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72篇
化学   626篇
力学   77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112篇
物理学   34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6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光催化氧化是一种应用前景良好的环境治理技术.与絮凝、物理吸附和化学氧化等常见的方法相比,光催化氧化具有环境友好、氧化完全、方便和廉价等优势.特别是可见光光催化氧化,可利用太阳能中占比最高的可见光,在应用中更具优势.因而,探索可见光响应性能优异的光催化剂一直是光催化氧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硒化铋(Bi2Se3)是一种带隙(带隙宽度在0.3~1.3 e V)非常窄的半导体,能吸收全部波长范围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此外,Bi2Se3还具有独特的金属表面态,其表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这些特性使其在可见光光催化氧化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由于Bi2Se3价带位置高,氧化能力很弱,其价带上的空穴在光催化反应中难以被消耗,导致空穴大量累积,并迅速与光生电子复合,大幅降低了Bi2Se3的光催化性能.因此,一直以来,Bi2Se3很少被用于光催化反应.如何充分利用Bi2Se3的光响应优势,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光催化剂,仍是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研究方向.本文采用预先制备的Bi2O3/g-C3N4复合物作为前驱体,通过原位转化的方法,将前驱体置于热的Se蒸汽中,使前驱体上的Bi2O3与Se蒸汽反应,完全转化为Bi2Se3纳米颗粒,从而制得Bi2Se3/g-C3N4复合光催化剂(Bi2Se3含量约为4 wt%).透射电镜结果表明,所形成的Bi2Se3纳米颗粒较均匀地分布在g-C3N4表面.表面功函数分析发现,Bi2Se3与g-C3N4结合后,它们的费米能级分别由原来的-0.55和-0.18 e V变为平衡时的-0.22 e V,可形成指向g-C3N4的内建电场,有利于形成梯型(S型)异质结.在此基础上,能级位移、荧光分析、结构计算和反应自由基测试等结果表明,Bi2Se3和g-C3N4之间形成了S型异质结.在可见光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实验中,所制备的Bi2Se3/g-C3N4复合物的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单一的Bi2Se3和g-C3N4.结合比表面、孔结构、光吸收和荧光等对比分析,认为Bi2Se3/g-C3N4的这种S型异质结构在其光催化活性增强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光照条件下,其g-C3N4导带中光生电子向Bi2Se3的价带迁移,并与光生空穴复合,从而使Bi2Se3导带上可保留更多的高活性光生电子参与光催化反应,由此Bi2Se3/g-C3N4的光催化活性增强.循环性能测试和光还原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2Se3/g-C3N4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文工作为高可见光吸收的光催化剂制备和性能增强提供了新途径和新视野.  相似文献   
62.
脆性断裂的微观机理和非平衡统计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Ⅰ.引言如何才能将断裂的微观机理与宏观特性结合起来,把断裂理论建立于微裂纹演化的微观动力学基础上,从而统一导出所有重要的宏观力学量并以某些更基本的物理量表示之?这是人们为实现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设计必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就脆性断裂来说,尽管现有几个主要代表性的理论如断裂力学理论、位错理论和统计理论都各取得一定成就,但就其理论框架来说,由于明显的局限性,却难以发展成可供指导设计的理论。因此,人们在探索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断裂理论。最近的工作表明:从微裂纹演   相似文献   
63.
非黏滞阻尼模型相比传统黏滞阻尼模型能更准确描述结构材料的耗能行为,其本构关系常用核函数为指数函数的卷积形式表示.针对目前非黏滞阻尼结构的随机地震动响应分析方法所得结果较为复杂,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lough-Penzien(C-P)谱的结构响应0~2阶谱矩分析的简明封闭解法.该方法首先提出非黏滞阻尼结构的精确等效微分本构关系式,并利用其与C-P谱滤波微分方程重构了结构的地震动方程;再基于随机振动理论获得了结构随机响应0~2阶谱矩的简明封闭解,并基于得到的0~2阶谱矩采用首次超越破坏准则和Markov分布规则进行了结构动力可靠度分析;最后通过算例论证了该简明封闭解的准确性及高效性.  相似文献   
64.
