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483篇
化学   790篇
晶体学   37篇
力学   182篇
综合类   50篇
数学   235篇
物理学   107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We study the plasmonic properties of hybrid nanostructures consisting of double vacancy defected graphene(DVDGr)and metallic nanoarrays using the 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DVDGr with pure and mixed noble/transition-metal nanoarrays can produce a stronger light absorption due to the coherent resonance of plasmons than graphene nanostructures. Comparing with the mixed Au/Pd nanoarrays, pure Au nanoarrays have stronger plasmonic enhancement. Furthermore, harmonics from the hybrid nanostructures exposed to the combination of lasers ranged from ultraviolet to infrared and a controlling pulse are investigated theoretically. The harmonic plateau can be broaden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energy of harmonic spectra is dramatically extended by the controlling pulse. Thus, it is possible to tune the width and intensity of harmonic spectrum to achieve broadband absorption of radiation. The methodology described here not only improv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urface plasmon effect used in a DVDGr-metal optoelectronic device but also may be applicable to different optical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22.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s)由于具有独特的光电特性,可应用于照明和显示行业,其外量子效率(EQEs)正迅速接近商业化要求。然而,器件的稳定性和工作寿命仍然是QLEDs商业化应用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将影响QLEDs寿命的主要因素分为功能层材料的稳定性和电荷注入不平衡两大方面,从提高量子点、电荷传输层(CTLs)的稳定性以及促进电荷平衡等方面讨论了近年来提高QLEDs稳定性的各种策略。随着人们对QLEDs降解机制认识的加深,更稳定的量子点和QLEDs器件得以开发,但是将QLEDs器件商业化仍存在很大的挑战,比如Cd的高毒性以及蓝光QLEDs的寿命和效率远低于绿光和红光相对应的水平,此外,QLEDs在高亮度(1000 cd m^-2)下的稳定性较差,这些因素均限制了QLEDs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加大QLEDs在光电器件领域的研发力度,克服这些技术劣势,实现QLEDs未来的商业化。  相似文献   
123.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模板,Zn(NO_3)_2·6H_2O和NaOH为锌源和沉淀剂,通过改进的模板法在温和条件下制得纳米层状ZnO.以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为溶剂,木浆纤维素和纳米层状ZnO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方法,通过干湿法纺丝制备了ZnO质量分数分别为3%,5%,7%及9%的纤维素/ZnO纳米复合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纳米层状ZnO及纤维素/ZnO复合纤维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ZnO的加入对复合体系流变性的影响,同时对复合纤维进行了力学和抗菌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氧化锌纯度高,且呈现出重复周期为3.58 nm的层状结构,抗菌性能优异.纳米层状ZnO的加入提高了纤维素纤维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同时赋予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性.ZnO片层被纤维素链剥离,并均匀分散于纤维素/ZnO复合物中.ZnO的加入增大了纤维素溶液的黏度,当ZnO含量达到5%以上时,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弹性模量大于损耗模量,纳米粒子可稳定悬浮.  相似文献   
124.
本文提出了在线弹性及粘弹性介质中扩展裂纹与路径无关的J~*积分,并给出了严密的证明。文中证明了J~*积分与扩展裂纹尖端的张开位移(动态COD)之间有简单的关系,同时利用J~*积分求得了粘弹性介质中变速扩展裂纹尖端的奇异性。当裂纹以常速扩展时,J~*积分与能量释放率、动应力强度因子之间也有简单的关系。利用这些关系,我们给出了动态COD与动应力强度因子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5.
粘胶纤维接枝含磷阻燃单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磷、硫的阻燃共聚单体O,O-二乙基-O-烯丙基硫代磷酸酯与粘胶纤维在四价铈离子作引发剂的条件下,通过自由基共聚的方式制备了含磷、硫的改性粘胶纤维。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差热分析(DT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对所制备的改性粘胶纤维进行了表征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共聚单体接枝到了粘胶纤维的表面;改性后的粘胶纤维的热分解温度较未改性的粘胶纤维提前,且热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6.
本文开发了从烯烃生产环氧烷烃,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二甲酯联产二元醇,以绿色化学原料碳酸二甲酯代替剧毒的光气,开发了碳酸甲乙(丙、丁、戊、己、辛酯)、二乙(丙、丁、戊、己、辛)酯、二苯酯、呋喃唑酮、碳酰肼、苯胺基甲酸甲酯、苄胺基甲酸甲酯、对苯二胺二甲酸甲酯、间羟苯胺基甲酸甲酯、间甲苯胺基甲酸甲酯、二胺基甲酸甲酯二苯甲烷、己二胺二甲酸甲酯、烷基胺甲酸甲酯、肼基甲酸甲酯、嘧黄隆、甲黄隆、氯黄隆、异氰酸酯、聚氨酯、聚碳酸酯等一系列绿色清洁生产新工艺,间接实现了二氧化碳替代剧毒的光气,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二氧化碳的绿色高新精细化工产业链,可建设成为低碳生态产业园。  相似文献   
127.
纤维素-[Amim]Cl浓溶液的稳态流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纤维素-氯代1-烯丙基-3-甲基咪唑([Amim]Cl)浓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稳态流变规律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显示:纤维素-[Amim]Cl浓溶液属于假塑性流体。运用Cross和Carreau两种黏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表观黏度的主曲线,通过Arrhenius方程确定了移位活化能(ΔEa)为91.86~164.97 kJ/mol。与纤维素-氯代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溶液、纤维素-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溶液、熔融聚合物(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活化能以及流变规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纤维素-[Amim]Cl浓溶液的ΔEa较高,温度对体系黏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8.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三聚氰胺(MEL)和Cu2+与8-苯胺-1-萘磺酸(ANS)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MEL和Cu2+均对ANS有荧光猝灭作用,且猝灭机理均为静态猝灭.计算了表观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Cu2+的引入使得MEL猝灭ANS荧光的效果急剧增强,体系的相对荧光峰强与MEL浓度(1×10-10~1×10-5 mol/L)的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三聚氰胺的检出限为3.8×10-11 mol/L.紫外、荧光、三维荧光光谱的结果表明,MEL及Cu2+对ANS的荧光猝灭为协同作用,三者形成了三元络合物.本研究建立了荧光光谱检测超痕量三聚氰胺的新方法,为奶粉、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9.
载气流速对高场不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载气流速是影响高场不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FAIMS)的重要参数.以自制的高场不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仪为实验平台,在射频电场幅值3 kV/cm,频率500 kHz,占空比0.36的条件下,研究了载气流速对苯离子迁移谱谱峰强度和半峰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载气流速为3.7 L/min时,苯样品的谱峰强度最大,仪器的灵敏度最高.随着载气流速的增加,谱峰半峰宽变宽,仪器的分辨率下降.载气流速为3 .0~3.7 L/min时仪器综合性能最佳.此结果对于控制迁移谱仪载气流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0.
柚皮苷分子印迹膜的水相制备与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柚皮苷为印迹分子,PEG为致孔剂,在水相中制备了柚皮苷分子印迹壳聚糖膜.分别讨论了交联剂、致孔剂和印迹分子的用量对印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用SEM观察了致孔剂对印迹膜形貌及孔径的影响.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柚皮苷在不同体系中的溶解度变化,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的结果表明功能聚合物壳聚糖和模板分子柚皮苷间形成了氢键.膜的渗透实验结果表明,在水相中,柚皮苷分子印迹膜能有效地从新橙皮苷和柚皮苷的混合液中分离出印迹分子柚皮苷,选择透过率为11.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