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1篇
化学   22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线式和桥式中心上一氧化碳和氢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耀强  陈豫 《分子催化》1993,7(4):285-292
本文利用TP(程序升温)-IR动态方法研究了3%Rh_2/Al_2O_3的CO吸附,CO和H_2共吸附的动态行为.结果表明3%Rh_2/Al_2O_3上有孪生,线式和桥式三种吸附方式.当CO单独暴露于催化剂时,三种吸附中心上CO歧化在260℃以上发生.CO和H_2在室温下共吸附,在2050,1995和1815cm~(-1)出现谱带.可分别归属为Rh~1中心上的羰基氢化为(?),线式中心上的羰基氢化物(?)和桥式中心上的羰基氢化物(?).动态过程中这些羰基氢化物谱带向低频位移的行为也可归结为相应的多氢羰基氢化物的形成.与CO单独吸附的行为相比较,作者解释为在CO+H_2反应条件下,Rh_2/Al_2O_3的三种吸附中心上C-O键的削弱和断裂是经由相应的羰基氢化物-多氢羰基氢化物途径,而不是经由C-O键的直接断裂途径(CO解离或Bouduard反应).  相似文献   
192.
利用CO和NO作为双探针分子对Rh_2Co_2/Al_2O_3的吸附中心类型和吸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Rh_2Co_2/Al_2O_3上存在Rh上的孪生和桥式CO吸附中心以及Co上的线式CO吸附中心.其中Rh上的孪生和桥式CO吸附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性能与Rh_4/Al_2O_3上的孪生和桥式CO中心相似.Co上的线式CO吸附中心以预吸附的CO能被NO取代,预吸附的NO不能被CO取代而区别于Rh_4/Al_2O_3上的Rh的线式CO吸附中心;又以既能吸附CO又能吸附NO而不同于Co_2/Al_2O_3和Rh+Co/Al_2O_3上的Co中心.与母体簇的结构相关联,表明H_2还原后的Rh_2Co_2/Al_2O_3上Rh_2Co_2(CO)_(12)簇结构仍保持,且Rh—Co相互作用强.  相似文献   
193.
采用共沉淀技术制备了Ce0.35Zr0.55La0.10O1.95固溶体, 其织构和结构性能以及氧化还原性能分别采用BET、XRD和程序升温(TP)技术进行了表征. 制备了低贵金属Pt-Rh型三效催化剂, 考察了Ce0.35Zr0.55La0.10O1.95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XRD和BET的结果表明, 经600 ℃焙烧5 h后, Ce0.35Zr0.55La0.10O1.95具有与Ce0.50Zr0.50O2相似的立方结构和高的比表面积;经1000 ℃焙烧5 h后, 仍能保持稳定的立方结构和47.25 m2•g−1的比表面积, 表现出优越的织构性能和高的热稳定性. H2-TPR和O2-TPO的结果表明, Ce0.35Zr0.55La0.10O1.95具有比Ce0.50Zr0.50O2更好的氧化还原性能. 和含Ce0.50Zr0.50O2的催化剂相比, 含Ce0.35Zr0.55La0.10O1.95的催化剂具有较宽的工作窗口, 优越的低温起燃性能, 较强的水气变换能力;催化剂经1000 ℃高温水热老化5 h后, 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表现出了优异的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4.
用质量比为3∶2的YSZ-γ-Al2O3和CeO2-Y2O3-ZrO2的混合物(以YSZA+CYZ表示)作载体, 制备了不同Co3O4含量的整体式甲烷燃烧催化剂, 同时制备了分别以YSZA和CYZ为载体的催化剂作为对比, 研究了它们老化前后的反应性能, 并用BET, XPS, XRD, TPR等研究了催化剂的比表面、表面状态、晶相结构和还原性能. 结果表明, YSZ- -Al2O3和CeO2-Y2O3-ZrO2混合载体能有效地抑制CoAl2O4的生成, 并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 因此负载一定量的钴后表现出很高的甲烷催化燃烧活性和抗老化性, 尤其是含8 wt% Co3O4的样品性能最佳, 有望成为实用的甲烷燃烧催化剂之一.  相似文献   
195.
Ce0.65Zr0.35O2 solid solution was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Raman spectra, BET, oxygen storage capacity (OSC) and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measurements (H2-TPR) after calcination at 100 ℃, 300 ℃, 600 ℃, and 1 000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cipitation was a crystalline of fluorite structure, and in the process of the precipitation transformation into Ce0.65Zr0.35O2 solid solution, the fluorite structure of the precipitation kept unchanged. The samples had different BET surface areas and OSC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but they held the performance of stable structure. After 1 000 ℃, there didn′t appear the other crystalline phase. So the samples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had excellent texture and higher thermal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96.
