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93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以碳酸镧、氢氧化铝为原料,采用机械化学法在高温下合成了铝酸镧粉体.考察了球磨时间、二次球磨、煅烧温度以及煅烧时间对合成铝酸镧粉体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能谱仪等检测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一次球磨后制备的铝酸镧,同时有少量的氧化镧与氢氧化镧存在;二次球磨可使样品粒度细化,从而得到...  相似文献   
82.
以超声波作用下的均匀沉淀法制备了Eu0.12Y1.88-xLaxO3-δ纳米晶荧光粉,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荧光光谱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La3+掺杂含量下Eu0.12Y1.88-xLaxO3-δ(x=0~0.30)的晶格常数及晶粒尺寸的变化,研究了掺杂含量对样品激发光谱及发射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Eu0.12Y1.88-xLaxO3-δ的晶格常数在1.060~1.068nm之间,晶粒尺寸在6.8~26.1nm之间,当x=0.10时,Eu0.12Y1.78La0.10O3-δ的平均粒径为35nm,发光性能优于未掺杂的Y2O3∶Eu3+荧光材料.根据晶粒生长动力学理论计算Eu0.12Y1.78La0.10O3-δ晶粒长大的活化能为9.24kJ·mol-1,表明热处理过程中纳米晶粒的长大为扩散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83.
纳米荧光粉Eu_(0.12)Y_(1.88-x)Mg_xO_(3-δ)的光致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超声波作用下的均匀沉淀法,制备了掺杂Mg2+的纳米荧光粉Y2O3:Eu3+.考察了不同Mg2+掺杂含量下Eu0.12Y1.88-xMgxO3-δ(x=0~0.18,δ代表氧空位)的晶格常数变化,研究了掺杂含量对样品发射光谱及激发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Eu0.12Y1.88-xMgxO3-δ的晶格常数在1.0604~1.062 3 nm之间,晶粒尺寸在25.9~40.7 nm之间.掺杂Mg2+后,当x=0.14时,样品Eu0.12Y1.74Mg0.14O3-δ的激发光谱中电荷迁移带(CTS)最大峰强度最高且色纯度最好.  相似文献   
84.
氢氧化镁分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硼泥为原料与硫酸反应制备出七水硫酸镁,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制备出符合标准HG/T 3607-2000的氢氧化镁.利用XRD,SEM和TEM对氢氧化镁进行了表征,DTA-TG对氢氧化镁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XRD结果表明:制备粉体为单一Mg(OH)2.SEM和TEM结果表明:样品为片状或针状纤维,片直径大小不一,在20~50 nm之间,针状纤维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致,长度在20~100 nm之间.利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出的氢氧化镁热分解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35.14和141.61 kJ·mol-1.利用Coats-Redfern法和Dolye法判断氢氧化镁热分解反应机理函数为A1.5.  相似文献   
85.
硫酸铵焙烧法从低品位菱镁矿提取镁及其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低品位菱镁矿经900 ℃煅烧3 h,产物轻烧镁粉按比例与硫酸铵均匀混合后焙烧,MgO转化为MgSO4,产生的氨气用水吸收得到氨水.焙烧产物经过水溶、过滤,得到硫酸镁溶液.采用TG-DTA和XRD技术分析了轻烧镁粉与硫酸铵的反应历程,计算了反应过程的动力学,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轻烧镁粉与硫酸铵的焙烧反应分3个阶段完成,第1阶段MgO转化为(NH4)2Mg2(SO4)3;第2阶段 (NH4)2Mg2(SO4)3与MgO反应生成MgSO4;第3阶段 (NH4)2Mg2(SO4)3分解生成MgSO4;3个阶段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99.10±1.50),(97.51±1.85)和(133.65±0.46) kJ*mol-1,反应速率常数为2.21,1.07和1.56,并得到每个阶段反应的速率方程.当焙烧温度为475 ℃,焙烧时间为4 h,硫酸铵与氧化镁的物质的量比为1.1∶1时,镁的转化率可达91.4%.  相似文献   
86.
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聚合物配位剂和燃料,通过凝胶-燃烧法合成了Li1.07Mn1.93O4纳米片.采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研究了凝胶的燃烧过程.采用X射线多晶衍射(XRD)分析了材料的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的Li1.07Mn1.93O4结晶完整,无杂质相.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材料的二次形貌为厚度约100nm的片状,由大小约100nm的一次颗粒构成.充放电测试表明Li1.07Mn1.93O4纳米片具备极佳的倍率放电性能和优秀的循环性能.0.5C(1C=120mA.g-1)倍率的初始放电容量为115.4mAh.g-1,即使倍率增大到40C,放电容量仍有105.3mAh.g-1.在10C倍率的放电条件下,循环850次容量保持率为81%.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表明Li1.07Mn1.93O4纳米片的界面电荷转移电阻(Rct)远小于同类商业材料.  相似文献   
87.
塑料裂解碳的反应活性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种无氯塑料裂解残碳的反应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塑料裂解残碳的反应活性要强于焦炭.分形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塑料裂解碳的孔隙率大、比表面大,这有利于气固相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88.
苯胺在城市污水中大量存在,常采用氧化剂去除水中的苯胺.本文利用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理论,对高锰酸钠去除水中苯胺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与实验数据拟合较好的三次关系式.结果表明,在PH值及温度恒定的条件下,高锰酸钠及苯胺的初始浓度对苯胺的去除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89.
Y3+对LiMn2O4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Li2CO3、电解MnO2和Y2O3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合成了Li1.02YxMn2-xO4(x=0,0.005,0.01,0.02,0.04,0.1)。XRD测试表明,不同Y3 掺杂量的Li1.02YxMn2-xO4晶型发育良好。Y3 的加入使Li1.02YxMn2-xO4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变小。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少量Y3 的加入没有改变锂离子脱嵌过程,但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锂离子脱嵌过程趋于容易,能有效地避免能级分裂。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当掺杂量x=0.02时,初始容量为117.2mAh.g-1,20次循环容量衰减至113.6mAh.g-1,容量保持率为96.90%;Y3 的加入很好地起到了稳定晶体结构,有效抑制Jahn-Teller效应的作用。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Y3 的加入能改善材料的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90.
采用再掺杂方法制得了樟脑磺酸掺杂的聚苯胺(PAn-CSA),用溶液共混法制备PAn/BR导电复合膜.研究了聚苯胺与顺丁橡胶(BR)复合膜在间甲酚二次掺杂前后电导率的变化。实验表明:CSA对聚苯胺有较好的掺杂作用;二次掺杂使PAn复合膜电导率明显提高,其导电渗滤阈值略有降低,使卷曲的二次掺杂PAn链展开并通过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而自行组成导电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