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20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20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1 四面体的重心 由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对边的中点为端点确定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3条中线交于一点(此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且这点是顶点与对边中点连线的3等分点(靠近对边的中点).类比三角形的中线与重心,遵循"点到棱、线到面、共点线到共点面"的类比原则,容易想到"由四面体的一条棱与对棱的中点确定的平面称为四面体的中面"这一新定义.  相似文献   
42.
马致考 《光子学报》1998,27(8):724-728
本文提供一种测量两束相干的ps光脉冲的空间二维时间振幅相关函数的新方法.在此方法中,光脉冲是被记录在一种光致折变的体积全息介质中,而所记录的信息可以通过直接量度在介质中所形成的光栅的空间分布而读出.这种方法可的可行性已为实验证实,它是通过3.5ps倍频锁模Nd:YAG激光测量光致折变晶体LiNbO3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3.
郭预权考.  CW 《爆炸与冲击》1993,13(4):327-333
介绍了对美国一座核电站的控制系统空气管路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和实验研究。认为爆炸起源于系统内部由激波引起的油膜爆轰所产生的瞬态高压。文中还介绍了有关的基本原理,实验设备和方法,给出了主要的实验结果,找到了产生这种油膜爆轰的条件和保障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这项工作为爆轰研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设备和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在爆轰机理研究和爆炸安全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甘氨酸燃烧合成YAG∶Tb荧光粉的微观结构和发光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uminescent terbium doped yttrium aluminum garnet (YAG∶Tb) powders were prepared using yttrium and aluminum oxide precursor particles produced by combustion process with glycine. Heat treatment of the resulting precursor powders at 950℃ or 1450℃ for 2h, yielded pure YAG particles. The morphology of YAG∶Yb phosphor after sintering at 1450℃ appeared to be spherical or elliptical and the grain size of the phosphor was in the range of 0.6 to 1.4μm. From the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transitions 5D4- 7FJ corresponding to Tb3+ in YAG matrices were identified. The prominent transition 5D4- 7F6 emission for YAG∶0.05Tb phosphor after sintering at 1450℃ was very significant to improve the chromaticity of YAG∶Tb phosphor.  相似文献   
45.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pyridine-3,4-dicarboxylic acid (pydcH2), 4,4′-bipyridine and GdCl3·6H2O yield a novel gadolinium coordination polymer {[Gd2(pydc)23-OH)2(H2O)2]·H2O}n(1). The compound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thermal analysis, IR spectra and single-crystal X-ray structure analysis. The crystal of the Gd(Ⅲ) complex belongs to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a=0.796 25(16) nm, b=0.944 46(19) nm, c=1.262 1(3) nm, α=76.50(3)°, β=84.95(3)°, γ=83.04(3)°, Z=2, V=0.914 4(3) nm3, Dc=2.669 g·cm-1, μ=7.269 mm-1, F(000)=692, and R1=0.033 3, wR2=0.062 3. The crystal structure revealed that compound 1 has a 2D layer structure incorporating 1D Gd-O-Gd double chain, and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result in the former of 3D supramolecular network structure. CCDC: 669079.  相似文献   
46.
应用TCA/丙酮沉淀法、裂解液法、裂解液-超速离心法以及层析法4种蛋白质样品制备方法,比较了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墨囊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样品制备效果.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样品处理方法、不同胶条范围以及不同上样量等对电泳结果的影响,筛选出一套较优的分离墨囊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TCA/丙酮沉淀法较适合曼氏无针乌贼墨囊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样品制备.该方法制备的曼氏无针乌贼墨囊蛋白质样品经双向电泳分离,用固相pH 5~8梯度胶条进行等点聚焦,上样量300μg,电泳结束后硝酸银染色,最终获得了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经过初步图像分析,检测到(389±19)个蛋白点,背景清晰且蛋白质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47.
由于相似异物与所处背景的外观特征极其相近,现有的光谱成像检测技术遇到新的挑战。针对复杂背景中相似异物检测难题,提出了利用同色异谱破坏特性的透反射光谱图像检测方法。在分析同色异谱破坏过程中异物与背景光谱特性差异基础上,建立了波长优选函数筛选最优波长的透反射光源构建成像检测系统。以棉花中的白色丝状异物作为实验对象,利用最佳波长透反射成像系统获取异物特征,采用图像决策层融合增强异物图像特征,最后利用二值化处理提取异物目标。实验结果表明,在利用390 nm反射波长与580 nm透射波长的双波长图像检测中,成像系统获取的相似异物图像特征明显,异物提取后检测结果与实际相符。此方法可有效检测棉花中多种白色丝状异物,为相似异物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8.
王瑞芬  王淑萍  石士考  张建军 《结构化学》2004,23(11):1300-1304
1 INTRODUCTION The photoactive lanthanide organic complexessuch as europium and terbium chelating with ?-dike-tones, macrocyclic ligands and a number of polya-mino carboxylates, are of both fundamental and tech-nological interest due to their intense…  相似文献   
49.
1引言分块反循环矩阵在数值分析、优化理论、泛函微分方程、工程力学等学科领域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当今电子计算机及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分块反循环矩阵的应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本文讨论了分块反循环矩阵的交换性、特征根及对角化问题,得到任一分块反循环矩阵可用一个正交矩阵组线性表示和基本分块反循环矩阵在复数域上可以对角化且相似于对角阵的结论.  相似文献   
50.
碳量子点作为碳纳米材料中的新成员,具有较高的光学稳定性、低毒性、良好水溶性、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方法多样等多种优点,在分析检测、生物标记、光催化降解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碳量子点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极大兴趣。水中Fe3+含量的超标会对生活饮用和工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准确快速地检测水中Fe3+的含量,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Fe3+进行检测的方法有伏安法、荧光光谱法、电化学法以及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其中荧光光谱法具有快速响应和方法简便的特点,比其他方法更有优势。以柿子叶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发蓝绿色荧光的碳量子点,通过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等技术对碳量子点的结构、微观形态和光谱学性质进行了详细表征。柿子叶制备的碳量子点呈现为分散均匀的球形颗粒,颗粒平均直径大约5.9 nm,碳量子点颗粒表面具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在277 nm有明显的紫外吸收,可归因于CO的n→π*跃迁。碳量子点的发射波长和荧光强度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