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73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合成和表征了四种新的三核铜(Ⅱ)配合物{[Cu(L)]2[Cu(CH3-ebo)]}(ClO4)2(CH3ebo表示1,2-亚丙基双(草酰胺根),L表示1,10-菲咯啉(phen)(1),5-硝基-1,10-菲咯琳(NO2-phem)(2),2,2’-联吡啶(bpy)(3)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2py)(4)).测定了四种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77-300K),求得交换参数分别为J1=-219.6cm-1,J2=-191.7cm-1,J3=-200.8cm-1,J4=-185.5cm-1,表明Cu(Ⅱ)-Cu(Ⅱ)离子间存在着强的反铁磁交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2.
合成和表征了四种新的异三核配合物, {[Mn(L)2]2[Cu(bpa)]{(ClO4)2,其中pba表示为亚丙基-1, 3-双(草胺酸根); L表示1, 10-菲咯啉(phen)、5-硝基-1, 10-菲咯啉(NO2-phen)、2, 2'-联吡啶(bpy)、4, 4'-二甲基-2, 2'-联吡啶(Me2bpy)。基于{[Mn(phen)2]2[Cu(pba)]}(ClO4)2.H2O的变温磁化率测量(4.2~300K), 求出交换积分J=41.5cm^-^1, 表明Mn(Ⅱ)和Cu(Ⅱ)离子间为反铁磁耦合。在XMT-T图上, XMT在175K附近呈现出一极小值, 这是具有非正规自旋态结构的多金属耦合体系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23.
合成和表征了三种新的异三核配合物, {[Gd(L)2]2[Cu(pba)]}(ClO4)4,其中pba为1,3-亚丙基双(草胺酸根)和L表示1,10-菲咯啉(phen),5-硝基-1,10-菲咯啉(NO2-phen)或2,2'-联吡啶(bpy)。基于{[Gd(phen)2(ClO4)]2[Cu(pba)]}(ClO4)2.2H2O的变温磁化率测量(4.1~300K),求出交换积分J=3.576cm^-^1。表明在铜(Ⅱ)和钆(Ⅲ)离子间存在铁磁性偶合。  相似文献   
24.
GC-MS分析麦冬中脂溶性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中药麦冬块根的脂溶性成分,经甲酯衍生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组成;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分析。共鉴定出41种成分,占总成分的81.72%。其中脂肪酸成分的量占46.133%。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亚油酸(24.648%),棕榈酸(10.829%),6-十八碳烯酸(6.367%),愈创醇(6.757%)等。  相似文献   
25.
对烟叶中的苯甲酸、邻苯二甲酸、4-香豆酸、咖啡酸和阿魏酸进行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肼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的系统研究,建立了烟叶中5种酸的测定方法.对样品中被测物的萃取溶剂和萃取条件以及相关线性、精密度和回收率进行了考察和实验.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52%~4.9% 范围内,回收率在93.3%~104.7%之间、检测限为0.05~1 μg/L.该方法适合复杂体系中微量酸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6.
应用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葡萄糖的热分解产物。葡萄糖样品在同步热分析条件下,分别在氮气和氮氧混合气氛围中进行热解,同时进行红外扫描,根据样品的热重曲线和红外谱图进行判定和选择GC-MS温度点,裂解产物进入GC-MS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葡萄糖在220℃,300℃,350℃和470℃下的热分解产物中共检出44种化合物;葡萄糖在高温下的热裂解产物中共检出76种化合物。分析结果对葡萄糖在不同温度下的应用有较好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7.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加速溶剂萃取(ASE)两种前处理方法从青山绿水茶叶(也叫苦丁茶)中提取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前处理方法共检测出91种成分,SPME检出49种,ASE检出56种,共同组分14种。青山绿水茶叶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有β-月桂烯、3,3,5-三甲基-1,5-庚二烯、L-柠檬烯、α-罗勒烯、β-罗勒烯、β-蒎烯、2-甲基安息香醛和5-羟甲基糠醛等物质。这两种提取方法各具优势,共同应用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UE/ME-GC-MS提取分析普洱茶的挥发和半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超声波提取(UE)和微波萃取(ME)两种前处理方法提取普洱茶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定性检测,并加入乙酸苯乙酯作为内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萃取方法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88种,其中超声波萃取检测出79种,微波萃取检测出69种。普洱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11,14,17-二十三碳烯酸甲酯、咖啡因、棕榈酸、维生素E、β-香树脂醇、植醇等。超声波萃取法得到的提取率较高,而微波提取法耗时较短,两者各有所长,应根据需要来选择。  相似文献   
29.
黄云  王裔耿  缪明明  赵琦华  杨光宇 《色谱》2007,25(2):230-233
选择2,4-二硝基苯肼(DNPH)为羰基化合物的衍生化试剂,建立了快速分离柱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8种羰基化合物的方法。采用经2,4-二硝基苯肼酸性溶液处理过的剑桥滤片捕集烟气,再用含2%(体积分数)吡啶的乙腈溶液进行萃取,以ZORBAX Stable Bound色谱柱(50 mm×4.6 mm,1.8 μm)进行快速分离,最后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于365 nm下进行检测。该方法的回收率为89.1%~99.2%,相对标准偏差(RSD)在6.0%以下。该方法分析时间短,流动相消耗少,且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30.
采用热失重分析法(TGA)和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研究了黄芩浸膏热裂解性质。在氦气氛围中,将黄芩浸膏分别在300,450,600,750,900℃下进行热裂解,并以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用黄芩浸膏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①在热失重曲线图中不能较明显地看出黄芩浸膏的较大失重点;②黄芩浸膏在上述温度下检测到的主要挥发性热裂解产物分别为12,18,28,42,40种;③600℃以下,黄芩浸膏热裂解产物主要是醛类、酮类、酯类和呋喃类物质;有害物质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900℃时,则主要为苯、甲苯、萘等有害成分;④黄芩浸膏具有提高卷烟香气质量、改善余味、柔和烟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