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285篇
化学   506篇
晶体学   29篇
力学   80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181篇
物理学   5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铝酸钠和含硅铝酸钠溶液结构和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铝酸钠和硅铝酸钠溶液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粘度、表面张力、丁达尔现象和聚沉等光谱和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测定,分析了硅在铝酸钠溶液中的行为.认为硅主要是取代Al-O-Al结构中的Al,形成Al-O-Si结构和Al-O-Si-O-Al-O结构等多种形式硅氧铝键以及由氢键相连的大分子结构.这种结构直接影响其物理化学性质,表现为随硅含量增加表面张力增加,粘度上升,具有丁达尔现象等.说明含硅铝酸钠溶液中存在大分子的胶性基团,属于无机高分子溶液,这种网络状"大分子"结构是硅铝酸钠溶液稳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
Influenza A viruses of different subtypes isolated in different years and from differentparts of China were examined for temperature-sensitiveness (ts ) in their early egg passages.The validity of ts character has been confirmed by ti1e results of parallel tests in chickembryos and in cell cultures. From 12 strains of the old H1N1 subtype isolated between1949 and 1957, no ts strain was detected. Two out of 6 strains of new H1N1 isolated afterFebruary 1979 were found to be ts. For the H3N2 subtype, only 8 out of 23 strainsisolated between 1968 and 1978 were ts, but the proportion increased abruptly to 13 out of15 strains isolated in 1979--1980. We also found 6 out of 16 strains of the R2N2 subtypeto be ts. Two H2N2 and one H3N2 strains examined were found to be composed of mixedts and ts~ particles. By rocombination- complementation test against 7 standard ts strains ofWSN virus with known genetic lesions, the ts lesion of the H3N2 strain Hong Kong/8/68was located on the nucleoprotein gene, whereas that of the H1N1 strain Tianjin/78/77 waslocated on the matrix protein gene.  相似文献   
23.
锗桥连茚及取代茚配体相继与丁基锂及ZrCl4作用, 生成锗桥连茚基及取代茚基锆化合物Me2Ge(2-R1-4-R2-Ind)2ZrCl2[R1= R2= H(1); R1= Me, R2= H(2); R1= Me, R2= Ph(3)]. 化合物 1-3均为内消旋和外消旋异构体的混合物, 通过多次重结晶得到化合物1和2的纯外消旋异构体及化合物3的内消旋异构体. 由元素分析和 1H NMR 谱表征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研究了在甲基铝氧烷(MAO)的助催化下, 化合物1-3对乙烯和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 由锗桥连茚基化合物1-3得到的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比一般茂金属催化剂略宽. 内消旋和外消旋异构体的混合物(3)由于两个催化活性中心不等同而使得到的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相当宽. 外消旋异构体1和2催化丙烯聚合得到高等规聚丙烯.  相似文献   
24.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CV)和原位FTIR反射光谱方法,研究了丙三醇在Pt电极上的氧化过程。结果指出,丙三醇的氧化是一个复杂的表面过程,其间包括脱水、吸附、解离等步骤.根据CV和红外实验数据,本文提出了Pt电极上丙三醇解离吸附的表面反应机理和不同电位下丙三醇氧化的分子过程。  相似文献   
25.
邻苯二胺、邻氨基酚的电化学聚合及聚合的膜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邻苯二胺(ODB), 邻氨基酚(OAP)在酸性水溶液中易电聚合, 可形成致密的聚合膜。聚邻苯二胺(PODB)在PH<4时具有电活性, 其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变色效应对应。聚邻苯二胺,聚邻氨基酚(POAP)膜电极电位在pH=4~10范围对pH有Nernst响应, 电极系数分别为59mV/pH和57mV/pH。响应时间小于3分钟。PODB, POAP膜能与Ni~(2+), Co~(2+)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聚合络合膜。此膜在碱性介质中具有稳定的循环伏安行为, 膜中的金属离子可被H~+交换。PODB电极的—NH_2基可再修饰引入醌/氢醌功能团。  相似文献   
26.
锗桥连茚及取代茚配体相继与丁基锂及ZrCl4作用,生成锗桥连茚基及取代茚基锆化合物Me2Ge(2-R1-4-R2-Ind)2ZrCl2[R1=R2=H(1);R1=Me,R2=H(2);R1=Me,R2=Ph(3)].化合物1-3均为内消旋和外消旋异构体的混合物,通过多次重结晶得到化合物1和2的纯外消旋异构体及化合物3的内消旋异构体.由元素分析和1H NMR谱表征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研究了在甲基铝氧烷(MAO)的助催化下,化合物1-3对乙烯和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由锗桥连茚基化合物1-3得到的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比一般茂金属催化剂略宽.内消旋和外消旋异构体的混合物(3)由于两个催化活性中心不等同而使得到的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相当宽.外消旋异构体1和2催化丙烯聚合得到高等规聚丙烯.  相似文献   
27.
林华水  田昭武 《分析化学》1993,21(3):352-356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离子色谱方法,采用恒电流电场代替机械泵输送离子,研制出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易操作的电迁移微离子色谱仪,并检测了几种常见的阴离子,Cl~-、Br~-、NO_2~-的检测极限为10~(-11)~10~(-12)mol,峰高和保留时间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均<3%,进样量与峰高的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介绍本实验室研制的新型无泵阀毛细管等速电泳仪的积木式分离管路结构及电位梯度检测器,该管路结构及检测器构造均较现有的仪器简单、合理,拆卸和组接方便,造价低廉,用其构成的无泵阀毛细管等速电泳仪分离分析阴、阳离子样品,结果表明该仪器的检测灵敏度及重现性等均良好。  相似文献   
29.
在人工双层膜囊泡表面, 构建了一个通过人工受体的分子识别行为控制酶反应活性的超分子体系. 体系以生物体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为模拟原型, 由作为受体的烷基胺、被受体识别的信号分子吡哆醛衍生物、乳酸脱氢酶、受体和酶之间的媒介物Cu2+以及作为体系载体的合成肽脂囊泡五个成分构成.通过UV-vis光谱法及动态光散射测定对体系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随着受体疏水参数增大, 其对信号分子的识别能力增强, 二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通过信号分子与囊泡表面静电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信号分子具有选择性; 媒介物与信号分子–受体可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2的配合物, 其形成能力比媒介物与酶的结合能力更强.作为结论, 体系中烷基胺受体对磷酸吡哆醛信号分子的识别有效控制了处于囊泡表面的乳酸脱氢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30.
A novel pyridinium salt, 2,4-bis[p-(N,N-dimethylamino)styryll-N-metlayl pyridinium iodide (BMSPI)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G, ^1H NMR spectroscopy and elemental analysis, and the reaction process was studied by using ES-MS. When BMSPI was pumped by a pulsed 1064 nm, 50 ps laser beam, it manifests highly efficient TPA (Two-Photon Absorption) and up-conversion superradiance. The up-conversion efficiency was 6.0% at the pump energy of 4-6 mJ and the lifetime of two-photon fluorescence was measured as 59 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