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6篇 |
免费 | 67篇 |
国内免费 | 122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26篇 |
晶体学 | 6篇 |
力学 | 49篇 |
综合类 | 7篇 |
数学 | 56篇 |
物理学 | 1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83.
84.
直线的斜率是反映直线方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是,它的有关性质,在解题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例1(1997年全国高考题)已知过原点O的一条直线与函数y=log8x的图象交于A、B两点,分别过点A、B作y轴的平行线与函数y=log2x的图象交于C、D两点.(Ⅰ)证明点C、D和原点O在同一条直线上;(Ⅱ)当BC平行于X输时,求点A的坐标.分析(Ⅰ)只要证kCO=kDO,通过A、B两点坐标作侨梁.(Ⅱ)略.对多点共线问题,运用斜率,建立关系式,这是解题的常规方法,应用广泛.对形如y二二业结构问题,则问造萧军来工l一工2解.例2(1997$全国高警题)…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内弹道初始阶段中心点火管燃气在膛内药床中的流动特性和传播规律,设计了可视化点传火实验平台,并进行了膛内假药床的点传火实验。基于加权本质无震荡(weighted essentially non-oscillatory, WENO)格式,构造了膛内轴对称二维内弹道两相流模型,对膛内燃气在假药床中的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可视化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全局压力平均误差为5.35%。表明数值计算准确地描述了燃气流动特性,完整地呈现了点火管燃气在假药床中的发展过程。在点火初始阶段,膛内压力径向效应明显,气相沿径向传播较快,药床药粒基本不会发生运动;随着燃气逐渐在膛内传播,膛内压力呈现径向一致、轴向梯度分布的特征,在压力梯度作用下,气相轴向速度开始占据主导,径向速度在膛底和中部区域减小为零,而固相速度随气相速度变化而变化;气相在到达弹底前,由于固相颗粒的壅塞,会提前出现速度反向波动现象。 相似文献
86.
为了研究中心点火管火焰在药床中的传播规律,设计了可视化模拟试验平台,开展了不同点火药量、不同装药结构的中心点传火试验。采用高速图像采集系统记录了中心点火管火焰在药床中的传播过程,采用瞬态压力记录仪记录膛内压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点火药量为20 g时,出火时间为0.6 ms;点火药量为30 g时,出火时间为1.5 ms;杆状装药床的传火时间平均为2.2 ms,粒状装药床的传火时间平均为3.4 ms,而杆粒混装药床的传火时间为3.1 ms。可见,点火药量对药床出火时间影响显著,较大的点火药量导致药床出火时间延长;不同装药床结构传火性能差异较大,单一杆状装药床传火性能优于单一粒状装药和杆粒混装药床,并且粒状装药床易形成气体壅塞,膛内会出现明显的压力波动现象;根据火焰传播时序位置点,利用一阶指数衰减函数拟合建立了火焰传播过程数学模型,拟合优度大于0.98。 相似文献
87.
采用沉淀氧化法制备了Co3O4/CeO2催化剂。运用XRD、BET和TPR表征手段,考察了不同钴铈比及焙烧温度对钴铈复合氧化物物理及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分别在干、湿条件下进行了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与纯的Co3O4相比,在不同比例的Co3O4/CeO2均经723 K焙烧的各种催化剂中,钴铈原子比为9∶1的复合氧化物粒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说明适当比例铈的添加能使Co3O4具有较小的粒径。此氧化物经538 K温度焙烧制得的钴铈比为9∶1的复合氧化物中Co3O4平均粒径为7.2 nm, BET比表面积为167.6 m2/g。经TPR考察发现其具有最优的氧化还原性能。 相似文献
88.
用电子束蒸发方法制备了HfO2薄膜,根据镀膜前后基片曲率半径的变化,用Stoney公式计算了薄膜应力,讨论了沉积温度对薄膜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发现,HfO2薄膜的残余应力均为张应力,应力值随沉积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280 ℃左右出现极大值。对样品进行了XRD测试,从微观结构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微结构演变引起的内应力变化是引起薄膜残余应力改变的主要因素,HfO2薄膜在所选沉积温度60~350 ℃内出现了晶态转变,堆积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89.
90.
采用液-液萃取结合GC/MS选择离子的方法,建立了人尿中8种合成麻醉镇痛剂的分析方法,讨论了回收率和检测限问题,并成功地用于实际尿样检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