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168篇
化学   286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70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99篇
物理学   39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建立了一种短腔长复合式光纤法布里-珀罗压力传感器反射光谱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双参数椭圆拟合腔长解调算法,并对腔长为26~30μm的复合式法布里-珀罗腔的解调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双参数椭圆拟合算法进行腔长解调的最大误差仅为0.05μm。搭建了光纤法布里-珀罗传感器解调系统,在加压条件下对复合式光纤法布里-珀罗压力传感器进行了解调实验,实现了20 kHz的解调速率,验证了所提算法在解调短腔长复合式光纤法布里-珀罗压力传感器方面的可行性与实时性。  相似文献   
92.
针对单轴旋转调制惯性导航系统结构动刚度低的问题,以模态仿真分析为基础对系统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基于无质量弹性单元等效滚动轴承的方法,利用经验公式计算轴承等效刚度,并引入转子动力学合理表征系统的旋转行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实现了系统模态的高可信度仿真分析。以提高系统一阶模态频率为设计目标,通过结构性能缺陷识别的方法确定优化方向,对结构薄弱点进行改进设计,将系统结构基频从36 Hz提高到74 Hz。最后,开展模态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仿真与试验的符合度优于90%,优化后的系统在0~60 Hz的扫频范围内无明显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93.
使用CTAB作为软模板,水热处理柚子皮,再以碳化和KOH活化过程得到了分级多孔碳(HPC),这种分级多孔碳材料的比表面积高达1 813 m~2·g~(-1),相比于没有水热步骤制备的多孔碳(PC),拥有更加丰富的介孔结构和更大的比表面积。XPS分析结果表明HPC的氧掺杂量更高,会比PC贡献更大的赝电容。三电极测试体系中,HPC的比电容达到285 F·g~(-1)(0.5 A·g~(-1),1 mol·L~(-1)KOH)。同时,组装的两电极对称超级电容器拥有很好的倍率性能,循环12 000次充放电后,比电容依旧保留99%。HPC拥有这样优异的性能归结于较大的比表面积,高氧掺杂量和合理的孔径分布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4.
建立了水中百草枯和敌草快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样品直接经Cleanert PWCX小柱富集净化,HILIC亲水型液相色谱柱分离,5 mmol/L乙酸铵用(用甲酸调至pH 3.7)-乙腈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采集,选择性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百草枯和敌草快分别在10.0~200.0μg/L和1.0~2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7,在30~200μg/L的加标水平下,百草枯和敌草快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125.8%和97.2%~118.2%,批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0%~6.3%和2.9%~6.0%;批间RSD分别为3.3%~8.2%和2.7%~7.9%。以3倍信噪比计算,百草枯和敌草快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5.0μg/L和0.3μg/L;以10倍信噪比计算,方法的定量下限分别为10.0μg/L和1.0μg/L。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方法的线性范围、回收率、精密度和检出限均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能满足水中百草枯、敌草快残留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
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常采用浸渍法将金属或活性相负载到多孔固体载体上以获得高性能的负载型催化剂;在浸渍过程中溶剂对载体的浸润能力和效果对负载活性组分的分布和状态至关重要,进而会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本文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开展了溶剂对γ-Al2O3颗粒浸润过程的原位研究.评估了自旋回波(SE)、梯度回波(GRE)和超短时间回波(UTE) 3种不同MRI序列的成像效果,发现UTE序列在观测短横向弛豫时间(T2)值的1H MRI信号方面展现出优越的性能,应用小激发角和短恢复时间(TR)可以获得比SE和GRE序列更高时间分辨率(<1 min)的动态图像.利用UTE序列对γ-Al2O3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浸渍过程进行了原位监测,发现极性溶剂水和甲醇均表现出典型的自由扩散过程,即溶剂从颗粒的外缘逐渐扩散到其中心直至饱和;非极性溶剂环己烷展现了不同的浸润行为,γ-Al2O3颗粒的整体1H M...  相似文献   
96.
为填补我国尼卡巴嗪药物残留基体标准样品的空白,建立了鸡肉中尼卡巴嗪残留基体标准样品的研制方法。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尼卡巴嗪药粉喂养白羽肉鸡,使药物在鸡体内自然代谢,得到尼卡巴嗪残留阳性动物。取鸡前胸肉制成肉糜,经均质、冷冻干燥、粉碎、筛分、包装、辐照灭菌等处理,制备了355份含有尼卡巴嗪残留的鸡肉冻干粉。按照国家标准样品的规范,进行了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定值和不确定度分析。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样品中的尼卡巴嗪含量,以8家具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协同定值。结果表明本批标准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在-70、4、25、50℃下能稳定保存14天,在-18℃下保存的稳定性可达12个月,符合国家标准样品的相关要求。最终确定标准样品中尼卡巴嗪的标准值为(157.7±11.0)μg·kg-1(k=2)。该标准样品可用于尼卡巴嗪的检测方法优化、检测实验室的能力评价,对于食品中尼卡巴嗪残留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本文详细研究了荷叶碱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在pH=5.5的B-R缓冲溶液中,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荷叶碱于+0.87V(vs.SCE)左右产生一个灵敏的氧化峰,峰电流与荷叶碱的浓度在0.25-30.0μ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5μg/mL。该方法用于荷叶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1.5%。此外对荷叶碱的电化学氧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
本文我们决定了一类Block型李代数$\BB$在同构意义下的分类和中心扩张, 其中$q$是一个非零复数. 我们的结果推广了以前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99.
氢键和极性相互作用在抑制剂-蛋白结合专一性识别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抑制剂Benzamidine(BEN)与胰岛素trypsin相互作用机制的阐明有助于胰岛素高效抑制剂的研发.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MM-PBSA(molecular mechanics-Poisson Boltzmann surface area)从原子层次上研究BEN与胰岛素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抑制剂BEN的脒基不仅与Asp189的羰基产生静电相互作用,而且与残基Ser190和Gly214形成氢键相互作用.基于残基能量分解的计算表明抑制剂的苯基与残基His58,Cys191,Gln192,Trp211,Gly212和Cys215形成有利于抑制剂结合的疏水性相互作用.期望当前的研究能为胰岛素有效抑制剂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非开放性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血清中封闭蛋白5(CLDN5)、密封蛋白(OCLN)和紧密连接蛋白1(ZO1)的含量与患者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非开放性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92例。患者入院后立即留取外周血,检测血清中CLDN5、OCLN和ZO1的含量,分析三者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颅内血肿体积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不同GCS的患者间血清CLDN5和OCLN含量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不同血肿体积的患者间CLDN5和OCLN含量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死亡患者的血清CLDN5和OCLN含量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在不同GCS、血肿体积和预后的患者间比较,ZO1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GCS与血清CLDN5、OCLN含量均呈负相关(rCLDN5=-0.84,rOCLN=-0.85,均P<0.01),与ZO1无相关性(rZO1=0.14,P>0.05);血肿体积与血清CLDN5、OCLN和ZO1含量均呈正相关(rCLDN5=0.82,rOCLN=0.93,rZO1=0.82,均P<0.01)。结论血清CLDN5、OCLN可以作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