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化学   228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33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81篇
物理学   2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对类Ni稀土X光激光波段衰减膜进行了设计,并根据设计结果,利用磁控溅射和旋转涂覆法分别制备了自支撑的Ag衰减膜和聚苯乙烯(C8H8)衰减膜。利用真空α能谱测厚仪和α-step100台阶仪分别对衰减膜的质量厚度和均匀性进行了测量,用Auger电子能谱(A ES)对Ag衰减膜进行了表面杂质分析。  相似文献   
622.
正相条件下,在自制的涂敷型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上,首次直接拆分了几种新的外消旋过渡金属簇合物,考察了流动相中极性添加剂对手性拆分的影响.结果发现不仅不同立体结构的醇对手性簇合物的选择性不同,而且手性簇合物四面体骨架的四个顶点上的原子及与之配位的基团,对它们的色谱行为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3.
复杂网络链路可预测性:基于特征谱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链路预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展迅速,大部分工作关注于提出更精确的预测算法.事实上,链路预测的前提是网络的结构本身能够被预测,这种"可被预测的程度"可以看作是网络自身的基本属性.本文拟从特征谱的视角去解释网络的链路可预测性,并刻画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通过对网络特征谱进行分析,构造了复杂网络链路可预测性评价指标.通过该指标计算和分析不同网络的链路可预测性,能够在选择算法前获取目标网络能够被预测的难易程度,解决到底是网络本身难以预测还是预测算法不合适的问题,为复杂网络与链路预测算法的选择和匹配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24.
韩凤梅  祁春华  陈勇 《分析化学》2007,35(7):993-997
以葛根素与人血清白蛋白、α1-酸性糖蛋白间的非共价结合作用为例,提出了一种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MS)研究蛋白药物非共价结合的新的质谱滴定法。本方法的主要假定条件是:当蛋白与小分子配体间有一定亲合力、且作用配体的量浓度大于作用蛋白的量浓度时,蛋白复合物总浓度与作用蛋白总浓度近似相等。将该质谱滴定法在毛细管温度180℃;锥孔电压35V的条件下,研究了葛根与人血清白蛋白、α1-酸性糖蛋白间的非共价结合特性,结果表明,葛根素与人血清白蛋白、α1-酸性糖蛋白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7.59×104mol/L,8.01×104mol/L,结合位点数分别为6.8和9.4;葛根素与α1-酸性糖蛋白和人血清蛋白间的作用力主要为静电引力,所得结果与用荧光淬灭分析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25.
对定向耦合型偏振分束器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零间距定向耦合器,在空间上实现TE/TM模式分束;用BPM软件对所设计的器件进行仿真模拟,对于TE/TM模的消光比分别可以达到21.2dB和19.5dB;该器件在X切Y传的LiNbO3晶片上采用Ti扩散技术制作完成。实验样品消光比测试结果TE/TM模分别为11.5dB和19.1dB,对于消光比不够理想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26.
悬索结构非线性分析的滑移索单元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本文提出了一种悬索结构存在在滑移单元时的非线性计算方法,利用文献(1)提出的五节点曲线索单元有限元基本方程,建立了滑移单元非线性分析的计算理论、方法及公式,并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可供悬索结构设计、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627.
CuHY分子筛中铜离子的分布与吸附脱硫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具有不同Cu担载量的CuHY 分子筛吸附剂. 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和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技术对分子筛吸附剂进行了表征, 并测定了CuHY 分子筛吸附剂在含二苯并噻吩(DBT)模拟柴油中的吸附脱硫性能; 通过多晶XRD确定了Cu2+在Cu8HY 分子筛笼内的结构与分布. 实验结果表明, 分子筛的骨架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部分Cu2+进入Y型分子筛笼内, 分子筛样品强酸中心有所减少, 中强酸中心有所增加; 进入Y型分子筛笼内的Cu2+, 一部分处于β 笼的SI' 位, 另一部分位于分子筛超笼中的SIII位上, 并与笼内的水分子配位. 处于超笼中的SⅢ位Cu2+对模拟柴油中的DBT分子具有吸附作用, 是吸附脱硫的中心. 而当模拟柴油中存在萘时, 与DBT分子会产生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628.
王华  徐媛  梁锋  祁艳霞  关亚风 《色谱》2009,27(1):29-33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药物的冻干粉、中间体和注射液各6个批号的样品,以期查找出采用不同工艺生产的成品中造成临床副反应的可能杂质。在用HPLC对多个批号GM1成药的对比分析中,发现某个批号的GM1干粉中多出2个杂质峰,其保留时间与制作该批号的GM1中间体的2个杂质峰保留值相同。对该批号的GM1干粉和相应批号的GM1中间体中的目标杂质进行半制备级收集,经冷冻干燥除溶剂富集35倍后,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 MS)定性分析,对主分子离子峰进行了二级质谱分析。经谱图解析后,推断在GM1干粉和中间体中存在的保留值相同的杂质可能是同种组分。两个杂质峰的结构皆为岩藻糖(Fuc)-GM1,仅是神经酰胺上的长链基团有所不同,峰1的该基团由16个CH2组成,而峰2的该基团由18个CH2组成。临床数据表明含有上述两种杂质的2批GM1注射液都有副反应,而没有上述杂质的4批GM1注射液都没有临床副反应,而且这两批有临床副反应的GM1注射液都是用同一个批号的含有这两种杂质的中间体制成的,因此推断上述两个杂质可能是引起副反应的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629.
对聚烯丙基胺修饰合成了一种苯硼酸靶向的聚合物配体:聚烯丙基胺/马来酸酐-聚乙二醇-硫辛酸-苯硼酸(PAH/SA-PEG-LA-PBA),共轭作用在ZnO、CdTe/CdS量子点表面,连接抗癌药物阿霉素后形成苯硼酸靶向-示踪诊疗一体体系:ZnO、CdTe/CdS@(PAH/SA-PEG-LA-PBA)-DOX(量子点的荧光可示踪/显像药物递送过程),核磁共振(~1H-NMR)测试表明成功合成了(PAH/SA-PEG-LA-PBA)聚合物,透射电镜(TEM)测得该体系呈规整球形且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30 n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谱图显示该体系具有ZnO、CdTe/CdS量子点的吸收峰,还出现了较强的荧光发射峰,由此说明了苯硼酸靶向的诊疗示踪一体体系的成功制得,负载阿霉素的纳米粒子的载药量为80%.体外释放研究表明,pH 5.0时药物释放速度比pH 7.4时快,48 h后累计释放率达87.1%.因此,该pH响应性纳米颗粒作为抗癌药物载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0.
为了改善氧化钛层柱蒙脱石的结构性能,以长链聚合物-端氨基聚甲基环氧乙烷(PPO-D-2000)为结构调节剂,调控合成了聚合物-氧化钛层柱蒙脱石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拉曼光谱、TG/DSC、TEM和BET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小分子量表面活性剂而言,长链聚合物不仅能显著提高氧化钛层柱蒙脱石中的二氧化钛含量,而且比表面积比单独氧化钛柱撑蒙脱石增加了约13%,达到241.52m2/g,尤其是孔径、孔体积等孔道结构参数增加一倍左右。将合成的柱撑蒙脱石材料应用于对水中甲基橙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聚合物的调控作用能提高氧化钛层柱蒙脱石的吸附能力,光催化效率也有所改善。因此,聚合物对优化无机层柱粘土材料结构、改善吸附和催化性能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为发展环境催化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