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58篇
化学   114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25篇
物理学   2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黄俊达  朱宇辉  冯煜  韩叶虎  谷振一  刘日鑫  杨冬月  陈凯  张相禹  孙威  辛森  余彦  尉海军  张旭  于乐  王华  刘新华  付永柱  李国杰  吴兴隆  马灿良  王飞  陈龙  周光敏  吴思思  卢周广  李秀婷  刘继磊  高鹏  梁宵  常智  叶华林  李彦光  周亮  尤雅  王鹏飞  杨超  刘金平  孙美玲  毛明磊  陈浩  张山青  黄岗  余丁山  徐建铁  熊胜林  张进涛  王莹  任玉荣  杨春鹏  徐韵涵  陈亚楠  许运华  陈子峰  杲祥文  浦圣达  郭少华  李强  曹晓雨  明军  皮欣朋  梁超凡  伽龙  王俊雄  焦淑红  姚雨  晏成林  周栋  李宝华  彭新文  陈冲  唐永炳  张桥保  刘奇  任金粲  贺艳兵  郝晓鸽  郗凯  陈立宝  马建民 《物理化学学报》2022,38(12):2208008
能源的存储和利用是当今科学和技术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之一,尤其是作为高效的电能/化学能转化装置的二次电池相关技术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领域。在此背景下,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目前二次电池的重要研究进展,将从二次电池的发展历史引入,再到其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随后较为详细地讨论当前不同体系的二次电池及相关应的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涉及到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锌离子电池、钙离子电池、铝离子电池、氟离子电池、氯离子电池、双离子电池、锂-硫(硒)电池、钠-硫(硒)电池、钾-硫(硒)电池、多价金属-硫基电池、锂-氧电池、钠-氧电池、钾-氧电池、多价金属-氧气电池、锂-溴(碘)电池、水系金属离子电池、光辅助电池、柔性电池、有机电池、金属-二氧化碳电池等。此外,也介绍了电池研究中常见的电极反应过程表征技术,包括冷冻电镜、透射电镜、同步辐射、原位谱学表征、磁性表征等。本文将有助于研究人员对二次电池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与把握,并为之后二次电池的研究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2.
含有二茂铁单元的1,1'-二茂铁二羧酸(H2FcDCA)是构筑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理想配体, 然而由于其不可控的配位模式和扭转角, 目前基于H2FcDCA的配合物的合成仍然具有挑战性. 本工作中, 利用H2FcDCA与Cd2+反应合成了2个新颖的MOFs. 化合物1中, 镉中心被FcDCA和4,4'-联吡啶(bpy)桥连形成二维层. 在该体系中引入草酸则实现了三维框架的构筑(化合物2). 和1不同, 2中具有双核Cd2单元, 该单元通过bpy和草酸连接形成具有金刚石型拓扑的框架, FcDCA同时作为功能单元和孔分割配体. 这2个化合物都表现出可见光吸收、光电流响应和典型的二茂铁氧化还原特性, 这些特性使其在光电催化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针对超薄光学元件在加工过程中因重力和磨头产生应力形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高效、先进的超薄光学元件综合加工方法。该方法综合运用了精密铣磨、精密抛光、离子束修形等先进技术进行面形控制。在铣磨阶段采用受力分析和误差补偿的方法降低了元件变形引入的面形误差;在抛光阶段通过气囊抛光和沥青抛光的迭代实现了面形快速收敛;在离子束加工阶段充分利用其非接触、无应力的加工特点实现了高精度面形修正。实验选择径厚比为34(边长152 mm,厚度6.35 mm)的方形融石英材料进行加工实验。结果表明:在铣磨、抛光、修形阶段的各项指标都达到了精密光学元件的加工水平,最终的面形精度为PV=25 nm,RMS=1.5 nm。该加工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超薄光学元件的高精度加工。  相似文献   
84.
本文研究了两类多元分离子的构造方法并提出计算公式.分析了多元分离子与Groebner 基的关系.把所求分离子应用到多元插值问题上,得到在字典序与广义字典序下用分离子表示的多元插值多项式.数值模拟显示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5.
