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453篇
化学   883篇
晶体学   32篇
力学   81篇
综合类   80篇
数学   276篇
物理学   53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用电导法研究了甲醇溶液中Na~ ,K~ ,Rb~ ,Cs~ 与新合成的冠醚2,3-苯并-8,15-二甲基-18C6,2,3-苯并-8,11,15-三甲基-18C6以及苯并-15C5,18C6的配位作用,计算了1∶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C6对碱金属离子具有显著的选择性,而其二甲基及三甲基取代物的选择性则较差.冠醚环上引入苯环及甲基使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降低,在甲醇中碱金属离子与18C6配合物稳定性次序为K~ >Rb~ >Cs~ >Na~ ,2,3-苯并-8,15-二甲基-18C6配合物稳定性次序为K~ >Rb~ >Na~ >Cs~ ,2,3-苯并-18,11,15-三甲基-18C6配合物稳定性次序为K~ >>Na~ >Rb~ >Cs~ .引入甲基对Na~ 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小于K~ ,Rb~ ,Cs~ ,即阳离子半径对配合物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碱金属离子-冠醚体系当量电导的降低程度与按配合物结构的预测一致.本文结果为设计具有特定选择性的冠醚结构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03.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人发中痕量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琦  梅冬 《分析化学》1997,25(6):744-744
1引言研究了铁(Ⅲ)催化三氯偶氮胛(TCA)褪色反应动力学的特性,在H2SO4介质中,微量铁(Ⅲ)对H2O2还原该试剂的褪色反应具有强烈催化作用,其褪色反应速度与微量铁(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文中详细研究了三氯偶氮胂(TCA)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铁(Ⅲ)的条件,建立了测定微量铁(Ⅲ)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1.47×10-10g/mL,选择性好,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人发中的微量铁(Ⅲ),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并比较了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发中铁的含量变化情况。2实验部分2.…  相似文献   
104.
“食物相克”的微量元素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微量元素的角度,论述了食物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有:转化作用、协同作用和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辛烷/钐盐水溶液(氨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 控制合成Sm2O3球形纳米粒子. 绘制出25 ℃下CTAB/正丁醇/正辛烷/钐盐水溶液(氨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 得到了反相微乳液区.在此反相微乳区内合成了Sm2O3的前驱体, 对前驱体进行热分析(TG-DSC), 确定了得到纳米Sm2O3产物的适宜焙烧温度为900 ℃, 并考察了微乳液中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产物的影响. 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激光粒度仪(NSA)、荧光光谱(FS)仪等分析方法对Sm2O3产物的形貌、晶形、粒径及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25 益下利用反相微乳液法, 成功地制备了粒径分布较窄、分散性良好的球形纳米Sm2O3粒子, 粒径约20 nm左右, 且表现出较强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06.
以硝酸铜和硝酸铝为原料,草酸为铜离子的沉淀剂,半湿法制得前驱体,再于氮气气氛下热处理形成了铜铁矿结构的CuAlO2。对样品进行热失重(TG),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DR)及透射电镜(TEM)表征分析,探讨了CuAlO2的形成过程。结果显示,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含铜物质经历了由CuO、Cu2O到CuAl2O4,再到CuAlO2的变化历程;制得的CuAlO2晶体结晶完整性较好,直接禁带宽度为3.1 eV左右。用沉淀复合的方法制备出了n-p异质复合型光催化剂WO3-CuAlO2、TiO2-CuAlO2和ZnO-CuAlO2,对复合催化剂进行了XRD和TEM表征分析,并测试了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上述催化剂均由两种物相复合而成,且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均可分解纯水放出氢气。  相似文献   
107.
将电纺碳纳米纤维(CNF)掺杂于吸附有三联吡啶[RU(bpy)32+]的Nafion聚合物膜中,制成固态电化学发光(ECL)传感器,并将其用于对阿托品的检测.实验表明,CNF的加入能够增强Ru(bpy)32+/阿托品体系的电化学和ECL信号,且Ru(bpy)32+在膜中的电化学反应受扩散控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ECL强...  相似文献   
108.
采用导数光谱多组分标定法,根据中心合成设计建立标定集和预测集,将PLS和PCR应用于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及水杨酸混合物的零阶和一阶导数光谱,从而实现了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同时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及水杨酸的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由于各组分零交叉点重合,零交叉点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法无法同时测量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9.
Plakinidines是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活性物质,也是人们首次发现具有吡咯[2,3,4-kl]吖啶骨架结构的天然产物,相应的生物活性探讨与合成工作也相继地展开.在本文中,结合本课题组的合成工作报道plakinidines的发现、生物活性以及相关的合成进展.  相似文献   
110.
陈艳  张春静  高东梅  杨帆  韩冬雪  牛利 《应用化学》2011,28(10):1099-1107
综合介绍了常用的几种潜指纹显现方法及原理,其中主要综述了指纹的物理化学显现法和化学显现法的进展,包括多金属沉淀法、茚三酮法和荧光材料显现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