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307篇
化学   480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69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144篇
物理学   50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焦粉基碳吸附材料对铜(Ⅱ)离子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硝酸预氧化焦粉、氯化锌化学活化法制备了焦粉基碳吸附材料。 考察了焦粉基碳吸附材料对水中铜(Ⅱ)离子的吸附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焦粉基碳吸附材料吸附平衡时间90 min,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型吸附模型;不同温度下的ΔHθ>0、ΔGθ<0,证实其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吸热过程;ΔSθ>0,表明铜离子在固液界面有序性减小、混乱度增大。 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模型拟合,二级相关系数R2=0.999 1,显示吸附过程动力学与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994.
HKC细胞损伤前后对草酸钙晶体吞噬能力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类肾脏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系(HKC)建立氧化性损伤模型,研究损伤前后HKC调控草酸钙(CaOxa)结晶的差异。采用CCK-8法检测HKC的细胞活性;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KC损伤后表达的晶体粘附分子骨桥蛋白(OPN);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HKC的形态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HKC微结构及其诱导的晶体;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征晶体的组分。在CaOxa过饱和溶液中,正常HKC主要诱导形成二水草酸钙(COD)晶体,而损伤HKC则同时诱导了COD和一水草酸钙(COM)晶体。正常HKC对COD晶体有较强的吞噬能力,而损伤HKC的这种能力较弱;HKC损伤后表达OPN,促进CaOxa晶体的成核和聚集,从而增加了肾结石形成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95.
采用配位沉淀法制备了二水草酸钙(COD)和一水草酸钙(COM)超细微晶,其尺寸分别为150nm和320nm。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纳米粒度仪(Nano-ZS)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表征了这两种草酸钙微晶。研究了尿大分子硫酸软骨素A(C4S)对上述COM和COD微晶ξ电位、粒径、聚集程度和紫外吸光度的影响。随着cC4S从0增加到1.0g·L-1,COD微晶的ξ电位从-9.7mV减小到-46.1mV,COM微晶的ξ电位从-15.9mV减小到-49.0mV;微晶表面ξ电位变负后,有利于稳定溶液中悬浮的微晶。在水溶液中,COD和COM微晶均存在显著的聚集现象,而C4S的存在可抑制COD微晶的聚集,并在浓度为0.05g·L-1时抑制效果最好。由于尿液中存在大量草酸钙微晶,本研究有助于阐明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机理和C4S对草酸钙结石形成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多种有机化蒙脱土,并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分析仪、热重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元素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提出了有机物插层新方式——胶束插层.结果表明:适量钠基蒙脱土(Na-MMT)、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磷酸三苯酯(TPP)在丙酮/水的混合溶剂中进行溶液插层,得到的有机化蒙脱土具有更大的层间距,比单纯采用CTAB的插层效果显著.产物中含有约21.54%的CTAB和17.47±1.05%的TPP,插层机理为CTAB-TPP胶束插层.该有机化蒙脱土的初始热降解温度比单纯CTAB插层蒙脱土最多提高了17.4℃.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改性蒙脱土既可以进一步提高蒙脱土的层间距,又可以封闭TPP于MMT的片层间,阻止TPP挥发;同时克服季铵盐改性蒙脱土的热稳定性低的问题,得到了层间距大、热稳定性高的有机化蒙脱土,为有机化蒙脱土在高熔点聚合物改性方面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97.
胸腔积液的生化指标已经成为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引起胸腔积液的疾病中,人们最为关注的是恶性肿瘤引起的胸水渗漏(恶性胸水),并且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1,2]).在胸腔积液中寻找蛋白模式的肿瘤标志物越米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与血清相似,胸腔积液中白蛋白也干扰其它低丰度蛋白的检测.本研究建立一种简单的圆盘电泳方法,提取胸腔积液中低分子量蚩白,去除高分子量蛋白,包括人血白蛋白.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相分离动力学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人们从技术和理论角度进行了研究.一个二元系统从混溶温度开始进行快速冷却,这个过程驱使两个相的形成和生长.这种自发生长过程遵从幂规律R(t)∝t~n,R(t)是在t时刻的相分离域尺寸大小,增长指数n是一个重要的量,有效的反映了相分离域的增长机制.但是对于相分离液体的玻璃转变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相分离液体来研究玻璃转变过程.相分离在玻璃转变过程中,过冷液体分离为两个相.我们主要研究了体系的动力学不均匀性.发现两个相的动力学性质是不均匀的,两个相的玻璃转变温度是不一样的.分析得出,相分离液体在玻璃转变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动力学奇异点.说明相分离可能是引起玻璃转变系统动力学奇异性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999.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Al1 xInxN epilayers were grown on GaN template by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with an In content of 7%-20%. X-ray diffrac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l these Al1 xInxN epilayers have a relatively low density of threading dislocations. 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channeling measurements provide the exact compositional information and show that a gradual variation in composition of the Al1 xInxN epilayer happens along the growth direc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optical reflection clearly show the bandgap energies of Al1 xInxN epilayers. A bowing parameter of 6.5 eV is obtained from the compositional dependence of the energy gap. The cathodoluminescence peak energy of the Al1 xInxN epilayer is much lower than its bandgap, indicating a relatively large Stokes shift in the Al1 xInxN sample.  相似文献   
1000.
10—14 μm同时响应的双色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现截止波长为11.8和14.5 μm双色同时响应的量子阱红外探测器,可以同时工作在8—12 μm大气窗口和甚长波波段.在77 K下测量到很强的光电流谱.器件结构采取了较为简洁的设计,通过适当增大量子阱结构中势阱的宽度和选择合适的掺杂浓度,在同一偏压下实现了对两个波长的同时响应.两个光响应峰分别为基态到第五激发态和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跃迁吸收. 关键词: 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双色 同时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