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45篇
化学   167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44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2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91.
刘春雷  何斌  宁烨  颜君  王建国 《物理学报》2005,54(7):3206-3212
应用经典径迹蒙特卡罗方法研究Si2+离子与氢原子碰撞电离反应过程.计算了随 入射离子能量变化的总截面、出射电子随角度和能量变化的一阶、二阶微分截面,及出射电子随 入射离子能量变化的平均能量.根据计算结果,讨论展示了软碰撞、电子转移到入射离子连 续态、两体相遇碰撞等电离机理,阐明了它们对碰撞总截面、微分截面、电离电子能量的影 响.通过计算出射电子到入射离子和靶的距离比的电离电子数分布研究了不同入射离子能量 “鞍点”电离机理的可能性. 关键词: 重粒子碰撞过程 经典径迹蒙特卡罗方法 电离机理  相似文献   
392.
文中应用经典径迹蒙特卡罗方法研究Si2+离子与氢原子碰撞过程,计算了随入射离子能量变化的电子俘获、电离总截面及电子俘获到特定末态的截面,分析了计算结果并定性解释了这些截面随能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93.
X光导管传输特性的蒙特卡罗模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X光在导管中的传输性能是设计X光透镜的基础。在研究X光导管传输理论基础上,建立了X光在导管中传输的射线跟踪方法,编制了蒙特卡罗模拟计算程序。对具体的模型,计算给出了导管的传输效率随X光源与导管入口面的距离、导管直径和曲率半径的变化关系。模拟表明:直圆柱导管的传输效率随导管直径增大而减小,随X光源所在平面与导管入口面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弯曲圆柱导管的传输效率随其曲率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当曲率半径趋向无穷大时,X光在弯圆柱导管的传输效率趋向于直圆柱导管的传输效率。利用编制程序计算得到的传输效率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94.
研究了TiCl_4/MgCl_2-三乙基铝(TEA)高效载体催化体系下的丙烯/癸烯-1共聚及δ-TiCl_3--氯二乙基铝(DEAC)催化体系下的丙烯/辛烯-1共聚合的基本反应规律,考察了铝钛比、温度、共聚单体浓度等对共聚合的影响;对比了两种催化体系的不同,利用非均相Ziegler-Natta催化体系下共聚合的非稳态扩散动力学的观点,解释了观察到的共聚合催化效率增加,共聚物粒子增大等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395.
沸石分子筛因其特殊的孔道结构而致使其TPD谱图的分析比其它催化剂更为困难,目前尚无一种切实可行的理论分析方法。本文发展了一种较为简单的模拟分子筛上TPD谱图的MonteCarlo方法,模拟结果表明,在同一组脱附动力学参数下,沸石分子筛上的峰形和峰位置与其它催化剂都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峰温的差别与脱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有关。同时表明,对于普通催化剂可以根据峰最大时的覆盖度θ_M来判断脱附级数,而对于沸石分子筛,θ_M却随E_d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396.
新磺酰脲类化合物除草活性的3D-QSAR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CoMFA) 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CoMSIA) 方法对所合成的新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3D-QSAR分析.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对化合物的除草活性预测能力均较好,所得三维等值线图为合成高活性的化合物能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9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Zn负载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2%、3%的Zn/HZSM-5分子筛催化剂,通过XRD、N2吸附-脱附、NH3-TPD、Py-FTIR、XPS、TG-DTA等技术,系统考察Zn/HZSM-5分子筛在乙烯芳构化反应的失活机制。结果表明,积炭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HZSM-5中Zn的添加在较大程度上抑制了催化剂的积炭行为;低Zn含量时催化剂失活缓慢,但Zn含量较高时,由于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极剧下降,催化剂失活加剧。反应过程中,分子筛上Zn物种存在迁移和流失行为,迁移行为体现为催化剂表面Zn的富集和相对比例的变化;Zn流失速率在不同反应阶段保持恒定,但受到Zn含量的影响,Zn含量越高、流失速率越大。外表面ZnO是分子筛催化剂Zn流失的主要物种,且随Zn负载量升高变化趋势愈加明显,其含量与积炭速率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398.
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合成了铁酸锌(ZnFe2O4)纳米颗粒。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原子热力学的方法,计算了ZnFe2O4的结构、磁性和电子性质,研究了ZnFe2O4(311)面六种不同终结面的稳定性与氧化学势和锌化学势的关系。结果表明,ZnFe2O4是具有正尖晶石结构的半导体,禁带宽度为1.91 eV,且具有反铁磁性。在ZnFe2O4可以稳定存在的化学势范围内,O1、O2、Fe2、Zn2四种终结面可以稳定存在,且具有不同的稳定区间。在富锌条件下(△μZn=0 eV),O1终结面在大部分O化学势范围内最稳定,在贫锌条件下(△μZn=-3.88 eV),O2终结面变得最稳定。  相似文献   
399.
不同条件下苯与丙烯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失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条件下苯与丙烯烷基化反应Hβ催化剂的寿命、失活催化剂的积炭量和积炭性质进行了研究。在5.7MPa下,随反应温度变化,反应介质在反应过程中所经历的相态变化不同,导致催化剂的寿命、失活催化剂的积炭量和积炭的性质也存在着较大差异。300℃时,反应介质处于接近于体系临界点的超临界相或高压液相状态,催化剂寿命最长,积炭量大。失活催化剂积炭的元素分析及TPO-MS表征结果发现,积炭的碳氢比与反应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碳氢比越高;而积炭的脱炭温度与反应时间(催化剂寿命)相关,催化剂寿命越长,相应的脱炭温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400.
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质量分数Co、Mn的磷铝分子筛CoAPO 5和MnAPO 5;通过X 衍射、扫描电镜、氮气物理吸附、热重分析以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技术对分子筛的结构、形貌以及Co、Mn原子在分子筛骨架中的存在状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氧气作氧化剂时分子筛在环己烷低温液相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CoAPO 5和MnAPO 5具有典型的AlPO4 5分子筛结构,金属Me/P比小于0.1时,分子筛结晶度较高。金属的种类、价态、质量分数及存在形式决定了模板剂与分子筛骨架作用的强度及方式,而有机模板剂的脱附、燃烧温度与这种作用密切相关;部分模板剂需在高温下脱除,说明分子筛骨架与模板剂之间存在着强相互作用。在CoAPO 5和MnAPO 5分子筛的骨架结构中,存在四配位的Co(II)和Mn(II),经过焙烧可以部分氧化为Co(III)和Mn(III),说明在焙烧样中存在着氧化还原活性中心。对于环己烷选择氧化反应,CoAPO 5和MnAPO 5分子筛都具有适中的催化活性,氧化反应产物分布均随反应时间而变化。虽然MnAPO 5的催化活性比CoAPO 5高,但其深度氧化能力也较强;采用MnAPO 5为催化剂,环己烷氧化反应的环己酮选择性及深度氧化产物的量都较高。同时,骨架Co质量分数对环己烷氧化反应活性具有显著影响,Co/P比为0.05的CoAPO 5分子筛催化活性最高,130℃反应24h,主要目的产物环己醇和环己酮的选择性可达8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