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27篇
晶体学   4篇
物理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半夹芯式碳硼烷16e金属有机化合物CpCo(S2C2B10H10)与重氮乙酸乙酯及联烯在室温下反应,生成化合物12。在化合物12中,一分子重氮乙酸乙酯与一分子联烯以头-头方式插入Co-B键之间使碳硼烷B(3)/(6)位发生B-H键活化生成B-C键,另有一分子重氮乙酸乙酯使Co-S断裂形成硫叶立德。分别采用红外、核磁、元素分析、质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表征方法对化合物12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22.
朱琳  蒋其柏  燕红 《无机化学学报》2014,30(10):2246-2251
在路易斯酸催化下,碳硼烷分别与对氰基溴化苄、三苯基膦在甲苯溶液里回流,前者反应中,制备得碳硼烷的硼端与对氰基苄基中的亚甲基直接偶联的产物1,通过调整催化剂的含量,可以显著地提高含B-Cl键的产物2的产率;与三苯基膦的反应中,碳硼烷失去一个硼顶,并与三苯基膦中的P原子直接偶联,生成含B-P键的巢式碳硼烷衍生物3。对此两类化合物进行了核磁、质谱、红外及单晶衍射等表征。化合物1和2中均发现碳硼烷的CH与N形成CH…N氢键和CH…π的弱作用,其中化合物2中,还存在CH…Cl。在巢式化合物3中,发现碳硼烷的CH参与了罕见的CH…HC相互作用。这类反应成功合成了含有B-C、B-Cl、B-P键的碳硼烷衍生物。  相似文献   
23.
16e半夹芯化合物CpCo(S2C2B10H10)(Cp:cyclopentadienyl)(1)与炔烃HC≡CC(O)Fc(Fc:ferrocenyl)在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反应生成化合物CpCo(S2C2B10H9)(CH=CHC(O)Fc)(2)。在化合物2中,一分子HC≡CC(O)Fc偶合到原料化合物1的碳硼烷笼子的B(3)位点,导致B(3)位的氢原子迁移到炔烃的内部碳原子上形成烯烃取代基。2能继续与另外一分子HC≡CC(O)Fc反应,生成B-双取代产物CpCo(S2C2B10H8)(CH=CHC(O)Fc)2(3)。3仍然是1个16e化合物,并且在B(3,6)位点有2个反式烯烃取代基CH=CHC(O)Fc。在过量炔烃存在情况下,该反应生成化合物3及炔烃环三聚产物1,3,5-{HC=CC(O)Fc}3(4)。化合物2、3、4用红外,核磁,元素分析,质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4.
由于闭式碳硼烷(CB11H12-和 C2B10H12)丰富的化学, 它们已引了人们很多的关注. 半夹芯16e化合物Cp#M(E2C2B10H10) (Cp# = η5-C5H5, η5-C5Me5; M = Co, Rh, Ir; E = S, Se)和半夹芯16e化合物(p-cymene)M(E2C2B10H10) (M = Ru, Os; E = S, Se) 具有相似的结构特点, 即含有一个二硫(硒)代闭式碳硼烷配体. 由于分子结构中都存在不饱和的16e金属中心、两个配位多样的S(Se)原子及B?H键可活化的碳硼烷笼子, 这些半夹芯式有机金属16e化合物已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反应性. 由此, 人们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有机金属碳硼烷化合物. 目前, Kang SO课题组, Herberhold M课题组及燕红课题组已广泛研究并报道了半夹芯式含[E2C2B10H10]2- (E = S, Se)配体的有机金属16e化合物与炔烃配体R1C≡CR2 (R1 = H, CO2Me; R2 = Ph, Fc, CO2Me, etc.)的反应性. 本文报道了半夹心16e化合物, Cp*Co(S2C2B10H10) (1) (Cp* = 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 与炔酮HC≡C–C(O)R (R = OMe, Me, Ph)的反应性. (1)Cp*Co(S2C2B10H10)与过量的丙炔酸甲酯(HC≡C–CO2Me)反应产生了五个18e化合物2~6. 其中, 2是在碳硼烷B(3)/B(6) 位点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 其分子结构含有B–CH2结构单元. 有趣的是, 化合物3~6则是通过两分子的炔烃在一个Co?S键上分别以头尾、头头、尾尾及尾头方式发生双分子加成的产物, 为四个几何同分异构体, 且它们首次从此类反应体系中同时分离得到. (2)Cp*Co(S2C2B10H10)与过量的3-丁炔-2-酮(HC≡C–C(O)Me)反应产生了化合物7和8. 这两个半夹心式18e化合物是通过两分子的炔烃在一个Co-S键上分别以头尾和头头方式发生双分子加成的产物. (3)Cp*Co(S2C2B10H10)与过量的苯基乙炔基酮(HC≡C–C(O)Ph)反应产生了化合物9和10. 化合物9和10的分子结构与化合物7和8类似, 即含有一个六圆环结构单元(Co–C=C–C=C–S). 化合物3, 7, 9及4, 8, 10代表了两类更稳定构像. 因此, 在上述反应中, 半夹芯式16e化合物Cp*Co(S2C2B10H10)展现出了其独特的反应性, 这也有利于我们理解结构单元Cp*Co和CpCo之间的差别对这类半夹芯式16e化合物反应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刘树堂  燕红  胡襄  刘启旺 《化学学报》1992,50(12):1173-1177
