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化学   47篇
力学   6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例,结合课程特点与内涵,从“以用领教”和“以问串教”两个角度进行双驱动,设计了激发学生主动性的“串烧式”线上教学模式.通过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背景案例引入、历史典故与关联回溯介绍、课内外精算与动手实践结合、概念辨析与复访、性质分析与定理证明、例题解析等环节的层次化融合,力图为线上教学模式给理论课程教学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方案支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提升知识的理解掌握深度.  相似文献   
42.
广陈皮的药用价值随着陈化年份增加而逐渐提高,其价格也随之上涨,导致市场上广陈皮年份欺诈问题严重。针对此问题,本研究选取陈化年份为7~17年的广陈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靶向质谱代谢组学的方法进行年份鉴别。首先,以《中国药典》规定的橙皮苷、橘皮素和川陈皮素等质量评价指标为靶向分析物,与已有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评估样品的真实性;然后,利用靶向质谱代谢组学方法计算广陈皮中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绝对含量以及63种黄酮类化合物和94种黄酮类与非黄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广陈皮中与年份相关的标志代谢物,用以鉴别广陈皮年份。研究结果表明,仅依赖于中国药典规定的3个质量评价指标在内的黄酮类代谢物无法有效鉴别广陈皮的陈化年份,而通过靶向质谱代谢组学方法成功地从广陈皮的94种黄酮类和非黄酮类化合物中筛选得到32种潜在的年份代谢标志物,其中包括荭草素和诺米林等化合物。这些标志物的发现为区分不同年份的广陈皮提供了参考,有望应用于广陈皮的年份鉴别。  相似文献   
43.
唐诗洋  孙晓君  林丽  孙艳  刘献斌 《化学进展》2011,23(9):1973-1984
单分散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由于其自身的优点,在当前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单分散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以及在生物材料方面的应用。在制备方法方面,根据其制备机理分为稀溶液法、微乳法、模板剂法以及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的添加剂等方法,制备出分散性好、不同形态、孔径尺寸可调的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在生物材料的应用方面,主要介绍了其在药物与生物活性分子的负载与控制释放、生物大分子的固载与分离、生物标记与临床诊断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4.
ZnO超微粒子光催化氧化SO2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利用ZnO光催化技术对SO2氧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r\n反应条件下,ZnO超微粒子光催化SO2氧化的转化率较高,320℃下焙烧\r\n的ZnO超微粒子上SO2氧化的转化率高达99%.考察了氧和水蒸气分压等\r\n因素对SO2氧化反应的影响.用化学法对气态和凝聚态产物SO3进行了定\r\n性分析,并对SO2光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行为及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5.
掺杂Ce的TiO_2纳米粒子的光致光及其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纯的和掺杂不同量Ce的TiO_2纳米粒子,并利用XRD, TEM,BET,XPS和PL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主要考察焙烧温度和含量对掺杂Ce的 TiO_2纳米粒子性质以及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Ce的掺杂对TiO_2相 变的作用机制以及PL光谱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掺杂的Ce~(4+)没有进 入到TiO_2晶格中,而是以小团簇的CeO_2化学态均匀地弥散在TiO_2纳米粒子中, 这可能导致了Ce的掺杂对TiO_2的相变有很大的抑制作用;Ce的掺杂没有引起新的 光致发光现象,而适量Ce的掺杂能够降低TiO_2纳米粒子PL光谱的强度,这是因为 掺杂的Ce~(4+)易于捕获光生电子而生成Ce~(3+);600℃处理的掺杂Ce的TiO_2纳米 粒子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这说明600℃是比较合适的焙烧温度,而掺杂不同 量的Ce的TiO_2样品的光催化活性顺序是:3 mol%>4 mol%>2 mol%>5 mol%>1 mol%>0 mol%,这与它们的PL光谱强度的顺序是相反的,即PL光谱强度越低,其 光催化活性越高,这说明PL光谱与其光催化活性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是因为掺杂 剂Ce~(4+)能够捕获光生电子,在光致发光过程中使PL光谱强度下降,而在光催化 反应过程中使有机污染物加快氧化。  相似文献   
46.
