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篇
  免费   538篇
  国内免费   608篇
化学   880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169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320篇
物理学   109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61.
With the theory of complex functions, dynamic propagation problems concerning surfaces of asymmetrical mode III crack subjected to moving loads are investigated. General representations of analytical solutions are obtained with self-similar functions. The problems can be easily converted into Riemann-Hilbert problems using this technique. Analytical solutions to stress, displacement and 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under constant and unit-step moving loads on the surfaces of asymmetrical extension crack, respectively, are obtained. By applying these solutions, together with the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solutions of discretionarily intricate problems can be found.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2005038199) and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China (No. ZJG04-08)  相似文献   
962.
25MeV/u 40)Ar+209Bi裂变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对25MeV/u 40Ar+209Bi体系的裂变反应,利用线性动量转移的分窗选择不同的激发能,研究裂变动能分布和质量分布与热核初始激发能的关系.实验证实激发能小于380MeV时裂变总动能分布与低激发能复合核相似.激发能大于380MeV时,最可几动能呈现出随激发增加而增加,并出现高能非对称性,而且质量分布宽度随激发能增加而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963.
程庆华  胡源  刘连寿 《中国物理 C》1999,23(10):998-1003
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形成QGP时,与之相伴随的有一些非QGP背景事件.把末态(方位角、快度)二维相空间中阶乘矩剧烈上翘的消失与一些普遍认为的QGP信号(如K/π比的上升)联系起来讨论,提出了一种从实验数据中挑选候选的QGP事件的方法.用Mont–Carlo模拟表明,这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挑选出来的子样本中QGP事件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964.
讨论了同时存在概率不确定性量和非概率不确定性量时可行鲁棒性和目标函数鲁棒性的实现策略,提出了基于概率和非概率混合模型的结构鲁棒设计方法。基本做法是首先视非概率型不确定性量为参变量,按照传统概率统计的方法计算约束函数和目标函数的均值和标准方差,然后再考虑非概率型不确定性量的波动变化对约束函数和目标函数统计特征量的影响,以修正常规可行鲁棒性和目标函数鲁棒性的数学模型。所提方法应用于一个10杆桁架结构的最轻质量设计和节点位移鲁棒设计,获得了对不确定性量波动变化不敏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65.
In this paper, the defect of the Two-Time Expansion method is indicated and an improvement of this method is suggested. Certain examples in which the present method is used, are given. Moreover, the paper shows the equivalence of the improved Two-Time Expansion Method and the method of KBM (Krylov-Bogoliubov-Mitropolski).Finally, we Thank Prof. Xu Zhao for his help.  相似文献   
966.
程月华  周飞  吴昊 《爆炸与冲击》2023,43(4):113-130
准确评估战斗部侵彻爆炸作用下混凝土遮弹层的损伤破坏可为防护工程设计提供重要参考。首先基于Karagozian&Case(K&C)模型框架建立了新型混凝土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其中强度面综合考虑了静水压力、Lode角、应变率和损伤;独立描述了拉伸和压缩损伤,并考虑了拉压之间的连续过渡以及剪切变形和体积压缩对损伤的贡献。随后,开展了半无限厚混凝土靶体的105 mm口径弹体侵彻爆炸联合作用试验。进一步通过对上述试验和已有有限厚混凝土靶板的预制孔埋置装药爆炸试验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本构模型、参数取值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在描述混凝土动态阻力、损伤演化和开裂行为方面的准确性。最后,确定了SDB、WDB-43/B和BLU-109/B三种典型战斗部以声速侵彻爆炸普通混凝土的临界贯穿和临界震塌厚度。结果表明:SDB、WDB-43/B和BLU-109/B战斗部侵彻爆炸作用下混凝土的临界贯穿厚度分别为1.4、3.4和3.8 m,临界震塌厚度分别为3.6、6.3和8.3 m;由于携带炸药量的差异,不同战斗部侵彻爆炸下的临界贯穿和临界震塌厚度与侵彻深度的比值非定值,相应的比值范围分别为1.4...  相似文献   
967.
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二维水平通道内水的流动沸腾过程,获得不同壁面过热度下流型特点和不同因素对换热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壁面过热度升高,流道内流型依次经历从泡状流、弹状流到反环流的转变,平均热流密度和平均换热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入口流速降低会使流道内出现受限气泡流,核态沸腾受到抑制。提高入口流速能够有效促进气泡脱离,壁面平均换热系数随入口流速增大而增大,但增长速率有所减小。减小通道宽度有利于汽化现象发生,核态沸腾得到强化,壁面平均换热系数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68.
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氨基三硝基苯(1,3,5-triamino-2,4,6-trinitrobenzene,TATB)非常钝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爆轰能量太低,只相当于奥克托今(1,3.5.7-tetranitro-1,3,5,7-tetrazacyclooctane,HMX)的65%,影响武器的小型化,因此,有必要研究开发新的能量更高的低(钝)感炸药。1,1-二氨基.2,2-二硝基  相似文献   
969.
可用于光催化研究的脉冲放电流光光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针板形式的电极系统、正极性纳秒级脉冲电压供电、在空气和水混合条件下产生脉冲放电流光,研究了脉冲放电流光与电气参数、溶液电导率、鼓泡空气流量的变化关系,利用脉冲放电流光和纳米颗粒的半导体TiO2结合对酸性橙染料(AO7)溶液进行脱色效果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脉冲放电流光可以诱导TiO2发生光催化活性,在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效果的基础上,提高AO7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970.
基于波束形成缩放声强的声源局部声功率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褚志刚  杨洋 《声学学报》2013,38(3):265-271
基于波束形成法识别噪声源时,为计算主要噪声源的辐射声功率,给出了基于平面波模型的声强缩放方法,模拟计算了单极子点声源局部声功率的计算误差,结果显示:当阵列平面与声源计算平面间距离等于阵列直径时,基于波束形成缩放声强计算的声功率误差仅略高于0.1 dB。为克服旁瓣干扰,给出了具有一定动态范围的声源计算平面积分法,模拟计算了单极子点声源的局部声功率,结果表明:该积分法的计算值与主瓣区域积分法的计算值近似相等,均约等于理论声功率。进一步,波束形成法与声强法的对比算例试验验证了基于波束形成缩放声强计算声源局部声功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