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1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488篇
化学   799篇
晶体学   37篇
力学   182篇
综合类   51篇
数学   236篇
物理学   107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emission angle and the transverse momentum distributions of projectile fragments produced in the fragmentation of 56Fe on CHs, C and A1 targets at 471 A MeV are measured. It is found that for the same target, the average value and width of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decrease with an increase of the projectile fragment charge; for the same projectile fragment,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distribution increases and the width of the distributio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target charge number. The transverse momentum distribution of a projectile fragment can be explained by a single Gaussian distribution and the averaged transverse momentum per nucle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harge of projectile fragment. The cumulated squared transverse momentum distribution of a projectile fragment can be explained well by a single Rayleigh distribution. The temperature parameter of the emission source of the projectile fragment, calculated from the cumulated squared transverse momentum distribu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ize of the projectile fragment.  相似文献   
72.
骆玲  郭伟平 《应用数学》2015,28(3):637-645
在Banach空间中,引入有限族渐近非扩张自映射和渐近非扩张非自映射的新的三步合成隐迭代序列.并证明该迭代序列的强收敛定理.  相似文献   
73.
为了提高BaTiO3粒子在含水复合弹性体中的电场响应能力,本文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在不引入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仅通过对反应温度和溶液pH值的调控获得了新颖形貌的钛酸钡粒子。通过借助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接触角(Contact Angle)测量等手段对粒子的微观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行表征发现:该粒子为高纯四方相枝晶簇结构,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而且在含水复合弹性体中对电场具有优良的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7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法检测烟草中茉莉酸(JA)含量。样品研磨均质后经丙酮和柠檬酸萃取,离心分离,取上清液,氮气吹去丙酮后用乙醚萃取。经氨丙基固相萃取柱净化,吹干后用色谱流动相溶解,过0.45μm有机滤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电喷雾负离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待测样品JA浓度范围在5~1 000ng/mL之间,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S/N≥3)是2.0ng/mL。平均回收率为80.6%~101.1%,相对标准偏差为3.5%~14.6%。应用该方法检测烟草打顶与不打顶植株之间JA含量的差异,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75.
HONO是大气中OH自由基的重要来源,NO2在黑碳表面可反应生成HONO,因此NO2在黑碳表面的非均相反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不同研究小组测量的摄取系数可相差7个数量级,选择不同的摄取系数去评估非均相反应的重要性将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本文在深入分析NO2在黑碳表面反应机理的基础上,从反应体系、黑碳表面性质、反应条件等角度对不同小组测量的摄取系数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模式中摄取系数的选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6.
采用UωB97X-D/6-311+G**方法, 研究了气相、 甲苯和水中OH自由基(·OH)引发CH3SSCH3自由基阳离子(CH3SSCH3?+, DMDS?+)裂解的反应机理, 并讨论了溶剂效应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OH和DMDS·+首先形成自由基耦合产物CH3S(OH)SCH3+(R1)和氢提取产物复合物[CH2=SSCH3+H2O]+(R2); 随后R1裂解直接发生 S—S键断裂协同质子转移, 而R2裂解依次发生构象变化、 C=S键亲碳加成和S—S键断裂协同质子转移. 去质子化的裂解产物为CH3SOH, CH2=S和HSCH2OH. 甲苯略微降低了裂解反应速控步骤的自由能垒. 水溶剂有利于R1裂解, 但不利于R2裂解, 尤其是单个水分子参与反应. 在气相、 甲苯和水中, 以·OH和DMDS·+为初始反应物, 虽然速控步骤的自由能垒为167.6~202.8 kJ/mol, 但裂解反应均是放热反应(?154.3~?31.4 kJ/mol).  相似文献   
77.
葫芦脲(CB[n])的直接衍生化一直是一项难题。本文用臭氧氧化法将CB[6]衍生化,合成全羟基葫芦[6]脲((OH)12CB[6])。CB[6]与O3在20℃下反应 22h,生成(OH)12CB[6]的产率为44%,并探究了丙酮扩散法、柱层析法和DMSO提纯法三种去除无机盐的方法的可行性。臭氧由电解水制得,成本低,没有二次污染,且臭氧氧化能力强,在室温下即可氧化葫芦脲。本文为合成全羟基葫芦脲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偶氮苯基两亲性聚合物结合了偶氮苯基团的光响应、酶响应、主客体识别特性和两亲性聚合物的自组装特性,能够在选择性溶剂中发生聚合物可控自组装行为,这使得其在药物控释、纳米技术和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结构类型和合成方法出发,综述了新型偶氮苯基两亲性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STSE教育即以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4者的协调性为基础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理念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的试题量和分值所占比例逐步上升,它是提升学生必备品格、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帮助学生针对公共生活中利与弊皆有的两难问题做出正确选择的有效抓手,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STSE 的初中学生化学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为初中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快速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0.
锂金属二次电池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是下一代储能电池的研究热点。然而,金属锂负极在传统碳酸酯电解液1 mol·L?1 LiPF6-EC/DEC(ethylene carbonate/diethyl carbonate)中充放电时,存在严重的枝晶生长和循环效率低下等问题,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因此,开发与锂负极兼容的新型电解液体系是目前重要的研究任务。与传统稀溶液相比,高浓度电解液体系具有独有的物化性质和优异的界面相容性,并且能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显著提升锂负极的循环可逆性,因而格外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高浓度电解液及局部高浓电解液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其溶液化学结构和物化性质,对其与锂负极的界面相容性、枝晶抑制效果、效率提升能力及界面稳定性机制进行了探讨;文章着重介绍了高浓与局部高浓电解液体系在锂金属二次电池中的应用,同时从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层面对高浓电解液和局部高浓电解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