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化学   11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3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潜在的催化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金属纳米复合催化剂最新的研究进展。首先,我们介绍了一些金属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其次,为了更好的优化催化剂的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并深入理解催化反应机理,我们讨论了金属纳米复合催化剂一些重要因素(包括粒子粒径、形貌、组成、载体或配体)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最后,我们进一步介绍了金属纳米复合催化剂在还原不饱和化学键中的应用(N=O,N≡C和C=O),同时还对金属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
胡静  刘让东  王薇薇  王彦  闫超 《色谱》2019,37(5):551-557
采用改良Stöber法合成580 nm亚微米单分散的二氧化硅微球,并以此为基质,通过"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将半胱氨酸成功键合到修饰有乙烯基团的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合成了一种新型亚微米亲水作用固定相(Cys-VTMS-SiO2)。采用高压匀浆法制备了新型亚微米亲水色谱填充柱,通过不同乙腈比例、缓冲盐浓度和pH条件下对甲苯、丙烯酰胺和硫脲的分离分析揭示其亲水机理。依托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平台,成功实现了对核苷、酚类、胺类及多肽等亲水性物质的快速有效分离,其有望应用于其他强极性和亲水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33.
计算机仿真模型广泛应用于工业工程等领域,借助真实的物理观测对计算机模型的校准参数进行估计,可以提高计算机模型的仿真精度.已有文献指出,当物理试验的试验点独立同分布于均匀分布时,计算机模型校准参数的L2估计半参数有效.然而真实的物理试验点往往不满足独立同分布于均匀分布这一条件,文章证明了在固定的试验点下,较准参数L2估计的相合性和渐近正态性,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L2估计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34.
实验利用p-γ符合测量技术研究了87Mo的衰变,发现87Moβ延迟发射的质子布居到86Zr的第一(2+)、(4+)和(6+)激发态的强度仅为总的延发质子衰变强度的(11±6)%、(2±1)%和(2±1)%,以此修正了前人的结果。  相似文献   
35.
肖汉  Kevin YAN  郑怡婷  王彦  阎超 《色谱》2018,36(4):381-387
基于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建立了分析维生素B2及其荧光性光解产物的方法,并用于研究维生素B2在水溶液和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光解反应速率与离子强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在C18毛细管色谱柱,流动相为含0.1%(v/v)三氟乙酸的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激发波长为488 nm,发射波长为520 nm的条件下,维生素B2及多种荧光性光解产物均得到很好的分离和检测,维生素B2的定量限为5×10-8mol/L。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维生素B2的光降解反应受光照时间和离子强度等的影响。发现离子强度对维生素B2溶液的光解反应有显著影响,离子强度越大,光解速度越快。并进一步通过动力学计算得到维生素B2在水溶液和磷酸盐缓冲液中光解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该研究为维生素B2的光稳定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效分离和检测的方法,并为维生素B2的保存及临床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6.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硫砜类的双极性蓝色磷光主体材料2-(10H-吩噁嗪基)噻吨-9-酮-10,10-二氧化物(TXOPXZ),并用1 HNMR、13 C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UV-Vis)、荧光、低温磷光、循环伏安法、热重分析(TGA)、差热分析(DSC)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其性能和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XOPXZ在二氯甲烷稀溶液中的最大吸收峰位于285nm;发射峰位于439nm;低温(77K)磷光光谱的第一发射峰位于460nm,其三重态能级为2.70eV,可与蓝色磷光材料FIrpic(2.62eV)的能级匹配;循环伏安法测得TXOPXZ的HOMO能级为-5.28eV,与阳极ITO的功函(-4.5~-5.0eV)相匹配,LUMO能级为-1.95eV,与电子传输材料TAZ(-2.30eV)的LUMO能级相匹配,表明TXOPXZ具有良好的双极性能;TGA数据表明其分解温度为329℃,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DSC显示其Tg温度为191℃,表明其具有无定形结构和良好的成膜性。  相似文献   
37.
The complex [Ag(L)]NO3 (1) [L=1,5-bis(imidazol-1-yl)pentane] was synthesized in ethanol and water,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X-ray crystal structural analysi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with a=0.695 7(4) nm, b=0.988 7(4) nm, c=1.974 8(7) nm, β=91.934(19)°, V=1.357 5(10) nm3, Z=4, Dcalc=1.831 g·cm-3, F(000)=752, μ=1.50 cm-1, the final R=0.036 6, wR=0.091 0.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Ag(Ⅰ) is nearly linear with two N atoms, and each L ligand links two Ag(Ⅰ) atoms using its two imidazolyl N atoms to generate an infinite one-dimensional (1D) chain structure. The 1D chains are further connected by C-H…O hydrogen bonds to give a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CCDC: 609514.  相似文献   
38.
IntroductionManyfactors ,includingTraube’srule ,temperature ,solubilityofsolute ,inorganicsalt,thestructureofadsor bentandthenatureandconcentrationofthesolvent,affectsoluteadsorptioninaliquid solidsystem .1Amongthemsolventeffectsareofsignificance .Dispersionsofsilicaarestabilizedbyethanol.Itisreportedthatsolventfilmthick nessisgreatestinmixturesof 5 0percentethanolwithwa ter.2 TherepulsionbetweendispersedparticlesisabovetheeffectsfromthedoublelayerandvanderWaalsforces3andisattributedtostruc…  相似文献   
39.
40.
利用引入流动风险的Montin-Klein 模型,分析当央行对存款保险及存贷款利率实行监管时,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当央行对存款保险进行监管时,存贷款利率随保险金上限增加而增加;当对存贷款利率实行监管时,商业银行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做出最优决策,惩罚利率及拆借利率都对其策略产生影响.由于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成本过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央行的监管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商业银行也实施不了其最优策略,商业银行还必须作许多内部调整以适应国际大环境.这些分析给中国金融制度改革过程中央行对实行有效监管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