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化学   43篇
物理学   8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微波管中离子张弛振荡引起的噪声对其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已成为微波管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用包络方程描述电子束特性,用离散的宏粒子模型描述离子特性,在此基础上编写了一维粒子模拟程序,对行波管与速调管模拟,得到张弛振荡的时间序列;将振荡看作是一个复杂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响应,分析了离子张弛振荡时间序列的功率谱、重构相图及Lyapunov指数,指出离子张弛振荡具有混沌性质,为研究离子张弛振荡的控制与带有离子振荡噪声信号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张弛振荡 粒子模拟 微波管 混沌  相似文献   
82.
毫米波折叠波导行波管输入输出过渡波导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折叠波导以其宽频带、加工方便而成为一类重要的毫米波与太赫兹波段行波管慢波线。针对折叠波导慢波系统与标准波导的匹配过渡连接,通过等效电路分析与电磁计算软件模拟,设计出了直渐变波导、双曲圆弧渐变波导、切比雪夫阶梯渐变波导3种输入输出过渡波导结构,分析了各种过渡波导的优缺点及结构尺寸对性能的影响。计算表明,经过合理优化的设计,3种过渡结构均可以使反射系数在28~40 GHz波段小于0.05。  相似文献   
83.
新型史密斯-帕塞尔互作用结构中的辐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型史密斯-帕塞尔互作用结构是一个同轴型系统,它包括倒置的曲面镜和柱状光栅,并且光栅的截面可以是任意形状。用粒子模拟软件MAGIC对新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由于新结构采用倒置曲面镜,改变了光栅位置,大大增加了环状电子注半径,在同样电子注密度和厚度情况下,可以获得比改进前结构高几倍的电流,且辐射功率可提高1个数量级。并给出了新结构及改进前两种互作用结构在3 mm甚至更短波段的粒子模拟分析和计算结果,其输出功率达到数百MW以上。  相似文献   
84.
 提出了采用数值软件模拟法进行行波管电子枪设计时对电子注质量好坏的判断准则:电子枪应具有更好的阴极表面电子发射密度均匀性、电子注层流性、注腰位置附近电子注径向密度分布均匀性及某百分比电子注包络曲线的光滑性等。利用编写的软件对某行波管电子枪进行数值模拟设计时,不断调整电子枪的结构,应用以上设计准则,通过对电子注质量进行判定和比较,得到了相对更符合设计要求的电子枪结构。  相似文献   
85.
以弱色散特性的扇形金属-介质夹持杆螺旋线慢波结构的Ka波段行波管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互作用特性仿真研究。采用螺距跳变和磁场跳变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该行波管在工作频带的输出功率和电子效率,并解决了电子注散焦问题。设计结果表明:当工作电压为9 kV、工作电流为210 mA时,行波管在24~40 GHz整个频带内,各频点的增益在37.7~48.7 dB之间,电子效率在15.18%~19.42%之间,输出功率大于286 W。此结果较之均匀周期的设计结果,电子效率增幅在4.19%以上,输出功率增长率在4.3%以上,尤其在26~37 GHz范围内,电子效率增幅达到了11.8%以上,输出功率增长率达11.9%。  相似文献   
86.
以加载衰减器的螺旋线慢波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螺旋导电面模型,用真空层模拟螺旋带的厚度,用均匀介质层等效分立的介质夹持杆,并考虑到各横向区域横向传播常数的不同,得到了任意次模式的色散方程和耦合阻抗的表达式. 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衰减器对主模和-1次模式的衰减常数、相位常数和耦合阻抗的影响.所得结果对设计衰减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为螺旋线慢波系统高频特性的改善以及反射振荡和返波振荡的抑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螺旋线 行波管 衰减 色散  相似文献   
87.
On the basis of a rigorous field theory, two different physical models of attenuator and sever have been proposed. One is named High attenuation (HATT) model in which both attenuator and sever are considered as a unified attenuator, but the sever is regarded as an area of very high loss; the other is called Sever and attenuator (SATT) model in which the sever is modelled as a drift area in which the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both vanish. A complex function is derived and potential sinking effect is also considered. Thus, a set of more practical self-consistent equations of nonlinear beam-wave interaction is formulated.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two different physical models,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case of single signal drive, the unknown second harmonic should be included for predicting the saturated output power. It is also evident that the SATT model and the HATT model predict the same physical nature, whereas the results predicted by the HATT model are much closer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an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SATT model. Therefore,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stro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signing broadband and high gain helix travelling wave tubes.  相似文献   
88.
考虑螺旋带径向厚度的螺旋线慢波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具有夹持杆和金属屏蔽筒并且考虑了螺旋带径向厚度的螺旋线慢波系统的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通过用切比雪夫多项式来展开螺旋带上的面电流,用真空层来模拟螺旋带的厚度,用均匀分层介质来等效介质夹持杆,得到了色散方程和耦合阻抗的表达式。与实验数据相比,考虑螺旋带厚度所得出的结果明显优于未考虑其厚度的结果。利用该模型设计了两个工作在3GHz的螺旋线慢波系统。  相似文献   
89.
高活性高密度氢氧化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活性高密度氢氧化镍的研究刘寿长,王文祥,张元珍(郑州大学化学系,河南,450052)氢氧化镍是碱性蓄电池的正极话性材料,被誉为碱性蓄电池的心脏。随着镍金属氢化物新一代碱性蓄电池的迅速发展,对正极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有高的活性,而且要有高的堆积...  相似文献   
90.
刘寿长  王文祥 《分子催化》1990,4(4):335-339
Cu-Fe系催化剂和Cu-Cr_2O_3相比,在较低压力下显示出高活性,且无毒、无污染、原料易得。本文用日本Rigaku TG-DTA-DSC热分析仪研究了该催化剂在H_2气氛下的还原行为。 1.实验部分 样品:Cu-Fe系催化剂用共沉淀法制备,其活性见表1。 气源:高纯H_2经105催化剂、硅胶、5A分子筛净化处理,流量为60 ml/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