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化学   6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9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用中子活化法相对于54Fe(n,P)54Mn反应,在13.50—14.80MeV中子能区测量了Ba(n,x)134Cs,134Ba(n,2n)133Ba,140Ce(n,2n)139Ce,142Ce(n,2n)141Ce和23Na(n,2n)22Na的反应截面.并将所测的结果和其他作者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中子能量是用90Zr(n,2n)89m+gZr反应和93Nb(n,2n)92mNb反应截面比法测定的.  相似文献   
22.
利用Monte Carlo(MC)方法模拟研究了薄膜生长的初始阶段岛的形貌和岛的尺寸与基底温度和入射粒子剩余能量之间的关系.模型中考虑了粒子的沉积、吸附粒子的扩散和蒸发等过程.结果表明当基底温度从200K变化到260K时,岛的形貌经历了一个从分散生长逐渐过渡到分形生长的过程,并且在较低温度(200K)下,随入射粒子剩余能量的增加,岛的形貌也经历了同样的变化过程.进一步研究证明,随着基底温度的升高或入射粒子剩余能量的增加,沉积粒子的扩散能力显著增强,从而使岛的形貌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23.
梁良  周超  王永昌 《计算物理》2005,22(2):155-158
利用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计算了汞原子6sns^3S1(n=11~25),6snd^3D1(n=12~24)两个Rydberg系列的能级和寿命,给出了这两个系列寿命所遵循的公式,6sns^3S。系列为r=0.814v^2.835(ns),6snd^3D1系列为r=0.302v^2.926ns),其中v为有效量子数。  相似文献   
24.
张静  孙润广  齐浩  王永昌 《化学学报》2000,58(6):704-712
用元素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6种脂肪酸胺(氨)铂配合物的结构和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选用人黑色素瘤(LiBr)、白血病细胞K~5~6~2和肝癌(7721)作为体外模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磁场对肿瘤细胞膜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用MTT法对合成的几种脂肪酸胺(氨)铂配合物的抗癌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抗癌活性与浓度梯度、胺(氨)配体、脂肪酸碳链的长度密切相关。磁场对药物与癌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与磁场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25.
金纳米颗粒的紫外、蓝紫光波段光致荧光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出粒径在20~30 nm的悬浮胶体金纳米颗粒。研究了金纳米颗粒的荧光发射光谱特性。在377和459 nm观察到两个荧光发射峰,分别位于紫外和蓝紫光波段,对应的敏感激发波长为220 nm。减小激发光强度或降低金纳米颗粒的粒子数密度都会使377 nm处的荧光发射峰强度减弱。位于459 nm处的荧光发射峰对激发光强度和颗粒数密度变化更为敏感,并且在激发光强度降低到一定阈值或粒子数密度高于一定阈值后消失。随着激发光强度的增加,位于377和459 nm处的两发射峰强度逐渐靠近,其比值逼近于1。实验结果与随机分布介质的自组织散射式谐振腔理论符合得较好。这表明胶体金纳米颗粒中存在循环多重散射,并由此引发了蓝光及紫外波段的荧光增强,这在光存储和全色显示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一维Au/MgF2光子晶体的透射性质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2  
理论上研究了一维金属/电介质光子晶体的透射率性质,用传输矩阵方法数值计算了Au/MgF2光子带隙晶体的透射率.发现周期性结构产生的透射共振会大幅度增加光通过层状金属的透射率.通过调节一维Au/MgF2光子晶体中金和氟化镁的厚度以及周期数,得到了可见波段的高透射允带,透射率在0.4以上,而对于可见波段以外的频率几乎是完全不能传输的.这种结构在保持了高透射率的前提下还具有金属的优点,这在传感器、护目装置、反射窗、液晶显示等诸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基于化学气相反应法,以高纯Si和SiO2为反应源材料,在碳纤维表面原位生长β-SiC纳米纤维。采用XRD、SEM和TEM 等分析测试手段对SiC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和时间对生成β-SiC纳米纤维微观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并探讨了β-SiC纳米纤维的生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化学气相反应法能够制备高质量、高纯度的β-SiC纳米纤维,纳米纤维的直径约为100~300 nm。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纳米纤维的产额增加,且微观组织形貌发生了变化。结合制备过程和纳米纤维微观结构的观察分析,表明气-固(VS)机制是SiC纳米纤维生长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28.
石顺祥  王永昌 《光子学报》1995,24(2):158-16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微带型光导开关电路结构,从理论和实验上对其瞬时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普通的微带型光导开关电路进行了比较,证实了这种新型光导开关电路结构的高效率特性。  相似文献   
29.
根据B.Edlen提出的类锂等电子系列离子的半经验能量计算公式,设计了一个Fortran计算机程序,得到了类俚离子LiI-SiXII的ns~2Snp~2P、nd~2D和nf~2F态(直至n=12)的能级值及量子数亏损。算得的能级值,除个别外,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与观察值一致。对类锂离子量子数亏损的规律性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阐明了其规律性的物理本质。本文提供的类锂离子高激发态的能级数据,可供从事天体物理和实验室等离子体研究的光谱学工作者参考和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