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化学   66篇
物理学   10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本文报道几种不对称类卟啉镉(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并对其电子吸收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类配合物的0-0跃迁在λmax>690nm有一个允许跃迁的强吸收带,且随π电子数及取代基的不同有着明显差别;在强极性溶剂中,该类配合物可发生H聚集;将跃迁能量、振子强度等性质与取代基Hammett常数进行线性相关,揭示了取代基效应对0-0跃迁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2.
控制反应条件,热分解三苯氧基膦臭氧加成物(Ⅱ)产生单线态分子氧,其产率由70%提高到98%,同单线态氧的探针化合物α-蒎烯反应,得到单一的“ene”型产物,松香芹醇(pinocarveol)。同6-羟基-1,4-顺,顺-环辛二烯(Ⅰ)反应占优势的过程也是“ene”反应,分离出还原产物5,8-二羟基-1,3-顺,顺-环辛二烯(Ⅲ),以及(Ⅲ)的热重排产物6-羟基-4-顺-环辛烯酮(Ⅳ),这同用光敏氧化的方法氧化(Ⅰ)得到的结果相一致。通过构型分析,说明了化合物(Ⅰ)同单线态氧作用,通过协同的“ene”反应进行,使分子轨道相互作用不利的[π4s+π2s]加成过程被抑制。  相似文献   
23.
溶致变色法测定类杂芪染料分子-阶超极化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Using solvatochromic metho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olecular first-order hyperpolarizabilities of three novel stilbazolium-like dyes and twoknown stilbazolium-like dyes: trans-(pyrrol-2yl) -4-(N-methyl-pyridinio) -stilbazolium iodide(PPSI), trans-(furan-2-yl) -4-(N-methyl - pyridinio)-stilbazolium iodide (FPSI), trans-(thiophene-2-yl) -4- (N-methyl-pyridinio)-stilbazolium iodide (TPSI) and trans-(N-methylpyrrol-2-yl) 4-(N-methyl-pyridinio)-stilbazolium iodide (MPPSI), trans(4-N, N-dimethylamino) -(4- N-methylpwidinio) -stilbazolium iodide(DAPSI) in 8 solvents is presented, and their molecular hyperpolarizabilities are as high as 10-26 -10-27 esu. We have proved that the molecular hyperpolarizabilities is in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the electron excessivities of donors for PPSI,FPSI and TPSI in each solvent, this relation give us a way to design molecules that have larger hyperpolallzabilities. Furthermore, our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molecules of the five stilbazolium-like dyes have...更多 a larger dipolemoment, when they are in ground state than in excited state.  相似文献   
24.
固态类杂芪分子一阶超极化率测定及溶剂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溶致变色法研究溶剂对反式-(4-N,N-二甲氨基)-(4-N-甲基吡啶基)杂芪碘(DASPI)、反式、(2-N-比咯基)-(4-N-甲基吡啶基)杂芪碘3*(MPPSI),反式-2(2-吡咯基)-2(4-N-比啶基)杂芪磺(PPSI)、反式-(2-呋喃基)-(4-N_甲基吡啶基)杂芪碘(FPSI)、反式-(2-噻吩基)-(4-N-甲基吡啶基)杂芪磺(TPSI)和反式_4-N-L在吡啶基)杂芪碘(P  相似文献   
25.
刘敏  韩端壮  邓克俭  王夺元 《催化学报》2004,25(10):834-838
 考察了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载体时对含硫四氮杂卟啉铁(Ⅱ)(简写为FePz(dtn)4)催化剂活化分子氧降解罗丹明B等水中有机污染物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负载FePz(dtn)4催化剂的离子交换树脂对底物的吸附可在30 min内达到平衡. 在不同pH的溶液中,载体对不同底物分子的吸附量不同. 同一种底物在碱性溶液中的吸附量最大,催化降解速率最快. 负载于树脂上的FePz(dtn)4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初步探讨了催化剂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6.
