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758篇
化学   112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4篇
综合类   337篇
数学   81篇
物理学   30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企业环境行为是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复杂性博弈内在机制的具体表现, 是我国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关键因素. 文章运用博弈论原理, 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三方动态博弈模型, 对三方在企业环境行为中的利益关系进行均衡分析. 结果显示: (1)若企业排污获得的额外收益低于企业实施排污被发现后的罚款, 且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足够的重视, 三方的纯策略纳什均衡解为“不合谋、监督、不排污”, 反之纯策略纳什均衡解为“合谋、不监督、排污”; (2)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状态不存在, 三方博弈结果依赖于各参数取值, 反映出企业环境行为博弈关系的复杂性, 但可以优化政府和公众决策选择偏好来规范企业环境行为. 根据博弈分析结果, 文章从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监管、加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监管力度、降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社会综合成本等几个方面提出企业环境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2.
用一步水热、分步水热、浸渍等方法分别制备Y-Co3O4复合氧化物,用于催化分解N2O的反应,其中,一步水热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再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不同Y/Co物质的量比的Y-Co3O4复合氧化物,在优化出的催化剂(0.03Y-Co3O4)表面浸渍K2CO3溶液,制备K改性催化剂(0.02K/0.03Y-Co3O4)。用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O2程序升温脱附(O2-TP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谱(XPS)等技术表征催化剂结构。研究发现,Co3O4和Y-Co3O4同为尖晶石结构,但Y-Co3O4的催化活性显著高于Co3O4。K改性增加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Co2+),还有利于吸附氧的脱除,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活性。在无氧无水、有氧无水、有氧有水气氛中,K改性催化剂上的N2O全分解温度分别为325、350、375 ℃,催化剂活性较高。有氧有水气氛350 ℃连续反应50 h,K改性催化剂上N2O分解率保持90%以上,稳定性较高。研究发现,Y-Co3O4及K改性催化剂上N2O分解反应的Ea和lnA之间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RuO2含量的RuO2-Fe2O3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氨选择性催化氧化(NH3-SCO)研究中。结果表明,所有RuO2-Fe2O3催化剂都表现出较好的低温活性,且RuO2含量对催化剂的NH3催化氧化活性影响显著。此外,利用BET、XRD、H2-TPR和DRIFT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RuO2的加入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RuO2与Fe2O3之间存在的协同效应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氨氧化活性。同时,RuO2含量对催化剂表面酸性影响很大,且催化剂表面主要存在Lewis酸性位点。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四种β-O-4型二聚体木质素模型化合物2-(2-甲氧基苯氧基)-1-苯基乙烷-1-醇、2-(2-甲氧基苯氧基)-1-苯基乙烷-1-酮、1-甲氧基-2-(2-甲氧基-2-苯基乙氧基)苯、2-(2-甲氧基苯氧基)-1-苯乙基乙酸酯的C_(aromatic)-O、C_(aromatic)-C_α、C_α-C_β、C_β-O键均裂解离能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所述二聚体的热解均裂历程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分析了不同二聚体的热解产物形成途径。结果表明,C_β-O键均裂是二聚体初次热解的主要反应,C_α-C_β键均裂是竞争反应。C_α-OH官能团被氧化、乙酰化修饰后,C_β-O键均裂解离能降低,而C_α-C_β键的键解离能升高,C_β-O键裂解概率增大,C_α-C_β键均裂竞争性降低。基于上述四种模型化合物热解的主要芳香族产物有苯甲醇、甲苯、苯甲醛和愈创木酚等,C_α-OH官能团的选择性修饰可调控热解产物种类,其中,氧化修饰后的二聚体的热解产物种类变少,产物选择性增强;甲基化、乙酰化修饰后的二聚体热解可产生苯乙烷和甲苯。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La_(1-x)Rb_xM n O_3(x=0、0.1、0.2、0.3)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通过XRD、FT-IR、SEM、XPS和H_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其同时消除NO和碳烟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La_(1-x)Rb_xM n O_3催化剂具有单一的钙钛矿结构,样品中Mn物种以Mn~(3+)和Mn~(4+)的形式存在。与LaMn O_3催化剂相比,Rb~+部分取代La~(3+),催化剂体系中形成较多的高价Mn~(4+)和氧空位,其氧化还原性能提高,催化性能得到改善。随着Rb~+取代量的增加,NO转化率升高,碳烟燃烧温度降低。当x=0.3时,La_(0.7)Rb_(0.3)M n O_3催化剂上CO_2浓度峰值温度t_(max)为430℃,CO_2的选择性为99.0%;反应温度为429℃,NO转化率达到最大,为59.7%。  相似文献   
996.