将大豆蛋白(SPI)经预热处理、EDTAD酰化和戊二醛交联,制备出改性大豆蛋白凝胶.通过红外与化学法研究了改性大豆蛋白分子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经EDTAD改性,大豆蛋白分子的侧链基团和分子链构象均发生变化;侧链的游离氨基与EDTAD发生酰化反应,为蛋白质分子链引入羧基;基团分析数据显示,改性大豆蛋白分子中游离氨基数减少,羧基数增加,增加的羧基数与减少的氨基数之比约为3:1.研究了改性大豆蛋白凝胶的溶胀率变化,并对溶胀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分析了不同mEDTAD:mSPI的凝胶的溶胀过程规律,结果显示,mEDTAD:mSPI为0,0.05,0.1和0.2的改性大豆蛋白凝胶在水中的溶胀率为24.2,54.01,87.27和95.87,说明分子链引入一定量的EDTAD使凝胶溶胀率增大;其溶胀特征指数为0.5,表现为Fickian扩散.研究了改性凝胶在不同pH下的溶胀过程规律,结果显示,在pH4.30和6.08时,凝胶溶胀特征指数n范围是0.5n1,表现为non-Fickian扩散,而在碱性pH10.04,凝胶特征溶胀指数为0.5,仍表现为Fickian扩散.改性大豆蛋白凝胶溶胀率对pH变化具有敏感性,其溶胀-消溶过程曲线呈"W"形,显示凝胶具形状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86.
标量衍射理论的非傍轴近似及其有效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当光束束腰(或衍射孔孔径)可与波长相比拟或光束具有较大的发散角时,傍轴近似不再成立.在标量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衍射场的非傍轴近似解,并详细分析了解的有效性.以平面波圆孔衍射为例,对衍射场的精确解、非傍轴近似解以及菲涅耳近似解进行了详细的数值计算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非傍轴近似对微小孔衍射非常精确、有效.  相似文献   
87.
应用微波消解仪的原子吸收光谱仪,采用氢化物-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人参中的汞的定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微波消解仪的消解条件、氢化物-冷原子吸收方法的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在本法选择的条件下,回收率为90.98%-108.96%,相对标准偏差为8.04%-15.77%。与国家标准方法的对比实验证明,两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8.
郑哲涵  张翔  徐小科  刘茜  石云  李茹  王欢  王飞  刘光辉 《发光学报》2020,(11):1411-1420
采用高温真空烧结技术制备了0.5%Ce∶Y 3Al5O12(简称Ce∶YAG)透明荧光陶瓷,在透射模式下分别采用大功率蓝光发光二极管(LED)芯片(3.2 V×0.3 A)激发和LD蓝光光源(0.8 W,1.6 W)激发,系统研究了陶瓷厚度(0.3~2.3 mm)和表面粗糙度(322.86 nm,9.79 nm)等对照明原型器件的色温、显色指数和光电转换效率等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表面有一定粗糙度可使原型器件的发光性能整体提高,其中用粗糙度为322.86 nm的Ce∶YAG透明陶瓷组装的原型器件分别获得了93.6 lm/W(蓝光LED激发)和178.5 lm/W(蓝光LD激发)的高光电转换效率。研究表明,通过调节Ce∶YAG透明陶瓷的厚度和表面状态,可有效提升高功率密度固态照明器件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89.
土壤盐渍化严重威胁着干旱区绿洲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借助遥感手段快速提取盐渍地信息并掌握其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AVNIR-2影像和RADARSAT-2 SAR影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对二者进行叠加组合,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变换分析,选取了用于提取盐渍地信息的最佳主成分分量(pc1、pc2和pc4).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最大似然法分别对AVNIR-2标准假彩色影像和主成分合成图像进行分类,pc1、pc2和pc4合成图像的盐渍地信息提取精度达到93.158%,比AVNIR-2标准假彩色合成图像的分类精度提高了6.447%.结果表明:研究区2008年各类盐渍地面积占其总面积的83.41%,其中10.10%为重度盐渍地,73.31%为中轻度盐渍地.在绿洲内部中轻度盐渍地呈散点状分布,在绿洲外部重度盐渍地交错地分布在中轻度盐渍地中,在盐渍地中植被沿河流的走向呈条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90.
以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P123)为模板剂,采用共溶胶的蒸发诱导自组装方法制备了氨基功能化介孔SO2薄膜,然后利用氯金酸(HAUCl4)与介孔SiO2薄膜孔道内壁的氨基之间的中和反应组装Au纳米粒子,制备得到Au/SiO2纳米复合材料.用TEM,XRD和UV-Vis光谱对材料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无水乙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