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65篇
物理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1.
以环十二酮为起始物合成的一系列N-取代环十二酮缩氨基硫脲(Ⅰ)经二氧化锰氧化环合为2-(1,11-十一亚甲基)-5-取代亚氨基-△^3-1,3,4-噻二唑啉(Ⅱ)。Ⅱ的结构得到IR,13^CNMR和元素分析的确证。反应中同时分离到一个副产物,经IR,13^CNMR,EIMS和元素分析确定其结构为2-(1,11-十一亚甲基)-5-亚氨基△^3-1,3,4-噻二唑啉(Ⅲ)。据此提出了Ⅰ经二氧化锰氧化环合为Ⅱ的两步反应机制,此机制可以合理地解释Ⅱ和Ⅲ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DMSO作为氧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综述了二甲亚砜作为氧化剂的合成应用在最近十几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王道全 《大学化学》1988,3(5):63-63
1987年,在我校植物生理生化和农药两个专业的有机化学考试中采用了半闭半开的形式。闭卷主要考基础知识,开卷考灵活运用知识及综合归纳能力。命题的份量为闭卷40%,开卷60%。考试时间为闭卷40分钟,占三分之一;开卷占三分之二。试题内容、分数分配及得分率如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双(3,5-二氯-2-羟基-苯基)甲烷(1)分别与POCl3或PSCl3在三乙胺存在下关环, 再与单烷氧基乙醇钠作用, 得到了新化合物56; 以1与P4S10及三乙胺关环的产物4与烷氧基溴乙烷反应得到了7. 测试了5, 671H, 13C和31P NMR及MS数据, 并讨论了其特征. 观察到了磷与C1H (C11H)或C3H (C9H)与P的5JPH偶合常数(约为0.9 Hz). 在1与POCl3关环产物与单甲氧基乙醇反应的产物中, 分离到了一个副产物8并确定了它的化学结构. 1与POCl3按3∶2的物质的量比在三乙胺存在下反应, 得到收率75%的8.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新的合成12-氧代-1,15-十五内酰胺(4)的方法, 即以α-硝基环十二酮(1)为原料, 经与丙烯腈的Michael加成, 氰基选择性还原为氨基后扩环, 再经Nef反应合成了4, 总收率为28%.  相似文献   
16.
用NMR分子力学计算和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对 2 (1,11 十一亚甲基 ) 5 取代亚胺基 Δ3 1,3,4 噻二唑啉 (1)的构象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标题化合物 1的十二员环采取D4 对称的 [3333]构象 ,噻二唑啉环与十二员环近似平面几乎垂直构成螺环 ,位于 [3333]构象的一个角碳 ,亚胺基上的取代基对母体十二员环骨架的构象及13 CNMR化学位移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系列四取代吡啶氟硼酸盐,有些对水稻和绿豆显示出良好的抑制生长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含2,4-咪唑啉二酮的环十二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环十二酮为原料合成α-取代环十二酮和α-取代环十二二酮,再与2,4-咪唑啉二酮膦酸酯和2-硫代-2,4-咪唑啉二酮分别发生Wittig-Horner反应和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目标化合物,它们的化学结构通过IR,1H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10,11A,11B,12A,12B,13A,14B和16在50μg/mL浓度时对芦笋茎枯、茄绵疫以及油菜菌核病菌均有优良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在70%~98%之间,进一步的生物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2B,13A和14B对芦笋茎枯的EC50值分别为15.80,31.34和44.26 μg/mL.  相似文献   
19.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几个新的α-单取代环十二酮与氨衍生物羟胺发生反应得到三种母体构象分别为[3333]和[2334],而取代基为边外向或角反向的α-单取代环十二酮肟.利用底物的"角位羰基参与反应"原理,"记忆效应"及进攻试剂与底物是否形成氢键解释了这一实验结果.通常取代基体积较大以及α-取代基与羰基形成分子内氢键情况下,试剂从空间障碍小以及远离氢键的一面进攻羰基生成α-角反取代环十二酮肟;当试剂与底物的取代基之间能够形成强的分子间氢键时,生成α-边外取代环十二酮肟;当试剂与底物的取代基之间只能形成弱的分子间氢键以及底物的取代基较小时,试剂从两面进攻羰基同时生成α-角反取代环十二酮肟和α-边外取代环十二酮肟.  相似文献   
20.
以环十二酮为原料合成了cis-2-苯磺酰基-12-苄基环十二酮、2-苯磺酰基-12-溴代环十二酮和2,12-二苄基环十二酮,它们的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化合物4的晶体结构参数:C25H32O3S,Mr=412.57,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96531(4)nm,b=1.12703(5)nm,c=1.17486(5)nm,α=89.278(2)°,β=75.582(2)°,γ=65.385(2)°,V=1.11938(8)nm3,Dc=1.224 g/cm3,Z=2,F(000)=444,μ(Mo Kα)=0.167 mm-1,S=1.038.化合物6的晶体结构参数:C18H25BrO3S,Mr=401.35,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77771(16)nm,b=1.0143(2)nm,c=1.2040(2)nm,α=89.46(3)°,β=80.13(3)°,γ=75.27(3)°,V=0.9044(3)nm3,Dc=1.474 g/cm3,Z=2,F(000)=416和μ(Mo Kα)=2.400 mm-1,S=1.042.cis-2-苯磺酰基-12-苄基环十二酮和cis-2-苯磺酰基-12-溴代环十二酮的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环十二酮母体骨架采取[3333]-2-酮构象,较小的取代基位于角顺位,较大的取代基位于边外向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