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23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数学   29篇
物理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建立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14为萃取剂、二甲酚橙为螯合剂测定水中痕量铝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影响浊点萃取的各个因素:溶液的p H值、缓冲溶液的用量、螯合剂的用量、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平衡时间和平衡温度。测得铝的线性范围为0.01~0.14mg·L~(-1),该法的检出限为3.23μg·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加标回收率为93.28%~103.75%。  相似文献   
52.
将基础实验室含铜废液的处理、回收及检测创新性地设计为大型综合性实验课题,增加了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进行教学反思,对如何减少实验室废液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期加强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废液污染控制;借此推动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53.
针对自然条件恶劣的野外河道环境下冰情监测系统对采集数据连续性和设备实时控制的需求,基于TCP/IP技术和LabVIEW软件工具设计并研制了冰情远程监测数据处理系统.安装有冰情远程自动监测系统软件的监测中心上位机作为TCP服务器,实现了对远程数据的接收和对远程传感器的控制,利用LabVIEW的编程语言实现了对远程数据的处理,利用LabSQL工具包和Access数据库可以实现对冰情远程数据及后期处理结果的自动存储,并具有历史数据的查询功能,由于系统操作简便,可以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54.
测试数据可靠性的检验包括离群值检验,精密度的比较和系统误差的检验,检验的目的是判断测试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值和系统误差。本文介绍了用于上述目的的各种常用的统计检验方法,给出了用BASIC语言编写的程序,最后用实例说明了它们各自的应用。  相似文献   
55.
在物理教学中采用一题多变的方法,可以从不同侧面对学生进行考查.通过题设条件的变化,让学生主动参与比较、分析、总结,从而可以更好地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也可节约审题时间,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56.
为了实现对南极的实时自动化监测,设计并研制了电容式冰厚监测系统,系统于2012年3月至8月对南极中山站附近的近岸海冰进行了连续6个月的厚度自动化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了监测系统的准确度与相对偏差.结果证明系统用于高精度定点监测海冰厚度是可行的,并对系统监测南极海冰的不足与今后改进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7.
陈培榕  秦建候  乔利军 《色谱》1985,2(4):197-200
维生素E对人体健康所起的作用,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在内),正在研究人工合成维生素E以及从天然物质中提取维生素E的方法,以满足社会对维生素E日益增长的需要。近几年来国外陆续发表了一些分析维生素E的方法,如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以及最近发展起来的液相色谱法。这些方法多是用于分析食品、药品以及动、植物体内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E)的含量,分析范围较窄,耗时  相似文献   
58.
溶剂热条件下,通过无机阶梯状链[Cu(SCN)]n与柔性有机配体1,3-二(4-吡啶基)丙烷(bpp)自组装,得到了一例新型的3D有机-无机杂化配合物[Cu4(SCN)4(bpp)2]n (1)。值得关注的是,不对称单元中的bpp配体显示两种不同的构象(trans-gauchetrans-trans),并连接梯形的[Cu(SCN)]n链形成结晶学独立的[Cu2(SCN)2(bpp)]n (A和B)层。紧接着, 两个不同的层通过ABB′A′的顺序排列形成独特的三维褶皱结构。进一步对配合物1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粉末衍射(PXRD)、热分析、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和光致发光性质研究。固体紫外-可见光谱表明配合物在紫外区有强的吸收并且具有半导体性质,带隙能Eg为3.20 eV。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在紫外光照射下对中性红(NR)、甲基橙(MO)、天青I(AI)、亚甲基蓝(MB)和亮蓝(ED)这五种染料表现出不同的光催化活性,这可能与有机染料的尺寸和电荷差异有关。此外,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在室温下表现出较强的绿色发光性质,在525 nm附近有强的荧光发射峰。这种发射可能与配体中心激发态有关,可能涉及金属到配体或配体到配体的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59.
介绍一个新创综合实验,基于Zn-甲基咪唑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8)和碳纳米管(WCNT)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呋喃西林,包括金属框架材料的合成、传感器制备、测定条件优化、分析方法建立等多个模块。本实验切合本科实验教学需求,涉及分析化学和材料化学等二级学科,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和可拓展性,适合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