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29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以柠檬酸为碳源,尿素为氮源,采用微波一步法制备得到稳定性高,水溶性好的蓝色荧光的氮掺杂碳点。并将该氮掺杂碳点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IR)表征,发现其粒径为0.5~5 nm,平均粒径2.6 nm,富含羟基、羧基和氨基等官能团。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多巴胺浓度在2.5~37.5μmol/L范围内与N-CDs的荧光猝灭效率(I_F/I_(F0))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08μmol/L。采用该方法对正常人尿液中的多巴胺进行测定,其加标回收率为99.5%~106%,RSD为1.8%~2.3%,方法准确度高,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2.
以维生素C(Vc)为碳源,尿素为氮源,经微波一步法制备得到一种具有高荧光强度的氮掺杂碳量子点。所合成的氮掺杂碳量子点富含-OH、-NH_2和C=O等基团,平均粒径约为4.1 nm,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发射出明亮的蓝色荧光。基于氮掺杂碳量子点能与铜离子相互作用进而建立一种快速检测Cu~(2+)的方法。当Cu~(2+)浓度在1~18μmol·L~(-1)之间,氮掺杂碳量子点的荧光猝灭强度(F/F_0)随Cu~(2+)浓度的增加而线性下降,检出限(S/N=3)达0.19μmol·L~(-1)。将该方法应用于蛇莓中痕量铜的荧光检测,加标回收率为100.3%~107.3%之间,RSD在0.23%~1.2%之间。  相似文献   
53.
建立了饮料、酒类中20种分散性染料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对色谱柱的种类、流动相组成、检测波长等条件进行了研究,优化了HPLC分离测定条件.样品经二氯甲烷和乙醚混合溶液提取后,采用C18柱进行分离,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20种分散性染料在75 min内达到分离.在优化条件下,20种染料在0.5~5.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在空白饮料、葡萄酒中分别按0.1、0.2、0.4mg/kg水平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其平均回收率为80%~99%,相对标准偏差为0.1%~9.1%.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周期短,准确度较高,色谱分离效果好,适用于饮料、酒类中分散性染料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