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0篇
物理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非成像光学的原理,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用于弱光探测器的复合抛物面聚光镜.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聚光镜电子光学系统的新方法,将探测器阳极对光电子的接收率作为遗传进化的目标函数,把复合抛物面聚光镜系统的几何结构参量和电参量作为优化设计的搜索变量,通过控制遗传算法的遗传进化方向,进行全局优化调整.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聚光镜在会聚光线的同时可以对光电子实现有效的会聚.当入射角为30°时,光透过率高于75%,电子收集率为100%,可以满足具有反射式光电阴极和大探测面积的弱光探测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弱光探测器中复合抛物面聚光镜(CPC)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非成像光学的原理,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新的复合抛物面聚光镜(Compound parabolic concentrator,CPC)。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聚光镜优化设计方法,将透过率作为遗传进化的目标函数,通过控制遗传算法的遗传进化方向,对CPC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聚光镜入射孔径100mm,聚光比2.5:1,轴向长度84mm。当入射角为30°时,透过率达到75%以上。将此聚光镜应用于弱光探测器中,可以较好地满足器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动态范围2000的皮秒时间分辨软X射线扫描相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优化设计和研制了一种旨在获得大的动态范围的皮秒时间分辨软X射线扫描相机系统.该相机阴极有效面积Φ30mm,聚焦电压8kV,有效防止了打火对动态范围的影响;摒弃了微通道板内增强器,引入了后加速系统,以保证足够高的荧光屏量子效率;采用了大动态范围的像增强器进行图像外增强.借助于皮秒激光器动态测试和标定系统对其性能进行了实验评价,获得了动态范围大于2000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图像融合复原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多通道图像数据融合复原方法,研究了该方法在多光谱图像复原上的应用.将软竞争学习策略和自适应调整隐节点相结合对网络进行优化训练.利用多光谱卫星图像数据,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融合复原方法提高了复原图像的质量;改进后的学习算法能够保证学习准确度和较短的训练时间;实验还表明RBF神经网络的多通道复原和单通道复原、传统的维纳滤波及最大后验概率方法相比,在改善图像像质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在超分辨率近场结构(Super-RENS)存储方式中适合做掩膜层和记录层材料的两种全氟二芳烯,旋涂法制备了实验存储盘片,并进行了近场存储实验.初步的实验表明,光致变色二芳烯掩膜层可以缩小聚焦激光的直径,得到小尺寸记录信息.掩膜层中二芳烯的浓度,对近场存储结果影响很大,存在一个最佳浓度使记录光斑的尺寸减少到最小.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能够实际应用的飞秒时间分辨软X射线变像管,提出并完成了一种新的扫描变像管管型的理论设计。新管型采用五电极平面对称静电柱透镜,它易于对电子束进行强聚焦,且没有轴对称透镜的电子束聚焦交叉点,由此可以缩短变像管长度,减小渡越时间弥散和抑制空间电荷效应,从而提高动态范围和时间分辨率。通过模拟计算得到:在光电子初能量色散半高宽为1.6 eV、狭缝面积为10 mm×20 μm、时间分辨能力为500 fs时,软X射线变像管有用的动态范围约100倍。  相似文献   
18.
改进的对向传播网络及其在多传感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和目标识别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对向传播网络(MCPN),并与Dempster-Shafer(D-S)证据推理相结合,实现了决策层数据融合目标识别.文中利用仿真数据对所提出的网络训练算法和融合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对向传播网络识别性能优于传统的对向传播网络(CPN),融合后的目标识别率较单传感器明显提高.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前视红外(FLIR)和可见光摄像机目标跟踪系统对算法和融合结构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引入一种新的化学软件--Material Studio(MS),利用其晶体结构数据库和立体演示功能辅助晶体结构教学,并设计了典型化合物晶胞结构以及金属晶体晶胞堆积的演示实例和教学过程。MS软件的晶体结构演示功能简单易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晶体结构知识点,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两种带有偶氮苯周边取代基的锌酞菁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与一般酞菁的吸收光谱相比,偶氮苯酞菁的UV-Vis光谱的B带吸收峰强度明显强于Q带.该类化合物在光照条件下表现出重复性较好的顺反异构化性质.Z-扫描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主要来源于酞菁的非线性折射率,且β位取代的酞菁的三阶非线性效应大于α位取代的,顺反异构对酞菁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