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92篇
化学   202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105篇
物理学   19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叶晓霞  俞雄 《分析化学》2003,31(5):522-526
以丹酰化苯甘氨酸、丹酰化苯丙氨酸、丹酰化丝氨酸、丹酯化丙氨酸为模型化合物,通过对色谱柱类型、缓冲液类型、pH和盐浓度、万古霉素用量、甲醇用量、柱温等色谱参数进行考察,建立了以万古霉素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在普通色谱柱上进行手性分析的色谱系统,并在该系统中成功地拆分了酮洛芬对映体。  相似文献   
12.
植酸与稀土元素的固态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酸(PllytiC。Cid)又称肌醇六磷酸酯(myo-iflOSitdhX。hSPhOSPh。ie)(简写为H12lHP]常以钙、镁复盐(菲汀Phntin)形式存在于植物中,尤其在谷类和植物的种子中含量较高['j.植酸具有惊人的骛合能力,除碱金属外几乎能与所有金属离子生成沉淀,一些高价金属离于甚至在强酸性介质中也可定量沉淀[如Ti、Zr、Hf、Th、Ce(IV)和In、Sc等〕,这些性质已初用于Th'"的定量测定L'和SC'"的分离提取「",Gd'"与植酸的配合物被用作核磁共振成倍(MRI)的对比剂['j.然而,对有关配合物的固态组成及性质研究尚无文献报道.本文…  相似文献   
13.
孙晓霞  倪宣明 《数学学报》2022,(6):1057-1066
本文研究分数扩散过程和其分部积分公式的关系.首先利用Bismut方法给出拉回公式,进而得到分数扩散过程的分部积分公式。反过来,证明了分数扩散过程可由其分部积分公式唯一刻画.  相似文献   
14.
对实验室合成的ZSM型沸石催化剂进行了评价,考察了其用于甲醇转换为烃类反应的性能,并对1043催化剂做了条件试验。试验指出,该催化剂具有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较好的稳定性。这种催化剂在常压下,经14次再生,每周期每克催化剂的甲醇处理量和液态烃的收率基本上都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
铜(Ⅱ)和锌(Ⅱ)分别在0.1mol/LKH_2PO_4-Na_2HPO_4缓冲溶液(pH6.5)和0.25mol/LNH_4Cl溶液中,与氟哌酸形成良好的络合吸附波,峰电位分别为-0.26V和-1.28V(vs;SCE);络合比分别为1:3和1:2;峰电流与铜(Ⅱ)和锌(Ⅱ)的浓度均在4.0×10 ̄(-7)~5.0×10 ̄(-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7.0×10 ̄(-8)和5.0×10 ̄(-8)mol/L。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等手段研究体系的行为,表明均具吸附性,而铜(Ⅱ)-氟哌酸体系属络合物中铜(Ⅱ)的两电子还原的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茶叶中吡虫啉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吡虫啉(Imidacloprid)中文通用名为咪蚜胶,属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性低毒杀虫剂。其作用是选择性抑制昆虫神经系统中的烟酸乙酰胆碱脂酶受体,从而破坏昆虫的中枢神经的正常传导,使之神经麻痹后死亡,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它对黑尾叶蝉、飞虱类、蚜虫类和蓟马类有优异的防效作用,效果优于噻嗪酮、醚菊酯、抗蚜威和杀螟丹等农药,因此,近年来被广泛用于茶叶生产上。  相似文献   
17.
18.
于文皓  祁艳霞  靳艳 《色谱》2019,37(5):471-476
人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蛋白质是人乳中最主要的营养成分之一。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人乳蛋白质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人乳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分别从人乳蛋白质的组成研究、动态变化、人乳与其他来源乳汁的蛋白质差异比较、人乳磷酸化蛋白和糖基化蛋白研究、人乳内源肽的研究及人乳蛋白与疾病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蛋白质组学技术使人乳蛋白质的研究进入了微量营养研究的时代,人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成果将为母婴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变精度概率粗集模型与概率S-粗集模型的不足,给出了一般关系下的变精度S-粗集模型,并将变精度与概率S-粗集相结合,得到了变精度概率S-粗集模型。运用该模型处理相关动态问题会明显降低决策失误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新型高效脲酶抑制剂,本文合成了2个新的酰腙氧钒(V)配合物,[VOL1(OCH3)(CH3OH)](1)和[VOL2(μ-OCH3)]2(2)(H2L1=N′-(5-氯-2-羟基苯亚甲基)-3-硝基苯甲酰肼;H2L2=N′-(5-氯-2-羟基苯亚甲基)-4-氯苯甲酰肼),并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化合物1是一个单核配合物,而化合物2是由两个甲氧基配体桥连的具有中心对称性的双核配合物。在每个配合物中,V原子都采取八面体配位构型。本文还研究了这两个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它们对幽门螺旋杆菌脲酶的抑制活性。在浓度为100μmol.L-1时,配合物1和2对脲酶的抑制率分别为71.4%和73.3%,其IC50值分别为63.6和37.7μmol.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