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化学   8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2006年7月至2007年11月采集了大亚湾10个采样点春、夏、秋和冬4季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中的生物硅(BSi)、有机碳(TOC)、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结果表明:大亚湾生源要素含量与国内外港湾相比属于中等水平;春季BSi、T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9%、0.043%;夏季BSi、TOC、TN、T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1%、1.05%、0.37%、0.043%;秋季BSi、T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9%、0.038%;冬季BSi、TOC、TN、T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9%、0.84%、0.11%、0.039%。根据TN/TP和TOC/TN比值判断,大亚湾沉积物为磷限制;夏季TOC主要来源于水生有机碳,冬季为混合来源。夏季表层沉积物中BSi、TOC、TN和TP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其他季节;其中夏季各站位TN的含量较冬季要高,反映了夏季较高的硅藻生产力以及较丰富的地表径流。大亚湾大部分采样点TOC和TN的污染基本属于Ⅱ类,TP属于Ⅰ类,可能对底栖生物群落具有一定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42.
尽管多金属氧酸盐(POMs)的研究已有180多年的历史, 但大量的POMs结构在最近几十年才被陆续解析出来[1~4].  相似文献   
43.
随着工业发展和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日益增加,从而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显著增加以及与之相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制备高附加值的燃料和化学品具有稳定的效率和较高的经济可行性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一种有前景的策略来缓解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短缺和气候变暖问题.然而,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过程存在反应能垒高和复杂的多电子/质子耦合过程等不足,因此,合理有效的电催化剂设计成为该领域的关键问题.近年,理解和明确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过程的活性起源、选择性调控机制和催化反应机理已成为高效电催化剂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指导原则.作为一类独特的纳米尺度的金属氧簇,多金属氧酸盐(多酸)已成为二氧化碳还原领域的热点材料.尤其是,多酸明确的结构、优越的电子/质子存储转移能力和二氧化碳吸附活化能力有助于探究二氧化碳还原反应过程中的活性起源和构效机制.因此,利用多酸阐明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的这些关键问题对于开发高效、可实用化的电催化剂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近年多酸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取得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多酸阴离子均相分子催化剂、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催化剂、多酸电解质溶液、多酸-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的应用.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原位实验证据推测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探讨了多酸对电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揭示了电子/质子存储-转移过程和多酸表面修饰工程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本文还分析了多酸基材料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并对多酸基材料在二氧化碳还原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这对理解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的关键步骤和开发新型高效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电催化剂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4.
用加静高压的方法改变光学能隙来实现共振条件。在以(CdTe)_2(ZnTe)_4短周期超晶格为阱层,(ZnTe)_(4)为垒层的多量子阱结构中观察到高达四阶的类 ZnTe 纵光学声子模的多声子共振拉曼散射。通过对拉曼位移随压力变化的分析,发现在与(CdTe)_2(ZnTe)_4短周期超晶格共振时测得的类ZnTe 纵光学声子模的频率比与 ZnTe 势垒层共振时测得的 ZnTe 纵光学声子模的频率低4cm~(-1)。并将它归结为在短周期超品格中纵光学声子模的限制效应。在与短周期超品格严格的2LO 声子出射共振条件下观察到了类 CdTe 的2LO 声子的共振拉曼峰。  相似文献   
45.
We introduce gadolinium in chalcogenide glasses to exert unexpectedly the multiple magical effects on both optical and therm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halcogenide glasses. Notable increases in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9 and microhardness Hv were observed due to structural densification and microcrystallization. Calculated molar volume values,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x-ray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provide supporting evidences. Gadolinium also acts as oxygen getter by removing or weakening oxygen-related absorption bands,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er negative electrode potential.  相似文献   
46.
高氢稀释制备微晶硅薄膜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氢稀硅烷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氢化微晶硅薄膜.其结构特征用Raman谱,红外透射谱,小角X射线散射等来表征.结果表明微晶硅的大小及在薄膜中的晶态比χc随氢稀释度的提高而增加.而从红外谱计算得到氢含量则随氢稀释度的增加而减少.小角X射线散射结果表明薄膜致密度随氢稀释度的增加而增加.结合红外谱和小角X射线散射的结果讨论与比较了不同相结构下硅网络中H的键合状态.认为随着晶化的发生和晶化程度的提高H逐渐移向晶粒表面,在硅薄膜中H的存在形式从以SiH为主向SiH2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7.
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ICPS)是由国际纯粹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半导体委员会主办的半导体科学领域内重要的系列性国际学术会议.它隔一年召开一次.自1950年第一届会议以来已举办过20届.会议规模之大(800—1000人),出席会议的权威科学家之多以及会议论文的录取标准之高,都说明了这一会议在国际半导体科技界内的权威性.以往的历届会议都充分反映了当时半导体科学技术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推动了半导体物理研究事业的深入发展,揭示了半导体物理潜在的应用背景. 这一系列性国际会议以往都在欧洲、北美洲和日本举行.参加会议的近千…  相似文献   
48.
以异维A酸和茄尼醇为原料合成了4-羟基异维A酸(4-N-茄尼基氨基苯酚)酯,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49.
IntroductionThedesignandsynthesisoforganic inorganichybridma terialsareofgreatinterestinmaterialscienceowingtotheirextensiveapplicationsincatalysis ,sorptionandelectricalconductivity.1 4 Exploitationofhydrothermaltechniquesanduseoforganicstructure directingagentshavebeenprovedfruitfulmethodsintheproductionoforganic inorganichybridmaterials.5,6 Metaloxideclustersbasedonanionicmolybde numphosphatesareoneofexcellentsubfieldswithabundantstructures.Itiswellknownthatmolybdenumphosphatesathydrotherma…  相似文献   
50.
利用水热合成法,以钨酸钠为钨源,硝酸为酸源,柠檬酸与酒石酸为辅助剂,制备了单斜相且形貌规整的WO_3。对WO_3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DR)分析,测试了样品的BET比表面积,考察了硝酸与钨原子物质的量比,柠檬酸、酒石酸与钨原子物质的量比对样品晶相与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量硝酸及羟基酸的加入都有利于WO_3单斜相的形成,当硝酸与钨原子的物质的量比为2.8∶1,羟基酸与钨原子的物质的量比为0.8∶1时,能够制得单斜相、形貌规整的WO_3样品。将WO_3与p型半导体物质CuCrO_2复合得到CuCrO_2-WO_3复合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实验,高结晶度的单斜相WO_3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