应用CO和NO吸附态原位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还原态Rh2/SiO2,Rh2-V/SiO2催化剂上的活性中心铑的状态和助剂钒的作用. Rh2催化剂用Rh2(CO)4Cl2化合物制备. 在还原Rh2/SiO2催化剂上,CO吸附出现四个红外吸收峰:2085,2028cm-1(孪生态吸附RhⅠ(CO)2),2060cm-1(线式吸附RhⅡCO),1867cm-1(桥式吸附RhⅢ2CO).在还原Rh2-V/SiO2催化剂上,CO在RhⅡ和RhⅢ中心上的吸附峰大大减弱,可以解释为Rh°向钒离子转移电子生成了带正电荷的铑中心(Rhδ+);同时RhⅠ(CO)2键能增加,降低了孪生CO被NO置换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7.
用共沉淀法制得一系列铈锆比不同的Ce0.3+xZr0.6-xY0.1O1.95储氧材料, 并用于制备了一系列低贵金属Pt+Rh/Ce0.3+xZr0.6-xY0.1O1.95+Al2O3三效催化剂. 用比表面、程序升温还原以及X射线衍射对该系列催化剂进行表征, 结果发现, 催化剂的活性与催化剂中贵金属的还原性能密切相关, 低铈储氧材料比高铈储氧材料更有利于促进贵金属还原, 因而含低铈储氧材料催化剂的活性明显优于含高铈储氧材料催化剂的活性, Pt+Rh/Ce0.35Zr0.55Y0.1O1.95+Al2O3的活性最佳, 对HC, CO和NO的起燃温度最低分别为: 235, 175, 200 ℃. 样品经1000 ℃水热老化之后, 贵金属Pt被烧结而发生迁移, 使得催化剂的活性及还原性能变差, 含低铈材料的催化剂的抗老化性能优于含高铈材料的催化剂, 其中Pt+Rh/Ce0.35Zr0.55Y0.1O1.95+Al2O3的抗老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98.
采用了一种由氨水和碳酸铵组成的复合沉淀剂来制备CeO2-ZrO2-Al2O3 (CZA)复合氧化物。作为对比,分别采用氨水和碳酸铵为沉淀剂制备了另外两个CZA复合氧化物。系统地研究了各CZA材料在织构、结构、氧化还原性能、热老化行为之间的区别,以及其负载的单Pd三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的沉淀剂制得的材料中其CeO2-ZrO2 (CZ)和Al2O3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用氨水做沉淀剂时,得到的材料中CZ和Al2O3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小,导致其热稳定性较差。在碳酸铵做沉淀剂的情况下,CZ和Al2O3之间具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但同时,CZ固溶体的均一性被严重破坏,使得材料的氧化还原性能不理想。而复合沉淀剂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平衡CZ和Al2O3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得到的CZA材料具有优异的织构、结构性能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因此,其负载的单Pd催化剂表现出最为优异的氧化还原性能和三效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9.
采用共沉淀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CeO2和ZrO2质量比的催化剂(wCeO2-(1-w)ZrO2)并用于汽油车颗粒物的催化燃烧。采用程序控制以10 ℃·min-1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到850 ℃氧化测试催化剂的燃烧活性。同时,对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光谱、氮气-吸脱附比表面(N2-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储氧能力(OSC)、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表征。经过800 ℃焙烧后,70%CeO2-30%ZrO2样品表现出最好的活性性能,其Tm(活性测试燃烧反应中燃烧产物浓度达到最大峰值铈所对应的燃烧温度)从空白样品的719 ℃降低到625 ℃。同时,70%CeO2-30%ZrO2样品也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催化燃烧性能与催化剂的结构、表面组成特性以及氧化还原性能有关。XRD和拉曼光谱表明富铈样品具有典型的立方相结构,富锆样品具有四方相结构。XPS表明不同催化剂的Ce中Ce3+的摩尔比例及表面氧与晶格氧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异,其导致催化性能不同。同时,70%CeO2-30%ZrO2样品具有最大的储氧能力及最优异的还原性能。此外,焙烧温度的升高,70%CeO2-30%ZrO2样品在结构、表面组成和氧化还原能力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和破坏,表明70%CeO2-30%ZrO2样品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200.
采用连续流动装置, 在压力为4 MPa, 温度分别在700, 750和780 ℃条件下, 开展了乙苯和二甲苯在超临界压力条件下热裂解反应的实验研究. 对乙苯和二甲苯裂解的气相产物, 采用在线气相色谱进行分析; 而裂解的液相产物则通过色质联用仪进行定量分析. 研究发现乙苯和二甲苯裂解的气相产物组成基本相同, 而液相产物组成相差较大, 但都是芳香烃类化合物. 乙苯和二甲苯的转化率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在相同温度下, 乙苯比二甲苯转化率高. 此外, 裂解过程并未发现明显的结焦现象, 说明纯芳香烃物质的热裂解并不会导致严重积炭. 同时, 本文还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HandHLYP/6-31+G(d, p)水平上, 对乙苯和甲苯分别进行结构优化并计算相关的键能. 计算结果表明: 乙苯侧链乙基中的C—C键的键能最小, 从而说明乙苯侧链烷基更容易发生断键反应, 理论结果很好地解释了乙苯比二甲苯裂解转化率高的实验现象. 本文的工作对燃料裂解结焦机理的重新认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