本文报道用毛细管GC/MS联用技术分析野茴香挥发油的化学成份。气相色谱分离出40多个组份,质谱鉴定出24个组份,占挥发油含量的91.42%。它们是:醋酸乙酯,2-乙氧基丁烷、乙基丁基醚、2-甲基丙酸、1.2-二甲基咪唑、乙基苯,4-蒈烯、莰烯、苯甲醛、β-蒎烯、2-蒈烯、冰片烯、苯乙醛、桧烯、异-柠檬烯、β-松油醇、松油醇-4、α-松油醇、香芹酮、苘香脑、异-石竹烯、石竹烯、芹子烯和苯基-对甲苯基醚。  相似文献   
47.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纯的和掺杂不同量Ce的TiO_2纳米粒子,并利用XRD, TEM,BET,XPS和PL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主要考察焙烧温度和含量对掺杂Ce的 TiO_2纳米粒子性质以及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Ce的掺杂对TiO_2相 变的作用机制以及PL光谱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掺杂的Ce~(4+)没有进 入到TiO_2晶格中,而是以小团簇的CeO_2化学态均匀地弥散在TiO_2纳米粒子中, 这可能导致了Ce的掺杂对TiO_2的相变有很大的抑制作用;Ce的掺杂没有引起新的 光致发光现象,而适量Ce的掺杂能够降低TiO_2纳米粒子PL光谱的强度,这是因为 掺杂的Ce~(4+)易于捕获光生电子而生成Ce~(3+);600℃处理的掺杂Ce的TiO_2纳米 粒子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这说明600℃是比较合适的焙烧温度,而掺杂不同 量的Ce的TiO_2样品的光催化活性顺序是:3 mol%>4 mol%>2 mol%>5 mol%>1 mol%>0 mol%,这与它们的PL光谱强度的顺序是相反的,即PL光谱强度越低,其 光催化活性越高,这说明PL光谱与其光催化活性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是因为掺杂 剂Ce~(4+)能够捕获光生电子,在光致发光过程中使PL光谱强度下降,而在光催化 反应过程中使有机污染物加快氧化。  相似文献   
48.
BaPbO3的电子结构与光子吸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固体无机化学反应制备了BaPbO3微粉,确定了BaPbO3微粉的结构和低温、低Pb/Ba摩尔比合成BaPbO3的工艺。研究了该微粉对75kV的X射线的吸收性能,结果表明:含BaPbO3材料60%(wt)、厚0.64mm的吸收材料,其对X射线的吸收率为86.82%,铅当量为1.3845;而含等量的未反应的PbO和BaCO3的0.68mm的吸收材料,吸收率仅为44.43%,铅当量为0.3748。结合光子与核外电子相互作用的过程,提出了吸收原子的核外电子云的“交盖”及核外价电子在多个价轨道方向上的伸展是BaPbO3材料具有优秀的吸收性能的主要原因的推断。进一步,以推广休克尔半经验分子轨道法半定量研究了BaPbO3材料的铅-氧八面体的电子结构,证明了铅离子与相连的氧离子电子云发生交盖,且核外价电子在多个价轨道方向上均有伸展,初步分析了BaPbO3材料的电子结构与光子吸收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9.
ZnO纳米粒子的表面光电压谱和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焙烧前驱物碱式碳酸锌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ZnO纳米粒子,而用粒径 最小的作为光催化剂,通过光还原过程分别得了贵金属质量分数为0.5%和0.75%的 Pd/ZnO或Ag/ZnO复合纳米粒子。利用XRD,TEM,XPS,SPS和EFISPS等测试技术对样 品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光催化氧化气相正庚烷评估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考察了微 晶尺寸和贵金属Pd或Ag的沉积对ZnO纳米粒子表面光电压信号以及光催化活性的影 响,探讨了样品表面光电压谱与其光催化活性的关系,说明了可以通过表面光电压 谱的测试来初步地评估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随着ZnO纳米微晶尺寸 的减小,其SPS信号强度逐渐变弱,而光催化活性逐渐升高;沉积适量的贵金属Pd 或Ag后,ZnO纳米粒子的SPS信号强度明显下降,而其光催化活性却有所升高。此外 ,对ZnO纳米粒子光催化剂的失活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0.
利用自制的ZnO纳米粒子和商品的ZnO粒子,研究了ZnO粒子多相催化n-C6H16- SO2的气相光化学反应。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气相色谱仪(GC )对反应物n-C6H16和SO2以及主要气相产物3-庚酮进行了定量分析,考察了不同 条件下它们的降解和产生趋势,初步探讨了氧气和水蒸气对ZnO粒子多相催化n- C7H16-SO2气相光化学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的一些现象作了描述及相应的说明。 结果表明,无论有无氧化存在,ZnO粒子均能够对n-C7H16-SO2的气相光化学反应起 一定的催化作用,但是有氧气的催化活性比无氧气的高。这可能说明了ZnO的光催 化作用主要与生成的活性氧物种(O^*)有关,同时光致空穴(h^+)也能够直接引 发氧化反应;虽然ZnO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是均 比商品的高。而在模拟大气的条件下,ZnO纳米粒子对n-C7H16SO2的气相光化学反 应有很大的影响,大大地促进了n-C7H16和SO2的降解,这说明ZnO纳米粒子的存在 对大气中SO2-烃的气相光化学反应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此外,对ZnO粒子多相催 化n-C7H16-SO2气相光化学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