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73篇
化学   322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87篇
物理学   2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研究了逆向光致变色化合物1′-十八烷基-3′,3′-二甲基-6,8二硝基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啉]的可见光消色机理。通过吸收光谱测定其在不同溶剂及含不同添加剂时,可见光照射后有色体[MC]关环的光量子产率。结果表明O2、三苯基胺等三线态猝灭剂对关环反应光量子产率几乎没有影响。据此提出关环反应主要是通过单线态的途径进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622.
硅晶体中点缺陷结合过程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乔永红  王绍青 《物理学报》2005,54(10):4827-4835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硅晶体中的空位和间隙原子的结合过程. 研究中采用了Stilliger-Weber三体经验势描述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系统分别在低温300K和高温1400K进行弛豫. 计算中发现空位和间隙原子倾向于通过<111>方向结合,而<110>方向上存在着势垒. 通过势垒值的计算, 对Tang和Zawadzki势垒计算值的差异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空位与间隙原子 扩散  相似文献   
623.
624.
考虑环境污染的随机经济增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考虑了环境污染对个体福利的负面效应,把环境污染水平纳入效用函数,由此建立了一个随机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经济均衡时税收,政府环保投资,私人环保投资对经济增长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同时还求出了最优的增长率和个人资本与财富比,消费和财富比.  相似文献   
625.
王瑾  张茹 《物理学报》2009,58(3):1857-1862
利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作出纳米级InP薄膜内包层光纤;根据氢原子本征能量模型计算了InP微粒产生量子尺寸效应的相对粒径aB=8313 nm,且由量子尺寸效应计算了不同尺寸粒子的带隙能量以及相对应的光吸收波长;由测试工作系统测试,在906—1044 nm,1080—1491 nm,1524—1596 nm 波段上均有增益;结果表明:当内包层薄膜材料厚度达5—50nm量级时,其能级将发生红移,产生放大性能. 关键词: 纳米包层光纤 量子尺寸效应 光放大  相似文献   
626.
光学镜面复制技术包括镀膜、胶合、脱模等工艺 ,这是一种通过压模的方法生产光学镜面的技术。一个镀好膜的高精度母模的光学面被复制到没有抛光过的复制件非光学表面上 ,母模和复制件之间的面形误差由胶粘剂补偿 ,通过脱模 ,可以得到一个镀好膜的由基体和胶粘剂组成的复制光学面。探讨了光学镜面复制技术的工艺方法 ,给出了所复制的球面、非球面、二次复制平面的干涉图和阴影图。  相似文献   
627.
利用二层牛皮为原料,经炭化、硝酸氧化和水蒸气活化制备改性生物质基炭膜。采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Boehm滴定法对生物质基炭膜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表征。以生物质基炭膜为电极材料,采用电吸附去除废水中Pb(Ⅱ),分别研究电压、电极板间距、初始Pb(Ⅱ)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硝酸氧化和水蒸气活化后的炭膜,其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及含氧官能团均明显增加。改性后生物质基炭膜电极对Pb(Ⅱ)的去除率是未改性生物质基炭膜电极的3.87倍,在电压3V,Pb(Ⅱ)初始浓度50mg/L,电极板间距25mm电吸附条件下,Pb(Ⅱ)去除率为46.53%,吸附容量为48.08mg/g。该炭膜能够再生和重复利用,但是炭膜稳定性还需进一步改进。电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628.
本文采用CCSD(T)/aug-cc-pVTZ//B3LYP/aug-cc-pVTZ方法构建了NO2 + HSO反应的单、三重态势能面,并对主通道速率常数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在单[R1(HN(O)O + 1SO)、R2(cis-HONO + 1SO)和R3 (trans-HONO + 1SO)]、三重态[R6(HN(O)O + 3SO)、R7(cis-HONO + 3SO)和R8(trans-HONO + 3SO)]均存在3条抽氢反应通道,在单[R4(NO + HS(O)O)和R5(H + SO2 + NO)]、三重态[R9(HS(O)O + NO)和R10(H + SO2 + NO)]均存在两条抽氧通道,其中单重态抽氢通道R2 (cis-HONO + 1SO)是NO2 + HSO反应主通道。利用传统过渡态理论(TST)并结合Wigner校正,计算了上述10条通道在200 ~ 1000 K温度范围内的速率常数。计算结果表明,NO2 + HSO反应主通道在298 K时的速率常数(7.78×10-13cm3?molecule-1?s-1)与实验值(9.6×10-12 cm3?molecule-1?s-1)相吻合。此外,水分子影响主通道R2(cis-HONO + 1SO)经历了NO2 + H2O…HSO和 NO2 + H2O…HSO(HSO + NO2…H2O)两条反应通道,且两条通道的能垒分别比R2升高了49.97和20.43 kcal?mol-1,说明在实际大气环境中水分子对NO2 + HSO反应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29.
研究了3种发光材料聚芴(PF)、5,5'-双(9,9-二辛基芴)-2,2'-联噻吩(F-T-T-F) 和4,7-双(5-(9,9-二丙基芴)噻吩)苯并噻二唑(3FT-BTD) 的固态化学发光。 将这3种材料吸附于滤纸上得到了相应的检测试纸,研究了其与草酰氯蒸气的相互作用。 与溶液体系相比,基于试纸的固态化学发光时间可以延长至8~10 min。 该方法对草酰氯蒸气的检测限较低,分别为0.013 mg/m3(PF)、0.27 mg/m3(F-T-T-F)和1.8 mg/m3(3FT-BTD)。 制备的检测试纸可以反复暴露于草酰氯蒸气中引发化学发光,发光强度没有明显的降低,说明试纸有很好的重复使用性。 由于该试纸对草酰氯有选择性的作用,因此可以对毒性草酰氯气体进行简便的可视化检测。  相似文献   
630.
采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Ru催化剂,考察了一些常见的氧化物载体(SiO2m-ZrO2t-ZrO2γ-Al2O3和P25)对甲苯部分加氢制甲基环己烯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表明,载体通过影响Ru的粒径,进而影响甲苯部分加氢催化性能。当Ru纳米粒子的粒径由2.6 nm增大到17.3 nm时,甲苯的转换频率(TOF)以及甲基环己烯初始选择性(S0)先增加,然后降低,呈火山型变化趋势,二者的最大值均在Ru粒径为3.0 nm时出现。在催化性能最优的Ru/P25催化剂上,进一步考察了修饰剂的种类和浓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条件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423 K、H2压力为5.0 MPa,以0.25 g七水合硫酸锌为修饰剂时,Ru/P25催化剂上的初始加氢速率(r0)为26 mmol·g-1·min-1,S0为57%,甲基环己烯得率可达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