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9篇
物理学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通过海洋真菌LD8固态发酵获得岩藻多糖的粗蛋白,并进一步采用柠檬酸缓冲液浸提、丙酮沉淀和葡聚糖凝胶G-100层析,分离纯化至单一组分;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及曲线拟合等技术研究了岩藻多糖酶的二级结构组成,增强因子为2.2,半峰宽为20.2 cm-1;为提高分析测定的准确性,对酰胺Ⅰ带与酰胺Ⅲ带分别进行拟合归属。结果表明:根据酰胺Ⅰ带所获得的二级结构,α-螺旋占11.5%,β-折叠为58.6%,无规卷曲14.5%,β-转角15.9%;酰胺Ⅲ带所得二级结构,α-螺旋含12%,β-折叠含57.3%,无规卷曲含14.5%,β-转角含16.3%。因此可见,酰胺Ⅰ带与酰胺Ⅲ带所对二级结构的分析是十分吻合的。在室温下,岩藻多糖酶的二级结构以β-折叠的含量占优势,约占58%,β-转角和无规卷曲次之,各占15%左右,α-螺旋含量较低,仅占12%。  相似文献   
12.
pH诱导烟草多酚氧化酶二级结构变化的光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更多的关于多酚氧化酶二级结构和活性中心结构的信息 ,应用FT -IR以及去卷积技术、荧光光谱、紫外差光谱研究了溶液 pH的变化对烟草多酚氧化酶的二级结构的影响并对其活性中心的光谱跃迁进行了归属 .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 pH值的降低或提高 ,多酚氧化酶的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浕 螺旋和反平行 β 折叠含量减少 ,无规卷曲含量有所增加 ,同时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的微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随pH的降低 ,活性中心的Cu2 + 与配位的组氨酸咪唑基的作用加强 ;此外 ,归属和讨论了酶活性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间全部电荷转移谱带  相似文献   
13.
运用荧光光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曲线拟合等技术研究了镧离子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荧光增强的原因是由于镧离子的加入使镧离子和酶结合 ,酶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 ,导致荧光发色基团所处的微环境也相应变化 ;并运用它推测了镧离子对该酶的激活作用机制 .  相似文献   
14.
盐酸胍变性烟草多酚氧化酶的复性;多酚氧化酶;复性;盐酸胍;β-环糊精;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