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30篇
物理学   3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粟智  刘丛  徐茂文 《应用化学》2010,27(2):220-226
以Na2CO3 、(CH3CO2)2Mn•4H2O、Y2O3和CH3COOLi•2H2O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经过2次灼烧和水热离子交换法得到一系列钇掺杂的LiMn1-xYxO2 (x=0.01,0.02,0.03,0.05) 化合物。通过XRD、XPS、循环伏安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钇掺杂离子对合成正极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所得产物均具有单斜层状结构。循环伏安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合适的钇掺杂可以起到扩展锂离子脱嵌通道和稳定骨架结构的作用, 钇离子的引入可以部分取代原有的三价锰离子, 由于钇离子的离子半径较三价锰离子大, 因此稀土掺杂锰酸锂材料的晶胞参数比未掺杂材料大, 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锂离子迁移的三维通道, 更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嵌,提高单斜层状LiMnO2 材料的电化学循环可逆性及循环稳定性。通过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钇掺杂量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得到性能比较优良的LiY0.021Mn0.979O2化合物,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5.7 mA·h/g,100次循环以后,放电比容量达212.1 mA·h/g,远高于未掺杂材料的放电容量138 mA·h/g。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 Y3+的掺入能降低材料的电化学反应阻抗和提高材料中Li+的扩散能力。  相似文献   
22.
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大,高效储能材料的开发备受关注。导电高分子-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具备了作为储能器件正极材料的诸多特质,故成为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之一。本文以聚苯胺(PAni)和聚吡咯(PPy)为例,综述了近年来导电高分子-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了此类材料中各组分如何通过有机/无机协同作用实现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提升,介绍了此类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特点及常用表征手段,以及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特征。  相似文献   
23.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Co0.4Al0.1O2,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结构及表观形貌进行分析。通过恒电流充放电以及循环伏安法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充放电电压在3~4.5V之间,在0.2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59.9mAh·g-1,经50次循环充放电后放电容量为142.6mAh·g-1,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24.
粟智 《光谱实验室》2003,20(3):406-410
介绍了铁基线材、高铬铸铁、高锰钢等3种钢铁的光电光谱定量测定方法。该方法是通过选用与分析材质同基体,主成分接近的标准样品绘制校准曲线,采用自编的计算机校正程序,找出试样的光谱分析值和化学分析值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将模型通过计算机程序拟合到控制样品中,当进行材质测定时,只需要在日常标准化操作后将拟合好的控制样品对校准曲线进行控样校正,就可以直接进行试样的测定。该测定方法实用,结果可靠,适用于无相同标准样品条件下的试样光谱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5.
光电直读光谱法测定高速工具钢中多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美国贝尔德公司生产的BAIRDSPECTROVAC2000(DV-5,HR-400光源)光电直读光谱仪测定高速工具钢(W18Cr4V)中硅,锰,磷,硫,铬,钒,镍,钨和钼,以铁元素做内标,对谱线进行基体和干扰校正,所得分析结果基本与标准值一致,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2%~5.6%。  相似文献   
26.
从无机化合物命名的规律入手,对无机化合物、无机酸和无机盐的命名作一简单介绍,并通过构词规律了解名称所代表的化学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希望对无机化合物双语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7.
摩尔电导率与浓度关系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粟智 《光谱实验室》2005,22(2):295-297
基于强电解质溶液摩尔电导率实验测定数据的研究 ,提出强电解质在浓度小于 0 .1 0 0 0 mol· L-1 时 ,计算在不同浓度下强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和极限摩尔电导率的经验方程Λm=Λ0m-α C βC分别对 89种强电解质和 HAc、NH3 · H2 O和 n- HOOCC3 H7弱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进行计算 ,改进后关系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推荐值能很好的吻合 ,总体误差小于科尔劳乌施经验方程。在电导测定应用研究中 ,简化了实验数据过程 ,结果更准确、更可靠。  相似文献   
28.
王永江  粟智 《光谱实验室》2004,21(2):261-263
改进了有机溶剂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的方法。在 H2 SO4介质中 ,用 KMn O4氧化除去食盐中 Cl-,用 HCOONa还原过剩的 KMn O4后加 KI还原食盐中 IO-3 为游离碘 ,CCl4萃取溶液中游离碘 ,于5 2 0 nm处 ,以水作参比测量吸光度。碘的浓度在 2× 10 -4— 1× 10 -3 mol· 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回归方程为 :C=0 .0 0 14 5 4A- 0 .0 0 0 0 112 7,相关系数 r=0 .9999。该方法简单 ,准确 ,应用于食盐中碘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9.
翁之望  粟智 《光谱实验室》2004,21(4):705-708
利用沉淀分离、氧化-还原、萃取和分光光度法测定KIO3-KI-KBrO3-KBr混合体系中各组分含量.实验设计方案对实验综合设计以及复杂体系中各组分测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0.
于庆水  粟智 《光谱实验室》2004,21(5):974-976
在盐酸介质中 ,以 Na Cl为催化剂 ,Br O-3 氧化亚甲蓝褪色 ,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溴酸根的新方法。研究了溴酸根氧化亚甲蓝褪色的最佳条件 ,最大吸收波长 λmax=6 6 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4 .2 4×1 0 4L· mol-1 · cm-1 ,Br O-3 的浓度在 5× 1 0 -8— 4× 1 0 -6mol· L-1 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回归方程为 :ΔA=9.372× 1 0 4C 0 .0 5 5 82 ,相关系数 r=0 .9993。方法用于化学试剂中溴酸根测定得到了较好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