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化学   47篇
力学   6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耿金菊  王强  牛晓君  王晓蓉  冯建昉 《色谱》2005,23(6):686-686
磷化氢是一种有芥子气味的无色剧毒气体,磷化氢浓度在1.0~10μ/L内可使人眩晕、头疼、恶心、呕吐,当其浓度进一步增加时会导致肺水肿甚至昏迷死亡。常用的磷化氢分析方法主要有铝蓝比色法和气相色谱法,本实验室牛晓君等采用柱前两次低温冷阱富集和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联用技术(GC-NPD)分析了痕量磷化氢,在这一方法中,冷阱温度是影响磷化氢富集率的重要因素,检测器激活电压则是影响磷化氢响应值的重要因素。本文分别考察了这两个因素对磷化氢定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混合气体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将粒子群优化技术及BP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三种烃烷混合气体的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混合气体主要由甲烷、乙烷、丙烷三种组分气体组成,三种组分气体浓度范围分别为0.01%~0.1%。文章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技术从红外光谱1 866个数据中提取了5个特征变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将气体浓度作为网络输出。然后将粒子群优化算法与BP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对网络的隐含层节点数进行了优化选择。再对结构优化后的网络进行训练,建立气体分析模型。分析模型的标准气体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建立混合气体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所用时间(大约4 600 s)比单纯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遍历优化建模所用时间(大约24 500 s)降低5倍以上,模型预测精度水平相当,网络结构大致相同,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3.
花生油中过氧化物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测定花生油中过氧化物含量的方法.在9 214~4 559 cm-1波长范围内,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预测过氧化物含量的数学分析模型,通过交互检验得到的主因子数为9,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6.88×10-4g/mL,模型预测花生油样品得校正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91,标准偏差为1.10×10-4g/mL.根据模型分析8种未知样品得到的分析结果与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得的结果其平均相对误差为1.77%.  相似文献   
104.
采用熔融冷却法制备了铕掺杂碱土金属硼铋酸盐玻璃(BBME,BBCE,BBSE,BBBE)。研究了玻璃的密度、摩尔体积、光学碱度等物理性质,分析了玻璃的结构、光学性质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从BBME到BBBE,玻璃结构致密程度不断下降。Eu~(3+)能较好地熔融到玻璃中,成为良好的发光中心,在465 nm和613 nm处分别有强烈的蓝光激发和橙红光发射,激发和发射强度从BBME到BBBE不断增强。玻璃均呈现非晶态,其结构对称性相对较低,从BBME到BBBE呈下降趋势。玻璃结构主要组成为非对称的[BO_3]三角体、松散的[BO_4]四面体、[BiO_3]三角体以及含[BO_4]四面体的三硼环、四硼环和五硼环,结构中均不存在硼六圆环,也不存在含[BO_3]三角体的五硼环、焦硼环和正硼环。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低温铕掺杂碱土金属硼铋酸盐玻璃具有热稳定好、折射率相对适宜的优点,有望成为未来白光LED(荧光粉)玻璃陶瓷的良好基质。  相似文献   
105.
为了全面提高复杂装备费用的合理使用度,构建了复杂装备费用测算的灰色自记忆耦合模型,借助自记忆预测技术来提高其预测精度.模型通过有机耦合自记忆原理与传统灰色模型,综合了两者各自的优势.系统的自记忆方程包含多个时次初始场而不仅是单个时次初始场,从而克服了传统灰色预测模型对初值比较敏感的弱点.通过对复杂装备费用测算的两个案例...  相似文献   
106.
铕-铽-柠檬酸-1,10-菲咯啉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合成了稀土(Eu^3 和Tb^3+)与柠檬酸、1-10非洛啉配位的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通过荧光光谱与荧光寿命的测试,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当铽掺入配合物,铽能极大地增强铕的特征荧光,而铽的荧光被严重猝灭,其荧光强度以指数形式衰减,铕的荧光在铽荧光猝灭最严重时,被增强的效果最好,铕的荧光强度是荧光增强效果和铕的含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当铕与铽的浓度比为6:4时能得到相应的铕的荧光最强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导出了多联通扁薄壳问题的位移单值条件,从而使以ω、φ表示的混合法方程或以F表示八阶方程或以F—G表示的六阶方程成为多联通扁壳的通解形式。  相似文献   
108.
在干涉检验过程中,被检元件的面形误差检测精度受到干涉仪系统结构的影响,从而降低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为了得到较高的检测精度,必须对检测系统进行分析,建立测量误差和系统结构的关联度。根据菲涅耳衍射近似理论,就菲佐干涉仪中的准直镜和标准镜面形误差对透过检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波前相位传递情况的分析,得出波前误差和系统结构参量的相关性,去除空腔系统误差,优化结构参量,并建立准直镜误差容限表达式。经计算得出,当被检面形变误差为0.2λ时,测试误差可以达到0.02λ,而对准直镜的面形误差要求只需0.8λ。  相似文献   
109.
金属纳米结构由于其独特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现象而倍受关注,对催化、传感、纳米医学以及光学器件等具有重要意义.电荷转移等离激元共振强烈依赖于纳米单元间的导电结点,可产生频率连续可调的共振光吸收和光散射,为获得高度局域化的增强光磁场和光热效应提供了可能.然而,受制于已有构筑手段和有限的结构种类,相关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针对此,本工作发展了一种十分简单、有效的Au/Cu纳米异质结点调控策略,利用廉价易得的天然DNA分子在金纳米粒子“种子”表面发生非特异性吸附,有效控制铜在金表面发生异相成核时的相间接触面积,得到导电结点宽度连续可调的电荷转移纳米粒子二聚体.实验光谱和理论模拟显示,结点宽度、铜和金纳米粒子的尺寸是决定电荷转移等离激元性质的重要参数,其分别可由DNA吸附量、Cu2+加入量和金纳米粒子尺寸加以控制,进而实现共振波长在可见至近红外区的宽广调节.通过与其它吸附分子对比证明了DNA吸附调控模式的独特性.这种具有可调控导电结点的双金属纳米异质界面为实现电荷转移等离激元共振与催化和传感等功能的集成以及相关应用探索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0.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通过在g-C3N4中掺杂C、B和N原子, 预测了四种元素均匀分布的B-C-N三元单层材料. 除了B4-C3N4单层材料是一个具有1.18 eV带隙的半导体, 其余三种C-B-N三元单层材料都是金属材料.其中,B3C-C3N4是铁磁金属,其净磁矩为0.57 μB/原胞,可用于构建自旋电子器件材料.计算的形成能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