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67篇
化学   236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55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25篇
物理学   27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王超  吕怡兵  陈海君  谭丽  滕恩江 《色谱》2014,32(9):919-925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压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同时测定水中14种短链和长链全氟化合物(PFCs)的方法。水样经WAX混合型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和净化后,采用BEH C18色谱柱、甲醇和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内标法定量分析。14种PFCs在0.1~5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9~1.15 ng/L和0.29~3.85 ng/L。在2、10和20 ng/L加标水平下,8种PFCs的平均回收率为85.0%、120.2%和117.4%,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9.2%、9.0%和6.6%,6种PFCs的回收率相对较低,主要由于其在瓶/管壁上的吸附作用导致。应用本方法分析某淡水湖水样,检出4种短链和5种长链PFCs,质量浓度为41.29~49.05 ng/L和98.43~111.02 ng/L。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对环境水体中短链和长链PFCs的同时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72.
We present a new model of an electron gun for generating subrelativistic femtosecond (fs) electron pulses. The basic idea is to utilize a dc acceleration stage combined with a time focusing region, the time focusing electrode generates an electron energy chirp for bunching at the target.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space charge effects, simulations of the electron gun were carried ou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dc voltages and various slopes of the voltage added on the time focusing electrode. Tracing and simulating large numbers of photoelectrons through Monte-Carlo and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the electron pulses with 1 ps can be compressed to 55 fs, which will allow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the field of ultrafast diagnosis.  相似文献   
73.
王超 《人工晶体学报》2012,41(4):1138-1142
通过在基础釉中添加金属氧化物MnO2 、CuO和V2O5,在随炉冷却的烧成制度下,成功制备了银色金属光泽釉.采用L9 (33)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MnO2、CuO、V2O5加入量对釉面效果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釉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1)CuO加入量对釉面金属光泽的产生显著影响,V2O5的影响不明显,当CuO加入量小于3;时,釉层为透明状.随着MnO2和CuO加入量的增大,釉面逐渐呈现无光及变色的趋势,MnO2、CuO、V2O5的推荐加入量分别为4;、3;和2;.(2)釉层中存在大量亚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片状晶体.晶体尺寸均匀,表面平整光滑,并形成大面积平面网状排布.(3)釉层中大量沿坯体表面平行生长的片状晶体容易对光线造成强烈的镜面反射,是造成釉面出现高亮度银色金属光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4.
给出了一种适用于车身等复杂附加阻尼结构系统的有限元建模和动态特性分析方法,包括附加自由阻尼薄壁结构和附加阻尼材料粘弹性特性的有限元建模方法以及附加阻尼结构动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又以强迫振动响应最小为优化设计目标,给出了一个附加阻尼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优化设计问题的列式和适用的求解算法。通过对一个简单薄壁构件和一个车身地板上的附加阻尼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验证了提出的有限元分析和拓扑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5.
在YBCO堆叠磁体与永磁轨道构成的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中,永磁轨道的振动通过电磁作用传递给YBCO堆叠磁体.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振动在YBCO堆叠磁体磁悬浮系统中的传递效率与基振加速度幅值和基振频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在YBCO堆叠磁体磁悬浮系统中,YBCO堆叠磁体自由振动频率在9 Hz左右;一定低频条件下,振动的传递效率与基振加速度幅值呈正相关趋势,与基振频率呈负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76.
林书庆  江宁  王超  胡少华  李桂兰  薛琛鹏  刘雨倩  邱昆 《物理学报》2018,67(2):28401-028401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三维加密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保密通信系统.该系统通过相关性检测锁定收发端混沌系统参数,实现收发双方混沌系统同步;并利用同步混沌系统生成密钥,实现符号扰动以及二重子载波加密.该加密方案的密钥空间超过10~(86),能够有效对抗穷举攻击.实验实现了13.3 Gb/s基于64进制正交幅度调制的加密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在25 km标准单模光纤中的传输,并完成了信息的有效解密.  相似文献   
77.
基于乙烯或氢气的吸气式旋转爆轰发动机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氢气的旋转爆轰发动机研究较多,而碳氢燃料与空气混合较为困难,导致基于乙烯的旋转爆轰发动机燃烧技术难度很高.使用宽视野范围的可视化燃烧室观察旋转爆轰波的研究在国内尚未开展.在同一燃烧室内进一步开展了乙烯或氢气的吸气式旋转爆轰实验,来流总温为283~284 K,燃烧室壁面有140°石英玻璃观察窗,便于观察旋转爆轰波运动过程.空筒燃烧室爆轰环腔外径为100 mm,轴向长度为151 mm.燃料通过150个直径0.8 mm圆柱孔进入燃烧室,空气通过喉部1 mm宽的收敛扩张环缝流入环腔.高速摄影和低高频压力传感器均验证了旋转爆轰波的存在和速度值.以氢气为燃料的旋转爆轰波速度最高可达理论值的101%,爆轰波增压效应可达40%左右,乙烯旋转爆轰波速度可达理论值的89%.旋转爆轰波结构容易发生变化,不规则.氢气旋转爆轰的维持对燃烧室的结构要求比碳氢燃料要低,比乙烯旋转爆轰波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78.
王超  康轶凡  白永林  王屹山  徐鹏  王向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10):101001-1-101001-4
为提高强激光场与惰性气体靶作用产生的孤立阿秒激光脉冲的能量,给出了一种实现高次谐波过程中最佳谐波相位匹配的定量实验方法。研究了气体靶源与高斯型驱动激光场聚焦点相对空间位置对谐波相位匹配及谐波产率的影响,得出了其最佳相位匹配位置始终位于驱动激光场聚焦点后3~5 mm,而在聚焦点之前的位置区域,严重的高次谐波相位失配导致谐波产率非常低。同时,在最佳相位匹配条件下,高次谐波场与驱动场具有相类似的空间强度分布特性,该结果印证了目前通常采用的高次谐波场为高斯光束的假设。  相似文献   
79.
光子晶体(PC)微纳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易集成、响应时间快、控光能力强、可实现无标签检测以及设计灵活等优点,在工业生产、海洋探测、生物医疗检测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针对基于一维纳米束PC与二维平板PC的微纳光子传感技术,从传感器结构设计和传感性能提升方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外PC微纳传感的关键理论和实验技术进展,并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PC微纳传感技术在未来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0.
We report combine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ielectric constant, nuclear quadruple resonance(NQR), and zero-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measurements on single crystals of multiferroics CuBr_2. High quality of the sample is demonstrated by the sharp magnetic and magnetic-driven ferroelectric transition at T_N= T_C≈ 74 K. The zero-field ~(79)Br and ~(81)Br NMR are resolved below T_N. The spin-lattice relaxation rates reveal charge fluctuations when cooled below 60 K.Evidences of an increase of NMR linewidth, a reduction of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an increase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re also seen at low temperatures. These data suggest an emergent instability which competes with the spiral magnetic ordering and the ferroelectricity. Candidate mechanism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quasi-one-dimensional nature of the magnetic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