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29篇
数学   26篇
物理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41.
杨秦  陈磊  郭冬梅  王洁  夏巍  郝辉  王鸣 《光学学报》2022,(10):72-78
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分复用技术的激光反馈干涉二维动态位移测量方法。激光器输出的光被分为两路,分别以±1级自准直衍射角入射至反射光栅,并沿原光路返回至腔内产生激光反馈干涉效应。在±1级衍射光路中放置电光晶体对光束相位进行高频调制,利用频分复用技术实现二维动态位移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重构出物体的二维动态位移,位移分辨率可达10 nm量级。所提方案通过在激光反馈干涉仪中引入衍射光栅,提高了激光反馈干涉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环境干扰能力,同时也为使用单光源进行多维度微位移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2.
电子束辐照技术在剩余污泥处理应用中具有巨大潜能。大量研究表明,经高能电子束辐照,污泥中的各种病原菌会有不同程度的死亡、有机物( 包括非生物降解物质) 大量分解、脱水率提高,臭味减少,危害性降低和资源化应用潜能增加。综述了电子束辐照技术在剩余污泥处理中的优势,重点介绍该技术的应用现状、污泥中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处理效果和相关建设费用,并展望了该高新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Recently,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has great potential in dealing with excess sludge . A great deal of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played an enormous role in promoting the sludge harmless treatment. Most of pathogenicbacteria was dead and lots of organic substances, especially some non-biodegradable ones, were decomposed by the high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The irradiated sludge also had low water content, less odour, low hazard and a better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utiliz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on excess sludge, the advantage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rradiation technology. Mechanisms of removing contaminants, effects of treat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expense are mainly discuss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is advanced technology areprospected finally.  相似文献   
43.
商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电解质锂盐六氟磷酸锂(LiPF6)易在痕量水环境中发生水解反应,进而导致锂离子电池体系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受损。因此,亟需控制电解液本体中痕量水的引入以及减小锂盐与痕量水反应产物对电池体系影响的措施。本文主要综述了含有不同官能团的添加剂在除去电解液中痕量水和酸时所具有的特性,并重点分析介绍了其除酸除水的作用机理。 最后,对除酸、除水型添加剂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
45.
物联网环境下web数据库网络承载着不同的网络载体和网络信道,web数据库通过云储存的形式来实现资源共享,云储存产生的异常数据会给网络信息web数据库空间带来一种危机感和存储数据容量空间的不足,所以对物联网环境下web数据库异常数据的检测要求更精准。传统的异常数据检测方法采用简化梯度方法进行web数据库异常数据检测,对含有干扰频率成份的web异常数据不能准确的去除,检测性能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关联的分布式的web数据库异常数据检测方法,通过与集中式算法的精度和消耗量进行对比,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进行异常数据检测,减少了web数据的能量消耗,信号幅值大于干扰噪声数据幅值,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46.
利用微流控芯片易于模拟体内生理环境、 流体控制精确及易于集成等优势, 将基于扩散原理的浓度梯度形成结构与经典的圣诞树形浓度梯度发生器相集成, 建立了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形成连续、 双向浓度梯度的微流控芯片系统, 采用该系统对不同类型细胞(HEK-293, MCF-7, SGC-7901)的侵袭力进行了定量分析; 通过在垂直方向上施加血清浓度梯度, 在水平方向上施加抗肿瘤药物十字孢碱浓度梯度, 分析了在连续药物浓度作用下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被抑制的情况, 同时观察并定量评价了伴随细胞侵袭力变化过程中细胞增殖能力受抑制的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 该系统可形成稳定的双向物质浓度梯度; 在血清浓度梯度存在情况下, 伴随十字孢碱浓度梯度的升高, 肿瘤细胞侵袭(P<0.0001)和增殖能力(P<0.001)均呈现浓度依赖性的连续降低. 建立的双向浓度梯度微流控芯片系统可用于评价复杂环境对细胞的多重影响, 也为研究细胞间相互作用、 多种药物联用及药物筛选等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47.
等厚干涉法测量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等厚干涉的原理,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测量水质的折射率来测定盐度的光学方法。测量误差低于3%。  相似文献   
48.
为了研究粗糙动态海平面对折射偏振光的影响,利用Elfouhaily海浪谱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生成随机动态海面,建立了激光跨粗糙空气-海水界面的偏振光传输模型。研究了不同风速、不同距离、不同光发散角下激光穿过空气-海水信道后的偏振特性和闪烁指数。仿真结果表明,风速越大,接收偏振度越小,相同条件下,圆偏振光偏振度远大于线偏振光;信道距离越长,偏振度越低;风速和链路距离变大时,闪烁指数也变大;当光束发散角减小时,闪烁指数变大;反之闪烁指数减小。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本文研究为空气-海水光通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束流热屏(beam screen)是新一代高能粒子对撞机中的重要部件,用于将束流在管道中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转移到冷却系统中,同时通过束流热屏上的排气孔将残余气体输送至冷管壁上,维持良好的真空度.然而,在转移热负载的过程中,温度变化产生的形变会影响束流热屏的结构稳定性.如何在保证束流热屏良好传热性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小形变是优化束流热屏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采用ANSYS软件对束流热屏模型的传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模拟,并优化了束流热屏结构设计,增强其传热性能和结构稳定性.对于束流热屏外屏的内表面,采用减小铜涂层厚度的方式来降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洛伦兹力.相关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与厚度为100μm的铜涂层工况相比,当铜涂层的厚度在0到100μm之间变化时,厚度为75μm的铜涂层可以使束流热屏外屏的最大形变降低70.9%,同时使束流热屏的最高温度升高1.1%.对于束流热屏内屏,采用间隔布置支撑肋片的设计方案对束流热屏的结构进行加固处理,提高束流热屏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与未加支撑肋片的工况相比,当相邻两个支撑肋片之间的间隔为1个排气孔时,束流热屏内屏的最大形变可降低86.8%,同时使束流热屏的最高温度降低7.69%.研究成果为新一代高能粒子加速器真空系统中关键部件束流热屏的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0.
王洁 《数学季刊》2012,(2):238-245
We use the modified Adomian decomposition method(ADM) for solving the nonlinear fractional boundary value problem {D(α0) + u(x) = f(x, u(x)), 0 < x < 1, 3 < α≤ 4 u(0) = α0 , u’’ (0) = α2 u(1) = β0 , u’’(1) = β2} (1) where D(0α)+u is Caputo fractional derivative and α0202 is not zero at all,and f:[0,1]×R→ R is continuous.The calculate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reli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algorithm given.The numerical procedure is tested on linear and nonlinear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