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77篇
化学   142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2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帧转移型CCD传感器在拍摄星空背景图像时,视场中高亮度恒星会产生Smear现象,从而对目标检测有严重影响.为了消除Smear现象,提出了一种星图中基于小波变换的Smear消除方法.首先根据Smear产生机理及星空图像特性,建立星图Smear问题的模型|然后使用多层二维Haar小波分解,把Smear亮线分离到低频分量及高频垂直分量中分别进行Smear消除处理|最后重构出消除Smear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Smear,最大限度保留图像原有信息,并可增强Smear区域弱小目标信噪比.  相似文献   
182.
首次报道了硫代糖苷法合成L-薄荷基-β-D-半乳糖苷。半乳糖经过乙酰化、硫代、脱乙酰基和苯甲酰基化反应,转变成供体异丙基-2,3,4,6-四-O-苯甲酰基-1-硫-β-D-半乳糖苷。该供体与L-薄荷醇偶联及脱保护,获得了L-薄荷基-β-D-半乳糖苷。所有的产品通过NMR、MS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TG方法,探讨了所合成的L-薄荷基-β-D-半乳糖苷的热失重过程。  相似文献   
183.
二癸基次膦酸的合成及其萃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廉价的工业副产物混合癸烯和次膦酸钠反应,在常压下合成了二癸基次膦酸,分离产率达99.8%,产物纯度98%.萃取实验表明,二癸基次膦酸对镍/钴分离的选择性要好于Cyanex272,对镍和钴的萃取率和反萃率均大于96%;同时,对钴等金属离子,可实现对低pH浸出液的直接萃取.  相似文献   
184.
给出了一种利用Abel逆变换反演壳层压缩密度分布的方法. 使用微焦点X射线光源对直径1 mm、 密度已知的空心CH球壳进行了透射照相, 通过Abel逆变换反演得到了空心CH球壳的壳层密度, 反演密度与实际密度符合, 表明通过Abel逆变换反演壳层密度的有效性. 对16分幅相机记录的辐射驱动内爆靶球图像进行Abel逆变换, 得到了不同时刻壳层压缩密度分布.定性分析了背光空间分布、 针孔成像系统和壳层厚度变化对密度反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5.
采用飞秒激光辐照固体薄膜Cu靶的方式对质子束的产生及质子束能谱开展了实验研究。在SILEX-Ⅰ飞秒激光装置上,保持脉宽为30 fs不变,测量了不同激光能量和功率密度下辐照7 m Cu靶时的质子能谱。研究结果表明:质子沿着靶背法线方向发射,质子在一定能量处出现截断;随着质子束能量的增加,质子束流减小;轰击厚为7 m的Cu靶时,激光能量越大则质子束流越强;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加,质子截止能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86.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电磁孤立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孤立子是等离子体中重要的非线性现象之一。介绍了激光-等离子体中电磁孤立子研究的过程,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国内外数值模拟研究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近几年在Rutherford Appleton实验室进行的实验研究进展情况。最后对于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电磁孤立子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指出进一步研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7.
本文考察了β-萘磺酸废水中硫酸、β-萘磺酸在弱碱性树脂Indion860上的静态吸附性能。建立了静态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并将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同时,在静态实验基础上,也进行了吸附饱和树脂的洗脱再生实验。  相似文献   
188.
The effects of atomic number Z on the energy distribution of hot electrons generat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60fs, 130mJ, 800nm, and 7×10^17W/cm^2 laser pulses with metallic targets have been studied experiment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and the effective temperature of hot electrons increase with the atomic number Z of metallic targets, and the temperature of hot electrons are in the range of 190-230keV,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a scaling law of hot electrons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89.
High-energy ion emission from intense-ultrashort (30 fs) laser-pulse-cooled deuterium-cluster (8OK) interaction is measured. The deuterium ions have an average energy 20 keV, which greatly exceeds Zweiback‘s expectation[Phys. Rev. Lett. 84 (2000) 2634]. These fast deuterium ions can be used to drive fusion and have a broad prospect.  相似文献   
190.
实验在100TW超短超强激光装置上进行。采用OMA谱仪加CCD测量系统,测量2ωo和3ωo谐波谱的精细结构,回推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自生磁场大小,验证通过谐波谱的精细结构推断白生磁场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