利用改进的碱缩合或酸催化反应,合成了8种类杂芪染料:反式-(2-N-甲基吡咯基)-(4-N-甲基吡啶基)杂芪碘(反式-MPPSI)、反式-(2-吡咯基)-(4-N-甲基吡啶基)杂芪碘(反式-PPSI)、反式-(2-呋喃基)-(4-N-甲基吡啶基)杂芪碘(反式-FPSI)、反式-(2-噻吩基)-(4-N-甲基吡啶基)杂芪碘(反式-TPSI)、反式-(4-N-甲基吡啶基)杂芪碘(反式-PSI)、反式-(4-甲基)-4(4-N-甲基吡啶基)杂芪碘(反式-MPSI)、反式-(4-胺基)-(4-N-甲基吡啶基)杂芪碘(反式-APSI)和反式-(4-N,N-二甲胺基)-(4-N-甲基吡啶基)杂芪碘(反式-DAPSI)其中PPSI、FPSI和TPSI为首次报道的新型染料.研究了这8种染料的基本光物理性质.应用线性Hammett方程,得到了类杂芪染料的电荷转移性质、荧光最大发射波数及Stock's位移和Hammett常数σ或五员杂环的富电子性ρ(C)D间的线性相关性,由于类杂芪染料分子的最低跃迁能(υa)可与σ或ρ(C)D线性相关,所以类杂芪染料的电转移态性质、荧光最大发射波数及Stock's位移也可与υa线性相关,从而得到了拓展的线性Hammett方程.  相似文献   
27.
氢键缔合在白酒陈酿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酒师品尝贮存三十多年的陈酿老酒,酒精度虽在四十度以上,但在味觉上只相当于十五度酒所引起的刺激感觉。一些人认为这是由于醇-水缔合作用的结果;赤星等人研究了贮存年数不同的蒸馏酒的电导率变化,发现电导率随贮存年数增加而下降,认为这是由于分子间缔合作用生成了较稳定的溶液结构之故。一种看法认为在陈酿过程中,醇-水分子间氢键缔合形成缔合群团,减少了乙醇的刺激性,使味道变醇和了。那么,醇-水分子间缔合作用对陈酿过程到底有多大影响?陈酿使酒的品质变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这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在酿造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8.
蒋险峰  王夺元 《化学学报》1992,50(4):391-396
本文研究了增溶于胶束内部的HA诱导的DPBF光敏氧化动力学。测定了DPBF在不同胶束中光敏氧化总速率常数, 分别为5.12×10^9(SDS), 2.31×10^9(Triton X-100)和6.21×10^9L/mol.s(TDPB)。实验证明胶束可有效猝灭单重态氧却不猝灭HA的激发三重态, 从而导致DPBF光敏氧化双分子反应可按假一级动力学规律处理, 可求出表观速率常数为1.52×10^-^3s^-^1(SDS)或1.54×10^-^3s^-^1(Triton X-100), 相应的半寿命为7.5min, 这些结果为HA在水溶液中的光动态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9.
固态类杂芪分子一阶超极化率测定及溶剂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溶致变色法研究溶剂对反式 (4 N ,N 二甲氨基 ) (4 N 甲基吡啶基 )杂芪碘 (DAPSI) ,反式 (2 N 甲基吡咯基 ) (4 N 甲基吡啶基 )杂芪碘 (MPPSI) ,反式 (2 吡咯基 ) (4 N 甲基吡啶基 )杂芪碘 (PPSI)、反式 (2 呋喃基 ) (4 N 甲基吡啶基 )杂芪碘 (FPSI)、反式 (2 噻吩基 ) (4 N 甲基吡啶基 )杂芪碘 (TPSI)和反式 (4 N 甲基吡啶基 )杂芪碘 (PSI)的分子一阶超极化率 (βxxx)的影响 ,揭示了溶剂极性 (ET(30 ) )与类杂芪染料的 βxxx值间很好的线性关系和影响规律 ,引入了溶剂化效应对待测化合物分子能级的影响与待测化合物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级间存在等效能级的概念 ,从溶剂极性 (ET(30 )值 )与 βxxx值间的线性关系求出了在纯固态下类杂芪染料的 βsxxx值 ,及基态与第一激发态间跃迁能和最大吸收波长 .证明了MPPSI、PPSI、FPSI、TPSI和PSI在纯固态下的 βsxxx值与给电子取代基的富电子性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0.
王夺元  常静 《化学学报》1994,52(3):301-305
本文研究了迷迭香酚和鼠尾草酚对单重态氧的猝灭作用。实验证明迷迭香酚和鼠尾草酚在甲醇中猝灭单重态氧的总速率常数K~A分别为2.51×10^7和7.19×10^6mol^1.dm^-3.s^-1, 其中化学猝灭的速率常数k~r分别为1.27×10^7和9.82×10^5mol.dm^-3.s^-1, 相应的半猝灭浓度β值为4.6×10^-3和1.6×10^-2mol.dm^-3。这是一类有实用价值的高效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