密闭高温高压溶样ICP-MS测定24个国际地质标样中的Sb和B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ICP-MS分析中Bi,Sb,Te和As产生的记忆效应,其记忆效应Bi>Sb>Te>As。在低浓度硝酸介质中(0.01%~1%),贮存样品的聚丙烯瓶和ICP-MS的进样管道会对Bi元素产生严重的吸附作用。0.1%氢氟酸的清洗效果优于6%的硝酸,而6%的硝酸的清洗效果要优于0.1%高氯酸。在给定的仪器操作条件下,Sb和Bi的检出限分别为0.001和0.000 1 ng·mL-1。采用该清洗方法,结合密闭高温高压溶样,测定了24个国际地质标样中的Bi和Sb。大部分标样的测定结果与已有参考值吻合较好。文章还给出了国际标样AGV-2(安山岩)、BHVO-2(玄武岩)和BCR-2(玄武岩)中Bi和Sb的测定值。  相似文献   
65.
本文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质谱及色谱对ETIO、DPEP及Rhodo型石油卟啉标志物的特征性和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在可见光谱带四个特征峰的吸收强度ETIO型为Ⅳ>Ⅲ>Ⅱ>Ⅰ,DPEP型为Ⅳ>Ⅱ>Ⅲ>ⅠRhodo型为Ⅲ>Ⅱ>Ⅳ>Ⅰ,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体系中流出顺序为,先流出的是Rhodo型卟啉,其次是ETIO和DPEP型。不同类型卟啉的质谱特征是,各卟啉化合物基本以分子离子峰出现,极少碎片峰,同类卟啉化合物按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66.
激光是六十年代兴起的一门新技术.我们成立了研究、生产、使用三结合协作组,制成了激光视网膜凝结机,使这门新技术在眼科治疗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激光视网膜凝结机可封闭视网膜裂孔,以达到防治视网膜脱离的效果. 视网膜是形成视觉的主要部分.外界景物经过眼睛的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后,在视网膜上成像.通过视神经传导到大脑,便形成视觉.视网膜具有多层结构,其中在神经上皮层(布满着视细胞)与色素上皮层(含有丰富的黑色素)之间存在着潜在性空隙.在正常情况下,这两层组织靠着玻璃体向外支撑的压力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吸引力而保持紧密接…  相似文献   
67.
詹达三 《物理学报》1982,31(3):393-396
本文把文献[1]中提出的振幅和位相恢复问题的一般表述用于处理空间关联函数位相的恢复问题,类似于文献[1],得到了一组确定位相的方程,用该方程组和迭代求解法,可以求解空间关联函数的位相,但本文不假定传输矩阵R是幺正的。可以证明,如果R是幺正矩阵,在相干极限下,本文的方程组回到文献[1]中的相应方程。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8.
对电火花引燃可燃气流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将电火花看作是可燃气流中的一个线热源,运用边界层方程,考察反应区的发展,以其能否扩展开去作为引燃的判据,分析讨论了着火临界条件,导出了点火能和流速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实验中拍摄了不同条件下火焰发展的面貌,与数值计算得到的反应区发展相比较,表明这种模型确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火花引燃可燃气流的实际情况。此外,利用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测试了电火花能量、来流速度、电极距离等因素对汽油-空气预混气的着火稀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王雷  高鼎三 《发光学报》1985,6(4):369-377
HgCdTe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Ⅱ-Ⅵ族化合物半导体光电材料。从投资上看,它已为仅次于Si和GaAs的第三种最重要的半导体。HgCdTe是制作红外探测器的最佳材料。本文简要地介绍了HsCdTe材料的性质以及它的应用和制备进展,着重描述了在红外探测器上的应用。对制备HgCdTe单晶的各种工艺方法作了比较说明,较详细地介绍了滑动液相外延(LPE)制备HgCdTe单晶薄膜技术。  相似文献   
70.
石油沥青质在烃中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是以沥青质为分散相的非水胶体体系[1,2 ] 。研究认为 ,石油中沥青质的沉淀和絮凝 ,对石油开采及输送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提高沥青质在石油中的胶体稳定性 ,可强化石油加工过程中的重油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减粘裂化及延迟焦化等过程[1,2 ] ,是提高炼厂轻质油收率、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国外关于沥青质在烃类介质中的稳定性研究报道较多 ,大多侧重于胶质对沥青质的稳定作用。由于胶质和沥青质均为由多种复杂结构分子组成的混和物 ,探讨胶质对沥青质的稳定机理极端困难 ,Chia-Lu Chang[4 ]等定量讨论了沥青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