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2篇 |
免费 | 214篇 |
国内免费 | 14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64篇 |
晶体学 | 8篇 |
力学 | 56篇 |
综合类 | 108篇 |
数学 | 144篇 |
物理学 | 6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64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48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71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充液弹性毛细管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如毛细血管、植物导管等)和工程领域(如微流控冰阀门、制冷系统热管、MEMS微通道谐振器等).低温工作环境中,充液弹性毛细管内部的液柱会发生相变并引发冻胀效应,从而导致管壁的变形、损伤乃至断裂.该文建立并求解了考虑温度梯度、界面张力及液体冻胀作用的弹性毛细管平衡方程,分析了液柱低温相变过程中毛细管壁的径向和环向应力,发现管壁应力分布受热毛细弹性数和冻毛细弹性数的影响,且影响大小跟壁厚相关.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生物体内充液弹性毛细管冻胀失效机制,还可为MEMS微流控芯片的抗冻胀失效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2.
宽禁带半导体具备禁带宽度大、电子饱和飘移速度高、击穿场强大等优势,是制备高功率密度、高频率、低损耗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碳化硅(SiC)材料具有热导率高、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等优点,在SiC衬底上外延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对充分发挥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优势,并提升宽禁带半导体电子器件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得益于SiC衬底质量持续提升及成本不断降低,基于SiC衬底的宽禁带半导体电子市场占比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在SiC衬底上外延生长高质量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是提高宽禁带半导体电子器件性能及可靠性的关键瓶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们在SiC衬底上外延SiC、氮化镓(GaN)、氧化镓(Ga2O3)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SiC衬底上宽禁带半导体外延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我国航天工业迫切需要掌握可入轨后展开的大型网架式空间结构技术,以便研制口径十几米、乃至数十米的大型星载天线。该技术的主要科学基础是这类空间结构展开和服役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分析和控制。本文综述了与上述科学基础相关的研究进展,提出应重点关注的三个科学问题:一是大型网架式空间结构展开过程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尤其是如何对微重力环境下索网的接触和缠绕、运动副内碰撞、结构展开与航天器本体间的耦合等导致的非线性动力学进行建模和分析;二是大型网架式空间结构展开锁定后服役的动力学分析,尤其是如何揭示结构柔性、众多运动副间隙、交变热载荷等因素引起的复杂非线性振动机理;三是大型网架式空间结构展开锁定后服役的动力学控制,尤其是如何在欠驱动、低能耗条件下对非线性振动和波动传播提出有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4.
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详细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猩红S(P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反应,发现PS对BSA的内源性荧光具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其猝灭机理属于静态猝灭,由此求得PS与BSA间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等。结果表明:PS与BSA之间形成了1∶1稳定复合物,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静电引力。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PS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r<7nm。同步荧光光谱研究表明:PS对BSA构象发生了影响,使BSA酪氨酸残基所处环境的极性减弱疏水性增强而色氨酸残基不受影响。利用对血清蛋白具有特异性结合的竞争试剂确定了PS在BSA的键合位点为IIA亚区的siteI,证明PS与BSA也存在特异性结合,PS可以用作新的位置探针替代竞争试剂来研究小分子与蛋白的结合位置。 相似文献
75.
岩石物性参数、元素含量和光谱特征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非独立存在, 研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探索通过遥感信息进行岩石矿物成分、物性参数的定量反演方法奠定基础。采集了兴城地区590块岩样本,分析其物性参数(密度、介电常数、电阻率、磁化率)、金属成分含量(Fe, Ti, V, Mn, Zr, Co, Zn, Nb, Bi, Pb)以及岩石光谱之间的关系。将各物化参数与原始光谱、光谱吸收深度、光谱小波包分解后的高低频做相关性分析,找出各物化参数影响光谱吸收和反射的特征波段,探究关系密切的参数。该研究为岩石岩性分类、某种金属元素和物理特性的反演以及用某种参数来预测关系密切的参数奠定了基础,取得如下结论:(1)获得了火成岩中Fe,Ti,Mn,V,Zn,Bi和Pb等元素的特征谱带,其中Fe元素含量更高,与光谱的相关性更显著。在0.4和0.54 μm波段附近存在Fe的特征反射波段,1.0~1.5 μm波段范围内存在Fe元素的特征吸收波段;在0.4~0.55和0.6~0.65 μm波段范围内,Ti元素与光谱的相关性更显著,在2.28 μm波段附近存在Ti的特征吸收波段;在0.41 μm波段附近存在Mn的特征反射波段;火成岩、沉积岩V元素与光谱相关性差异性较大,在0.76,0.81,0.89,0.95 μm波段附近可能存在火成岩的特征吸收波段和沉积岩的特征反射波段;沉积岩的Zn元素含量与光谱的相关性比火成岩要显著,在0.41,1.36,1.59 μm波段附近可能存在火成岩Zn的特征反射波段,在2.34 μm波段附近可能存在沉积岩Zn的特征波段;2.14 μm波段附近,Bi元素对沉积岩光谱的吸收有一定的作用;Pb的特征谱带可能存在于0.45,0.54,2.29 μm附近;(2)在岩石各物理特性和光谱的关系研究中,在0.57~0.85 μm波段范围内,密度对光谱有很好的吸收反射特征,在0.53 μm波段附近,磁化率使光谱有较强的反射,在1.08 μm波段附近,磁化率使光谱产生较强的吸收;电阻率和光谱的相关关系与密度和光谱的相关关系极为相似;(3)在岩石各物性参数间的关系中发现,密度和电阻率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4)在岩石各物性参数与金属元素的关系中研究发现,密度与各金属元素相关性较弱;磁化率与Fe和Ti元素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电阻率与各金属元素间的相关关系较弱;介电常数与各金属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V,Zn,Bi元素的相关关系最显著;(5)在金属元素间,Fe与Ti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Ti与Fe,V元素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Zn和Pb存在较强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76.
某人乘飞机从北京出发,打算到武汉、上海、重庆、广州等地旅行,每个地方都必須到一次,再回到北京,他应該怎样选择一条路线,才能使总的路程最短呢? 这就是巡迴路线問題。用几何上的提法,就是在平面上有n个不同的点,以这些点为頂点,作一条封閉折线,使折线长为最短。 相似文献
77.
78.
80.
本文研究了绵羊内毒素肺损伤对全血多形核白细胞(PMN)化学发光的影响;比较了正常混合血浆正常自体血浆和自体致伤血浆调理酵母多糖对发光的影响;观察了致伤后的血浆和肺淋巴液的发光促进活性.结果表明,内毒素致伤后,PMN的化学发光峰时无显著变化,而峰值于4h前呈直线上升,4h达高峰,而后逐渐减弱,但至24h仍明显大于伤前值.三种不同血浆调理酵母多糖对PMN发光无明显影响.致伤后期(2h后)的血浆和肺淋巴液无发光促进活性.这些结果提示,一次性微量的大肠杆菌内毒素对PMN的发光具有强烈和持久的促进作用,而对血浆的调理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