本文通过Co~2(CO)~8与5个取代硫脲R^1NHC(S)NHR^2反应,制得了通式Co~3(CO)~7(μ~3-S)[μ-η^2-R^1NC(S)NHR^2]5个新簇合物.除用碳氢氮元素分析、IR、^1HNMR和MS表征它们的结构外,还用X光衍射法测得R^11=Ph,R^2=CH~2Ph簇合物的单晶结构.该簇合物属三斜晶系,PI空间群.晶胞参数如下:a=0.9116(1),b=1.2289(2),c=1.2518(2)nm,a=115.56(1),β=100.92(2),γ93.29(1)°;z=2,Ⅴ=1226.2×10^-5nm^3;D~c=1.75g.cm^-3;μ=22.099cm^-1,F(000)=646.结构分析表明,该分子中的Co^3S原子构成三角锥分子骨架,所有CO为钴原子的端羰配体,而PhNC(S)NHCH~2Ph以S原子和与苯基相连的N原子分别与两个钴原子配位,形成Co~2NCS五圆环结构.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Co_2(CO)_8与5个取代硫脲R~1NHC(S)NHR~2反应,制得了通式为Co_3(CO)_7(μ3-S)[μ-η~2-R~1NC(S)NHR~2]5个新簇合物.除用碳氢氮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表征它们的结构外,还用X光衍射法测得R~1=Ph,R~2=CH_2Ph簇合物的单晶结构.该簇合物属三斜晶系,PI空间群.晶胞参数如下:a=0.9116(1),b=1.2289(2),c=1.2518(2)nm,α=115.56(1),β=100.94(2),γ=93.39(1)°;Z=2;V=1226.2×10~(-3)nm~3;D_c=1.750g·cm~(-3);μ=22.099cm~(-1);F(000)=646.结构分析表明,该分子中的Co_3S原子构成三角锥分子骨架,所有CO为钴原子的端羰配体,而PhNC(8)NHCH_2Ph以S原子和与苯基相连的N原子分别与两个钴原子配位,形成Co_2NCS五圆环结构.  相似文献   
27.
陈彬  燕红 《人工晶体学报》2013,42(6):1203-1207
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p-Si衬底上制备了Bi4-xNdxTi3O12铁电薄膜,研究了Nd掺杂对Bi4-xNdxTi3O12薄膜微观结构、介电和铁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d掺杂并未改变薄膜的晶格对称性,仍然保持Bi层状钙钛矿结构,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晶粒的生长,使薄膜的晶粒更加细小、均匀,同时能明显改善薄膜的介电、铁电性能.Nd掺杂量x=0.30 ~0.40时,Bi4-xNdxTi3O12薄膜的综合性能较好,其介电常数εr>250,介电损耗tanδ <0.1,剩余极化Pr=20.6 μC/cm2,Ec< 150 kV/cm.Ag/Bi4-xNdxTi3O12/p-Si异质结顺时针回滞的C-V曲线表明该异质结可实现极化存储,其记忆窗口达1.6V.但掺杂量不宜过多,当Nd掺杂量达到0.45以后,薄膜的介电、铁电性能反而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8.
由于独特的三维立体结构、硼含量高、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碳硼烷及其衍生物在材料、催化、医药、超分子和配位化学等领域应用广泛,因此发展高效、高区域选择性的碳硼烷B-H键的官能团化的方法学备受硼化学家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碳硼烷B-H键的官能团化的反应类型及相关反应机理予以论述,希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29.
钒酸铜纳米线的制备及光吸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CuCl2和NH4VO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α-CuV2O6纳米线.采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所得α-CuV2O6纳米线的晶相特征,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及透射电镜(TEM)观察产物的微观形貌,利用X-射线能谱(EDS)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测定了样品的光吸收性能.紫外-可见漫反射测试显示α-CuV2O6纳米线具有较宽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范围.  相似文献   
30.
在路易斯酸催化下,碳硼烷分别与对氰基溴化苄、三苯基膦在甲苯溶液里回流,前者反应中,制备得碳硼烷的硼端与对氰基苄基中的亚甲基直接偶联的产物1,通过调整催化剂的含量,可以显著地提高含B-Cl键的产物2的产率;与三苯基膦的反应中,碳硼烷失去一个硼顶,并与三苯基膦中的P原子直接偶联,生成含B-P键的巢式碳硼烷衍生物3。对此两类化合物进行了核磁、质谱、红外及单晶衍射等表征。化合物12中均发现碳硼烷的CH与N形成CH…N氢键和CH…π的弱作用,其中化合物2中,还存在CH…Cl。在巢式化合物3中,发现碳硼烷的CH参与了罕见的CH…HC相互作用。这类反应成功合成了含有B-C、B-Cl、B-P键的碳硼烷衍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