了调变。正己烷的吸附等温线和异丙醇探针反应,沸石孔容和孔道内酸性未受孔口调变的影响。结果还表明Si(OEt)4未进入沸石孔道,而六甲基硅醚分子则进入Hβ沸石孔道,  相似文献   
12.
杨琪  邓意达  胡文彬 《无机化学学报》2007,23(12):2049-2053
采用聚乙烯醇对碳纳米管表面进行改性,通过化学沉淀法将Al(OH)3均匀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然后在氮气气氛下于500 ℃煅烧2 h,制备出氧化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采用TEM、TG、DTA、XRD、IR、氮吸附脱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等对氧化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未经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氧化铝与碳纳米管相互分离;经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氧化铝与碳纳米管结合良好。经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表面均匀覆盖一层聚乙烯醇膜,通过聚乙烯醇的吸附作用, Al(OH)3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覆盖层。  相似文献   
13.
1949年,wilson等[1,2]在有机化合物的电解还原中,发现某些α、β日一不鲍和接酸及其衍生物进行了聚合。随后,其他的工作者〔3一]利用电解方法引发了各种烯类单体的聚合反应。初期工作表明,他们的目的井不在于寻找新的聚合方法,而是企图通过对聚合作用的研究,探索某些电极过程或其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非绝热分子动力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来在光化学周环反应研究方面的工作,对非绝热分子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模型和研究现关夜较全面的介绍,重点讨论经典轨迹在单分子衰变和离解、碰撞猝灭、光化学周环反应、非绝热电子转移等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正硅酸乙酯分别在无胺法和有胺法制得的HZSM-5沸石上的沉积过程,并用吸附,NH3-TPD及异丙醇探针反应等手段表征了沉积后的样品,发现沉积仅在外表面上进行,可使孔口变小但不影响孔道内性质,显示有对于二甲苯分子的择形吸附能力,且在甲苯甲醇烷基化反应和二甲苯异构化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择形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议一种Huckel-Hubbard参数化法,并用Huckel-Hubbard理论首次计算了氮叶立德[2,3]和氮[1,3]σ键迁移反应的基态和低激发态势能面。根据计算得到的势能面,对相应的基态和激发态反应途径进行了讨论,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Li—Ni—La—O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Li-Ni-La-O系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反应条件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的影响。在780℃、CH4:O2:N2=2:1:7、空速15000h^-1时,C2烃收率可达25.8%。XRD、IR、XPS及SEM等的结构分析表明,在LiLa1-xNixO2催化剂中,当0.1≤x≤0.9时,该催化剂由LiNiO2和La2Ni1-yLiyO4-λ两相组成,x<0.3时出现了LiLaO2相,La2Ni1-  相似文献   
18.
杨胜勇  包子民  李象远 《化学学报》2003,61(7):1025-1029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定性轨道分析方法研究了六配位锇(IV)卟啉络合物[Os (por)L_2] (L = CH_3, OCH_3, SCH_3, SeCH_3, Cl, Br, I)中不同的轴向配体对 络合物的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轴向配体对锇的两个e_g轨道 (即d_(xz)和d_(yz))的影响不同,导致锇具有不同的电子组态:(1)当铀当配体 为反位影响很强的CH_3时,L-Os-L弯曲,这种弯曲导致d_(xz)和d_(yz)转道能级分 裂,整个络合物表现为弯曲抗磁;(2)当轴向配体为反位影响很弱的OCH_3, SCH_3, SeCH_3以及卤素Cl, Br, I时L-Os-L均保持线性,其中单π供体性较强的 SCH_3,SeCH_3,使得d_(xz)和d_(yz)轨道能级有较大的分裂,络合物呈线性抗磁 ;单面π供体性较弱的OCH_3,其d_(xy)和d_(yz)轨道能级分裂较小,整个络合物 呈线性顺磁;卤素则由于其双面π供体的等同性,使得它对d_(xz)和d_(yz)轨道的 影响一样,其简并性仍得以保持,化合物也表现为线性顺磁。  相似文献   
19.
为增强有机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合成了一系列有机锗氨基酸酯类倍半氧化物,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的各碎片离子峰与其组成及结构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及很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0.
吴兰均  李智  胡文浩  蒋耀忠 《色谱》1994,12(5):361-363
 在优良抗风湿药物萘普生的重要中间体6-甲氧基-2-乙酰素的合成中存在溶剂硝基苯的毒性及所带来的污染。而改用二氯乙烷作溶剂,只加少量硝基苯即可。为配合合成工艺的优化,用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反应产物、副产物及多个杂质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并在5%OV-101ChromosorbWAWDMCS柱上完成了产物的内标定量分析。从而减少了副反应和高沸点杂质的生成,最终生产出了95%以上含量的6-甲氧基-2-乙酰萘产品,收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