通过水热和原位还原法制备了一种新型Z型异质结三元复合材料Au NPs/g-C3N4/BiOBr,并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光致发光发射光谱等技术对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在可见光下降解苯酚来评价光催化剂的活性。研究发现,Au NPs/g-C3N4/BiOBr显示出增强的光催化活性,对苯酚的降解能力是g-C3N4的3倍,是BiOBr的2.5倍。这可归因于三元复合材料的窄带隙(2.10eV)、Z型机理对光生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和Au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SPR)。  相似文献   
997.
针对游程长度隐写算法存在嵌入容量小的问题, 提出基于Hilbert曲线扫描改进的游程长度隐写算法, 该算法能增加可用于嵌入秘密信息的游程数量, 也因此有效地增大了嵌入容量. 新算法利用比特流中游程长度的奇偶特性来嵌入秘密信息. 嵌入过程首先使用Hilbert扫描曲线对载体图像的像素进行置乱, 再将置乱的载体图像分解为8个位平面, 然后通过分析置乱后得到的各个位平面比特流分布来确定可用于嵌入信息的游程, 最后修改在可嵌入游程的比特流中0和1交界处至多1个值来嵌入1bit秘密信息. 结果表明, 基于Hilbert曲线扫描的游程长度隐写算法与已有基于游程长度隐写算法相比, 前者具有较大嵌入容量, 较好的视觉不可感知性.  相似文献   
998.
应用DEPT(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谱)、HMQC(异核多量子相干谱)、HMBC(异核多键相干谱)、1H-1H COSY(相关谱)、NOESY(核欧沃豪斯谱)和 TOCSY(全相关谱)谱学技术,对泰妥拉唑所有的氢进行了归属. 不对称硫原子引起邻接CH2 2个氢化学位移不等价;该2个氢相互偶合,其偶合常数为12.9 Hz;借助DEPT谱,2个甲氧基被区别;借助DEPT和TOCSY谱,另2个与碳相连的甲基被区分;利用HMBC谱,所有的碳峰可以归属.   相似文献   
999.
引言Pederson 1962年合成王冠醚,由于王冠醚对碱金属,碱土金属具有选择性络合这一奇特性质,引起了化学家们的注意,并从晶体结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来探索这种奇特的络合机理。在生物和医学上用于解释载带K~+、Na~+穿过生物膜的机制。含N,含S和其它具奇特性质的冠醚化合物也不断合成。但对于王冠醚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络合作用的化学键本质的认识还很不够,很多实验现象还不能给出满意的解释。Pullman等人,1975年采用STO/3G基组对12-Crown-4与H~+,Li~+络合物进行了从头计算,并讨论了其构象和稳定性。Hori等人也计算过12-Crown-4及其络合物。Yamabe等用CNDO/2方法对冠醚络合物的性质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In this paper we define a very simple invariant η(V^-) for a k-tuple V^-of unitaries in a finite factor von Neumann algebra, and we show how this invariant can replace free entropy in many of th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We also introduce a notion of metric free entropy and some related concepts.We include proofs, using η, of the theorems of Liming Ge and of D. Voiculescu, respectively, on the primeness of and on the absence of Cartan snbalgebras in the noncommutative free group fa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